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8739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持式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高速磨削、修整的机加工工具,特别是一种微型的手持式高速磨削、修整用机加工工具。该工具亦可用于对硬性材料的雕刻、抛光等加工。
目前,在对一些小型、微型且形状复杂的工装、模具的制作对一些异形、复杂零件的加工,以及对诸如各种玉石、陶瓷、玻璃等硬脆材料的雕刻、研磨、抛光等精加工方面,一般都是依靠技术熟练的工人手工完成,而缺乏相应的精加工机具。因此,普遍存在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也很低,且质量难于保证等弊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高速、手持式,用于磨削、修整的微型机加工工具,以达到对一些异型且形状复杂的工装、模具、工件的精加工,及对玉石、陶瓷、玻璃等硬脆材料的雕刻、研磨、抛光等可利用机械加工代替手工操作,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带磨具或钻头的动力输出头与作为用动力源的电动机分设为独立的两部分,两者之间通过传动软轴连接并传递动力,面动力头的外套即同时作为手柄用为了提高其转速,在动力输出头的内腔设置两级变(增)速机构,使其当采用二级电动机作动力时其输出的最终转速可达25000转/分左右。在该转速下对微孔、异形面等的加工或用于雕刻、研磨等均可达到较满意的精度、光洁度和生产率。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及其机座,电器控制盒,带磨具或钻头的动力头,关键是动力头采用的是便于移动的手持式动力头;在动力头的内腔还设有二级变速机构动力头与电动机主轴之间还设有一传动软轴以传递动力传动软轴两端通过软轴连接套分别与电动机主轴及动力头输入端连接成—体、上述二级变速机构的结构相同,均包括与驱动件连接的带内齿的齿环、带齿轮的主轴及设于齿环内壁与主轴之间的轴承,设于内环齿与主轴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以及作为中间齿轮座的轴承第一级变速机构的内齿环通过其尾孔与传动软轴套端部连接;而第二级变速机构的内齿环则通过尾孔与一级主轴(内轴)的端部连接以传递动力。两级变速机构的中间齿轮均分别对称于主轴齿轮设置两套,以确保其运转的稳定性。各内环齿的齿数与其中间齿轮、主轴齿轮的齿数之比以3∶1∶1为宜且为了控制动力头外套的直径以便于手握,其内环齿分度圆直径以不超过 24mm为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带磨具或钻头的动力头设计成手持式,且在动力头与电动机之间采用可随意移动的传动软轴传递动力,因此操作灵活、方便在动力头腔体中设置了两级1∶3的变速机构,因此,可将二级电动机的转速提高到25000转/分左右,在该速度下从而可有效地保证其加工的效率、光洁度和精度。采用该工具加工异型、微型、复杂的工、模具及零件或用于硬性材料的雕刻,研磨等加工,可较传统操作方式提高工效5~10倍,精度提高3~5级,且可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附图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机座,3、控制盒,4、软轴连接套,5、软管连接套,6、传动软轴,7、软管,8、软轴连接套,9、软管连接套,10、压盖,11、12轴承,13、锁紧螺钉,14、内齿环,15、中间齿轮,16、轴承,17、定位套,18、定位螺钉,19、20轴承,21、锁紧螺钉,22、内齿环,23、中间齿轮,24、定位套,25、定位螺钉,26、压盖,27、磨具(或钻头),28、迷官螺母,29、外套,30、31轴承,32、35主轴齿轮,33、第二级主轴(输出轴),34、一级主轴(内轴),36、铜套。
实施例本实施例电动机1选用0.35kw二级调速电机,传动软轴6,直径 8mm,长1.5m,软管7外径 12mm,长亦为1.5mm;软轴连接套4通过键和沉头螺钉与电动机主轴连接,而软管连接套5则采用螺栓紧固于电动机压盖上;软轴连接套8与动力输出头输入端的铜套连接,软管连接套9则通过压盖10固定于外套29的端部。内齿环14及22上的内齿分度圆半径R12mm,齿数Z48齿,m0.5中间齿轮15.23和轴齿轮35.32其齿数均为Z16齿,模数亦为0.5,分度圆半径R4mm,轴承11型号为D36201共2盘;轴承12及20型号均为C36005,固定中间齿轮的轴承16及31型号均为C36003,前后各对称于主轴齿轮35.32设置2盘。内齿环14尾部采用方孔与设于软轴套8端部的方轴套连接,内齿环体则通过轴承11及12分别与外套29及内轴(一级主轴)34活动固定。中间齿15则固定于轴承16上第2级调速机构的内齿环22,尾部采用方孔与一级主轴34的端部连接,其余如环齿、中间齿轮23,轴齿轮32以及轴承20、31的参数或规格型号均与第—级调速机构的对应部件相同。为提高润滑效果,减小噪声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启动电动机后传动软轴6将动力传至软轴连接套8,再通过该连接套端的方轴带动内齿环14转动,进而通过两中间齿轮15、轴齿轮35、带动第一级主轴34转动一级主轴34的转动,再带动内齿环22转动并通过中间齿轮23,轴齿轮32带动二级主轴(输出轴)转动,最终带动磨具(或钻头)27工作,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由于两级变速机构的变速比均为1∶3,因此,当电动机的转速为2800转/分时,动力头最终输出转速即可达25000转/分左右。
权利要求1.一种手持武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包括电动机及其机座,电器控制盒,带磨具或钻头的动力头,其特征在于动力头采用的是便于移动的手持式动力头;在动力头的内腔还设有二级变速机构;动力头与电动机主轴之间设有一传动软轴以传递动力;传动软轴两端通过软轴连接套分别与电动机主轴及动力头输入端连成一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变速机构包括与驱动件连接的带内齿的齿环,带齿轮的主轴及设于齿环内壁与主轴之间的轴承,设于内环齿与主轴齿轮之间的中间齿轮以及作为中间齿轮座的轴承,第一级变速机构的内齿环通过其尾孔与传动软轴套端部连接;而第二级变速机构的内齿环则通过尾孔与第一级主轴端部连接以传递动力。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手持式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两级变速机构的中间齿轮均分别对称于主轴齿轮设置两套,以确保其运转的稳定性.
4.按权利要求2所述手持武高速磨削、修整机加工工具,其特征在于各内环齿的齿数与其中间齿轮,主轴齿轮的齿数之比以3∶1∶1为宜,且为了控制动力头外套的直径以便于手握,其内环齿分度圆直径以不超过 24mm为好。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高速磨削、修整的手持式机加工工具,它包括电动机、动力头及连接二者之间的传动软轴等。在动力头内还设有二级变速机构以提高其输出转速。该实用新型具有动力头可随意移动,操作灵活、方便,输出转速高等特点。可较传统操作方式提高工效5~10倍,精度提高3~5级,并可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降低生产成本。可用于异型、微型、复杂的工模具及零件的加工亦可用于硬性材料的雕刻、研磨等。
文档编号B23P23/00GK2247582SQ9524223
公开日1997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10月6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6日
发明者刘吉永 申请人:刘吉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