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228发布日期:2020-05-22 20:2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为了减轻车身的自重和降低生产成本,轿车车身构件大部分为薄钢板冲压件,约占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五,冲压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平整、形状美观等特点,而冲压加工具有加工时间短、劳动量小、工具消耗量低和材料利用率高(无切屑)的优点,是车身制造的主要加工方法,冲压模具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充当重要角色,冲压模具在总体技术上设计的优良,关乎到该模具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好坏。

但是,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后进行产品的成型工作时,经常造成上模与下模错位而影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差,报废率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后进行产品的成型工作时,经常造成上模与下模错位而影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差,报废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且底座与支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架的内侧安装有导向轨,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下端的中间安装有冲压件,所述上模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且滑槽设置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气缸与顶板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边角处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嵌入顶板的内部,所述导向杆的另一端嵌入底座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端的中间安装有下模,所述下模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耳,且第一凸耳与下模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凸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且固定孔设置有六个,所述下模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下模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线。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耳,且第二凸耳与底座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模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滑槽与支架内侧的导向轨相互配合,可限制上模的左右位移,使其能够平稳地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保证冲压件对下模内部产品的均匀施力,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导向孔的内部安装有相配合的导向杆,导向杆进一步限制了上模带动冲压件的左右移动,冲压模具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后进行产品的成型工作时,不会造成上模与下模错位,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报废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模的内部放置槽的内部涂覆有定位线,定位线在不影响加工精度的同时,便于使用者直观地对代加工产品进行起始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的整体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顶板;4、气缸;5、上模;6、冲压件;7、导向轨;8、导向孔;9、导向杆;10、下模;11、第一凸耳;12、第二凸耳;13、滑槽;14、定位线;1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2,且底座1与支架2焊接连接,支架2的内侧安装有导向轨7,滑槽13与支架2内侧的导向轨7相互配合,可限制上模5的左右位移,使其能够平稳地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保证冲压件6对下模10内部产品的均匀施力,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顶板3,顶板3的下端安装有气缸4,气缸4的下端安装有上模5,上模5下端的中间安装有冲压件6,气缸4工作带动上模5移动,上模5带动冲压件6向下移动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上模5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3,且滑槽13设置有四个,滑槽13与支架2内侧的导向轨7相互配合,可限制上模5的左右位移,使其能够平稳地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保证冲压件6对下模10内部产品的均匀施力,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

进一步,且气缸4与顶板3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利于维修。

进一步,上模5的边角处设置有导向孔8,导向孔8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9,导向杆9的一端嵌入顶板3的内部,导向杆9的另一端嵌入底座1的内部,导向杆9分布在上模5的四个边角处,导向杆9进一步限制了上模5带动冲压件6的左右移动。

进一步,底座1上端的中间安装有下模10,下模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耳11,且第一凸耳11与下模10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凸耳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5,且固定孔15设置有六个,下模10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下模10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线14,在放置槽的内部涂覆有定位线14,定位线14在不影响加工精度的同时,便于使用者直观地对代加工产品进行起始定位。

进一步,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耳12,且第二凸耳12与底座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方便对整体装置的固定,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方便。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下模10内部的放置槽里,在放置槽的内部涂覆有定位线14,定位线14在不影响加工精度的同时,便于使用者直观地对代加工产品进行起始定位,气缸4工作带动上模5移动,上模5带动冲压件6向下移动对待加工产品进行加工,在上模5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3,滑槽13与支架2内侧的导向轨7相互配合,可限制上模5的左右位移,使其能够平稳地做上下往复直线运动,保证冲压件6对下模10内部产品的均匀施力,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通过在导向孔8的内部安装有相配合的导向杆9,导向杆9分布在上模5的四个边角处,导向杆9进一步限制了上模5带动冲压件6的左右移动,冲压模具在上模5与下模10接触后进行产品的成型工作时,不会造成上模5与下模10错位,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报废率。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2),且底座(1)与支架(2)焊接连接,所述支架(2)的内侧安装有导向轨(7),所述支架(2)的上端安装有顶板(3),所述顶板(3)的下端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下端安装有上模(5),所述上模(5)下端的中间安装有冲压件(6),所述上模(5)两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滑槽(13),且滑槽(13)设置有四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与顶板(3)通过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5)的边角处设置有导向孔(8),所述导向孔(8)的内部安装有导向杆(9),所述导向杆(9)的一端嵌入顶板(3)的内部,所述导向杆(9)的另一端嵌入底座(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的中间安装有下模(10),所述下模(10)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凸耳(11),且第一凸耳(11)与下模(10)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凸耳(1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孔(15),且固定孔(15)设置有六个,所述下模(10)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下模(10)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线(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凸耳(12),且第二凸耳(12)与底座(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冲压模具高精度定位装置,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在上模与下模接触后进行产品的成型工作时,经常造成上模与下模错位而影响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差,报废率高的问题。所述底座上端的两侧安装有支架,且底座与支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架的内侧安装有导向轨,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下端安装有上模,所述上模下端的中间安装有冲压件,且气缸与顶板通过螺钉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潘大志;张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六和普什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8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