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加工工具及电解加工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37539阅读:来源:国知局
工孔形成为期望形状的弯曲孔及直线孔。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的正视图。
[0036]图2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的电解加工工具及工件且流体导出孔关闭时的纵剖面图。
[0037]图2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流体导出孔关闭时图2A的A-A剖面图。
[0038]图2C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流体导出孔关闭时图2A的B向视图。
[0039]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流体导出孔打开时的纵剖面图。
[0040]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改进例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工具主体的流体导出孔的图,所示位置和图2C相同。
[0041]图5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的电解加工工具及工件且流体导出孔关闭时的纵剖面图。
[0042]图5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流体导出孔关闭时图5A的C-C剖面图。
[0043]图6A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的电解加工工具及工件且流体导出孔打开时的纵剖面图。
[0044]图6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流体导出孔打开时图6A的D-D剖面图。
[0045]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改进例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工具主体的流体导出孔的图,所示剖面位置和图6B相同。
[0046]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改进例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工具主体的流体导出孔的图,所示位置和图2C相同。
[0047]图9A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的电解加工工具及工件且流体导出孔关闭时的纵剖面图。
[0048]图9B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中的电解加工工具及工件且流体导出孔打开时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第一实施方式〕
[0050]以下,针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解加工系统I进行说明。
[0051]电解加工系统I是对工件100形成加工孔101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工件100为燃气轮机的涡轮叶片,工件100的加工孔101为用于冷却涡轮叶片的冷却孔。
[0052]如图1所示,该电解加工系统I具备:对工件100形成加工孔101的多个电解加工工具3 ;使该电解加工工具3行进的工具移动机构4 ;在使电解加工工具3行进时引导该电解加工工具3的引导部5 ;以及对电解加工工具3供应电解液W (参照图2)的电解液供应部6。电解加工系统I不仅可以是具备多个电解加工工具3的构成,也可以是具备一个电解加工工具3的构成。
[0053]工具移动机构4使电解加工工具3相对于工件100前进、后退。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工具移动机构4配置在作为工件100的涡轮叶片的前端10a侧,以可以相对于该前端10a前进、后退地移动的方式构成。
[0054]并且,该工具移动机构4使用例如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源,进行电解加工工具3的前进、后退移动。
[0055]该工具移动机构4在工件100侧的面上具有夹持电解加工工具3的底端的多个夹持部4a。该夹持部4a呈内部中空的筒状,通过将电解加工工具3的底端插入其一端侧,从而可以夹持电解加工工具3。
[0056]电解液供应部6为栗等设备,通过电解液通道6a连接到工具移动机构4的夹持部4a的另一端侧,通过该电解液通道6a,将电解液W供应到夹持部4a的内部。可以利用未图示的流量控制装置任意调整该电解液W的供应量。作为电解液W,使用例如硫酸、硝酸、盐水等。
[0057]引导部5配置在工具移动机构4和工件100的前端10a(涡轮叶片的叶冠)之间。引导部5对利用工具移动机构4前进、后退的电解加工工具3进行引导,使其相对于工件100的前端10a按指定方向行进。在该引导部5中穿设有多个引导孔5a,使工具移动机构4侧和工件100侧相互连通。电解加工工具3分别从工具移动机构4侧朝向工件100侧插穿这些引导孔5a。在这一状态下,利用工具移动机构4使这些电解加工工具3前进,从而可以相应于引导孔5a的配置,在工件100的前端10a的期望位置上,并且相对于前端10a以期望的角度导入电解加工工具3。
[0058]接下来,针对电解加工工具3进行说明。
[0059]如图2k、图2B及图2C所示,电解加工工具3是通过电解加工在工件100上形成加工孔101的装置。电解加工工具3具备工具主体10,该工具主体10具有电极11及从外周覆盖该电极11的绝缘层12,整体呈筒状。
[0060]电解加工工具3进而具备配置在电极11内侧的筒状构件17 (遮蔽部)。
[0061]工具主体10中的电极11呈沿轴线O延伸的筒状。并且,由例如不锈钢、铜、钛等具有挠性的导电性材料形成。在该电极11的内侧中空部分(电极11的内部),形成有与工具移动机构4的夹持部4a的中空部分相连通的空间。该空间构成流道FC,用于电解加工的电解液W从夹持部4a的中空部分被导入并在其中流通。并且,电解液W从工具主体10的后端侧即底端1b侧(工具移动机构4侧)朝向前端1a侧(工件100侧),在流道FC中流通。
[0062]此外,前端1a侧的电极11的端面呈与轴线O正交的平坦状或锥形(本实施方式中为平坦状)。本实施方式中,电极11呈圆筒状,但也可以呈例如剖面为多边形的多边形筒状。
[0063]工具主体10中的绝缘层12由例如具有电气绝缘性的聚酯类树脂等形成。绝缘层12覆盖在电极11的外周面上。前端1a侧的电极11的端面未被绝缘层12覆盖,电极11露出。
[0064]由这种电极11及绝缘层12构成的工具主体10中,在其周向位置的一部分上形成有流体导出孔15,其将在电极11内侧流道FC中流通的电解液W朝向工具主体10的径向外侧导出。
[006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C所示,从工具主体10的径向看流体导出孔15,其形状呈以沿周向及轴线O方向延伸的线段为边的矩形。该流体导出孔15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也可以是例如圆形或正方形等其他形状。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流体导出孔15优选形成于工具主体10的前端10a附近的位置上,但并不限定于该位置。
[0066]和电极11 一样,筒状构件17呈沿轴线O延伸的筒状,由具有挠性的材料形成。该筒状构件17在电极11的内部,与电极11同轴设置,在外周面17a与内周面Ila接触的状态下,沿轴线O方向相对于电极11 一边滑动一边相对移动。在电极11呈例如剖面为多边形的多边形筒状时,该筒状构件17的形状与之相对应。
[0067]这里,该筒状构件17更优选使用绝缘性材料,以避免改变对工件100通电的面积。
[0068]这里,电解加工系统I具备驱动机构8 (遮蔽部驱动机构),其从工具主体10的底端1b侧夹持该筒状构件17,使之沿轴线O方向动作。利用该驱动机构8,筒状构件17在电极11的内部沿轴线O方向相对于电极11进行相对移动,从而选择性地打开、关闭所述流体导出孔15。
[0069]在这种电解加工系统I中,通过使用电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