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431发布日期:2020-06-26 21:3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铝合金加工中一般都包括对铝合金的焊接与打磨,在铝合金的加工流水线上,对于通常是一条流水线针对一种型号铝合金工件进行固定并加工,如果需要对不同大小型号的铝合金进行固定加工,则需要重新制定一条流水线,即使有可调节的固定装置,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在铝合金的加工流水线上,对于通常是一条流水线针对一种型号铝合金工件进行固定并加工,如果需要对不同大小型号的铝合金进行固定加工,则需要重新制定一条流水线,即使有可调节的固定装置,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为此,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包括流水操作装置,所述流水操作装置包括流水操作平台,沿工件加工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流水操作平台上方的焊接装置及打磨装置;所述流水操作平台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工件一侧、并随工件同时移动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流水操作平台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工件另一侧、并带动工件运输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流水操作平台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由转动固定于流水操作平台一侧的传动辊传送;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与流水操作平台所在面垂直,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面上还垂直、等距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工件一侧的夹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上工件运输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与流水操作平台之间沿流水操作平台长度方向等间距、纵向排列有多个辊筒,每个辊筒外壁设有辊齿,相邻两个辊筒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与流水操作平台所在面垂直,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面上分布有与辊齿啮合的传送齿;

所述第二传送带由两个传动轮传动,两个传动轮的转轴的上下均转动、横向连接有连接杆,每个连接杆远离辊筒的同一端固定有推板,推板远离连接杆的一侧由伸缩组件推动用以调节第二夹持机构与流水操作平台之间的距离;其中一个主动传动轮的转轴与底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每个辊筒的辊轴均通过支杆与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传送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上工件运输方向相反,被第二传送带啮合带动的辊筒转动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上工件运输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辊齿与传送齿表面均设有一层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为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一端与推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一侧啮合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旋转电机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焊接装置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延伸方向设置的横梁,所述横梁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伸缩端位于横梁底部并固定有焊接机。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在横梁底部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底部依次向下铰接有多根铰接杆,最底部一根铰接杆的底端一侧固定有打磨电机,所述打磨电机驱动轴横向贯穿铰接杆并驱动连接有打磨轮。

进一步的,所述打磨电机驱动轴上还设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流水操作平台之间的间距可调节,实现对不同外径待加工工件的固定,适用范围广;该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多,实现焊接打磨一体化,提高了加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柜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流水操作装置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打磨装置的左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向实施例1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a向实施例2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铝合金焊接打磨一体流水线设备,包括流水操作装置20,所述流水操作装置20包括流水操作平台22,沿工件40加工传输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流水操作平台22上方的焊接装置10及打磨装置30;所述流水操作平台22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工件40一侧、并随工件40同时移动的第一夹持机构,所述流水操作平台22另一侧设有用于固定工件40另一侧、并带动工件40运输的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所述流水操作平台22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2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1,所述第一传送带21由转动固定于流水操作平台22一侧的传动辊212传送;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传送面与流水操作平台22所在面垂直,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传送面上还垂直、等距固定有多个用于夹持工件40一侧的夹板211,所述第一传送带21的传送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22上工件40运输方向一致。其中传动辊212的驱动可以由任一电机驱动,不做驱动方式限制。相邻两个夹板21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事先设定。

如图2、4所示,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22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传送带23,所述第二传送带23与流水操作平台22之间沿流水操作平台22长度方向等间距、纵向排列有多个辊筒24,每个辊筒24外壁设有辊齿241。为了防止相邻两个辊筒24之间的啮合而对工件40传输方向的影响,相邻两个辊筒24之间有间隙;所述第二传送带23的传送面与流水操作平台22所在面垂直,所述第二传送带23的传送面上分布有与辊齿241啮合的传送齿232;辊筒24之间对工件能有更好的限位固定效果,避免在第二传送带23传送过程中工件40出现晃动不稳定的现象。

所述第二传送带23由两个传动轮传动,两个传动轮的转轴231的上下均转动、横向连接有连接杆25,每个连接杆25远离辊筒24的同一端固定有推板26,推板26远离连接杆25的一侧由伸缩组件推动用以调节第二夹持机构与流水操作平台22之间的距离;其中一个主动传动轮的转轴231与底部驱动电机233的驱动轴连接;每个辊筒24的辊轴均通过支杆242与推板2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传送带23的传送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22上工件40运输方向相反,被第二传送带23啮合带动的辊筒24转动方向与流水操作平台22上工件40运输方向一致。

所述辊齿241与传送齿232表面均设有一层橡胶层,可以有效的防止辊齿241与传送齿232在传送过程中对工件40表面的损坏。

如图2、4所示,所述伸缩组件为液压气缸27,所述液压气缸27的伸缩端与所述推板26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齿条28,所述齿条28一端与推板26垂直固定连接,所述齿条28一侧啮合有旋转齿轮291,所述旋转齿轮291与旋转电机29驱动连接。齿条28在旋转齿轮291的转动下实现长度的调节,最终带动推板26实现整个第二夹持机构与流水操作平台22之间的间距可调节的效果,从而实现对不同工件40外径长度w的适应。

综上实施例1、2所述,如图1、3所示,所述焊接装置10包括沿流水操作平台22延伸方向设置的横梁12,所述横梁12顶部固定有伸缩气缸11,所述伸缩气缸11的伸缩端位于横梁12底部并固定有焊接机13,焊接机13为现有技术中任一可手动操作的焊接机,不做型号结构限制。焊接机13在伸缩气缸11的调节下可以实现与工件40之间的间距调节,或者适应不同高度工件40的焊接。

所述打磨装置30包括固定在横梁12底部的固定座31,所述固定座31底部依次向下铰接有多根铰接杆32,最底部一根铰接杆32的底端一侧固定有打磨电机34,所述打磨电机34驱动轴横向贯穿铰接杆32并驱动连接有打磨轮33。打磨轮33在铰接杆32的作用下实现与工件40之间的间距调节,或者适应不同高度工件40的打磨。一般铰接杆32的根数为三根,具体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变铰接杆32的数量。

所述打磨电机34驱动轴上还设有轴承341,可以防止打磨电机34的驱动轴在旋转时出现晃动而导致打磨轮33打磨不均匀的现象。

具体将工件40一端卡入两个夹板211之间,调节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流水操作平台22的距离,使得工件40的另一端刚好与两个辊筒24之间相切,启动第一传送带21及第二传送带23,使得两者的传送速度相同,工件40在两者的夹持和传输下在流水操作平台22传输,传输过程中可人工使用焊接装置10和打磨装置30依次对其进行焊接和打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