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5865发布日期:2021-05-25 12:1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



背景技术:

机油盘是发动机底部容纳机油的壳状,其需要与发动机的外壳进行无缝密封,因此需要对铸造成型的机油盘的密封面进行精加工,在精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机油盘处于绝对静止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夹紧限位。由于机油盘的外部造型复杂常规的夹具无法对其有效的固定,因此需要一款可以对机油盘夹紧定位的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可以将机油盘有效的夹紧,并使得其密封面水平并向上敞开,方便机加工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包括,

底座;

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表面;

若干夹紧组件,围绕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

若干侧支撑组件,围绕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位于若干夹紧组件之间;

两个侧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位于一个夹紧组件的两侧;

水平活动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上,与位于两个侧限位组件之间的夹紧组件正对;所述水平活动限位组件的限位方向与两个侧限位组件的限位方向成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柱,垂直的设置在底座上;

斜面支撑块,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面,上表面与机油盘底部表面贴合;

底部支撑块,设置在底座上,上表面与机油盘底部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电缸,垂直的设置在底座上;

承压柱,垂直的设置在底座上,位于第一电缸的内侧;

侧杆,与承压柱外侧表面固接;

压杆,一端与第一电缸的升降端铰接,中部与侧杆固接,顶部在第一电缸伸长时向承压柱的顶部下压。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为三个;三个夹紧组件成三角形布置;

与水平活动限位组件正对的夹紧组件的承压柱的侧面设有曲面;所述曲面与水平活动限位组件正对,与机油盘的侧面造型匹配;

另外两个夹紧组件的承压柱的顶面设有承压凸起,所述承压凸起上表面与机油盘底部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包括,

铰接杆,一端与侧杆铰接;

压块,分别与铰接杆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缸的升降端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座,垂直的设置在底座上;

承压块,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与机油盘底部表面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侧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内侧表面与机油盘的侧面造型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块内设有贯穿的阶梯孔;所述承压块通过螺钉与支撑座固接;所述螺钉位于贯穿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侧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柱,垂直设置在底座上;

成7字形的第二限位块,设置在限位柱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内侧表面与机油盘的侧面造型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活动限位组件包括,

基座,设置在底座上;

第二电缸,水平的设置在基座上,所述第二电缸的伸缩杆与一个夹紧组件正对;

挤压头,设置在第二电缸的伸缩杆的末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通过底座支撑组件将机油壳的底部有效支撑,同时保证机油壳的密封面可处于水平状态;夹紧组件可以将机油壳有效的固定在底座上,使得机油壳不会滑动位移;侧支撑组件给机油壳的其他部位提供支撑,使得机油壳的整体受力更好,方便后续的机加工;限位组件可以将机油壳有效的限位,使得机油壳的位置较为精确,方便机加工精确加工;水平活动限位组件可以方便拿取和放置。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实施例中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机油盘机加工支撑夹具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1.支撑柱;22.斜面支撑块;23.底部支撑块;31.第一电缸;32.承压柱;321.曲面;322.承压凸起;33.侧杆;341.铰接杆;342.压块;41.支撑座;42.承压块;43.第一限位块;51.限位柱;52.第二限位块;61.基座;62.第二电缸;63.挤压头;7.机油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机油盘7机加工支撑夹具,包括,

底座1;

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

若干夹紧组件,围绕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

若干侧支撑组件,围绕底部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若干夹紧组件之间;

两个侧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一个夹紧组件的两侧;

水平活动限位组件,设置在底座1上,与位于两个侧限位组件之间的夹紧组件正对;所述水平活动限位组件的限位方向与两个侧限位组件的限位方向成夹角。

通过底座1支撑组件将机油壳的底部有效支撑,同时保证机油壳的密封面可处于水平状态;夹紧组件可以将机油壳有效的固定在底座1上,使得机油壳不会滑动位移;侧支撑组件给机油壳的其他部位提供支撑,使得机油壳的整体受力更好,方便后续的机加工;限位组件可以将机油壳有效的限位,使得机油壳的位置较为精确,方便机加工精确加工;水平活动限位组件可以方便拿取和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柱21,垂直的设置在底座1上;

斜面支撑块22,设置在支撑柱21的上端面,上表面与机油盘7底部表面贴合;

底部支撑块23,设置在底座1上,上表面与机油盘7底部表面贴合。

通过支撑柱21调整斜面支撑块22的支撑位置,使得斜面支撑块22可以与机油盘7表面贴合;通过底部支撑块23可以将机油壳的重力直接传递到底座1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

第一电缸31,垂直的设置在底座1上;

承压柱32,垂直的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第一电缸31的内侧;

侧杆33,与承压柱32外侧表面固接;

压杆,一端与第一电缸31的升降端铰接,中部与侧杆33固接,顶部在第一电缸31伸长时向承压柱32的顶部下压。

通过第一电缸31带动压杆的转动,使得压杆可以将机油壳压紧固定在承压柱3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为三个;三个夹紧组件成三角形布置;

与水平活动限位组件正对的夹紧组件的承压柱32的侧面设有曲面321;所述曲面321与水平活动限位组件正对,与机油盘7的侧面造型匹配;

另外两个夹紧组件的承压柱32的顶面设有承压凸起322,所述承压凸起322上表面与机油盘7底部表面贴合。

三个夹紧组件可以将机油壳有效的夹紧固定,同时与水平活动限位组实现水平方向的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杆包括,

铰接杆341,一端与侧杆33铰接;

压块342,分别与铰接杆341的另一端和第一电缸31的升降端铰接。

为了使用较小型号的第一电缸31,以及减小第一电缸31的运动幅度,设置铰接杆341,使得第一电缸31以较小幅度的伸缩即可实现压杆较大角度的运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组件包括,

支撑座41,垂直的设置在底座1上;

承压块42,设置在支撑座41的顶部,与机油盘7底部表面贴合。

侧面对机油壳支撑,使得机油壳被支撑得更好,方便机加工处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块43,所述第一限位块43设置在支撑座41上,所述第一限位块43的内侧表面与机油盘7的侧面造型匹配。

第一限位块43也可以对机油壳进行辅助限位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压块42内设有贯穿的阶梯孔;所述承压块42通过螺钉与支撑座41固接;所述螺钉位于贯穿孔内。

承压块42可以采用质地较为柔软的材料,通过螺钉也方便更换。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柱51,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

成7字形的第二限位块52,设置在限位柱5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限位块52的内侧表面与机油盘7的侧面造型匹配。

通过侧限位组件可以将机油壳的端面进行限位,使得机油壳的位置更为准确。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活动限位组件包括,

基座61,设置在底座1上;

第二电缸62,水平的设置在基座61上,所述第二电缸62的伸缩杆与一个夹紧组件正对;

挤压头63,设置在第二电缸62的伸缩杆的末端。

通过第二电缸62的伸缩可以将机油壳进行限位和定位。

本实施例中机油壳机加工支撑夹具是这样使用的,控制第一电缸31和第二电缸62缩短,将机油壳平放到底部支撑组件上,机油壳在底部支撑组件、侧支撑组件以及侧限位组件的限制下大致的被限制,启动第二电缸62,第二电缸62将机油壳推动,使得机油壳表面与承压柱32的曲面321接触,最后同步启动第一电缸31,压块342向下按压机油壳,使得机油壳被夹紧定位。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