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56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输出选择端接继电器Kl支路的输入端;电阻R14的输出端接继电器K8线圈的输入端。
[0041]第二开关支路中浪涌吸收器D3用于保护继电器K8线圈,防止过压受损。
[0042]在第一开关支路和第二开关支路的基础上,还包括开关指示支路;所述开关指示支路包括单向导通器D4、单向导通器D7、以及串接的电阻R7和发光二级管Bypass;单向导通器D4输入端接电阻R8的输入端,输出端接电阻R7的输入端;单向导通器D7输入端接电阻R14的输入端,输出端接电阻R7的输入端;发光二级管Bypass输出端接电源负端。
[0043]为使安全操作到位,本实施例设计了两套开关支路即第一开关支路和第二开关支路,只有第一开关支路和第二开关支路(切换开关keyl和切换开关key2)均被同样操作,光幕才会对应动作,即启用或失效。发光二级管Bypass为光幕失效的指示器,即光幕失效时,发光二级管Bypass被点亮。
[0044]继电器Kl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继电器Kl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l线圈;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的常闭输入端接光幕的信号输出端0SSDA-1,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的常开输入端接切换开关key2的输出选择端(24V-Key2);继电器Kl第一常开触点两端并联有继电器K3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l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6;继电器Kl线圈的输出端接电源负极。
[0045]其中,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6用于保护继电器Kl线圈,防止过压受损。
[0046]继电器K2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继电器K2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线圈;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的常闭输入端接光幕的信号输出端0SSDA-2,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的常开输入端接切换开关keyl的输出选择端(24V-Keyl);继电器K2第一常开触点两端并联有继电器K3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K2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7;继电器K2线圈的输出端接电源负极。
[0047]其中,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7用于保护继电器K2线圈,防止过压受损。
[0048]触点粘合监控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压力机常闭触点接口(EDM1-EDM2)、继电器Kl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K2第二常闭触点以及继电器K3线圈;继电器K3线圈的两端并联有压敏电阻R3、电容器Cl以及电容器C2。
[0049]其中,压敏电阻R3用于保护继电器K3线圈,防止过压受损。电容器Cl以及电容器C2用于向继电器K3线圈提供一定时间的保持时间(例如300ms),使继电器K3第一常开触点及继电器K3第四常开触点有足够的时间确保继电器Kl线圈和继电器K2线圈能实现从与继电器K3线圈的互锁到自锁的切换;待保持时间过后,继电器K3第一常开触点及继电器K3第四常开触点打开,压力机控制支路中继电器Κ3第二常闭触点及继电器Κ3第三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Kl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Kl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四常开触点闭合,动力阀线圈得电,压力机可以运行,熔断器Fl和F2降低了因共因故障而引起的危险。
[0050]此外,继电器Κ2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继电器指示支路;所述继电器指示支路用于指示继电器Κ2线圈的工作状态,其包括串接的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LCl。
[0051]压力机控制支路具体可分为压力机第一动力阀控制支路和压力机第二动力阀控制支路。其中,压力机第一动力阀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熔断器Fl、继电器Kl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三常开触点以及继电器Κ3第二常闭触点;压力机第二动力阀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熔断器F2、继电器Kl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四常开触点以及继电器Κ3第三常闭触点。
[0052]作为优选,本实施例还可进一步包括辅助支路;所述辅助支路包括串接的继电器Κ4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Κ8第一常开触点,该辅助支路可用于与报警器等电路或元器件连接。
[0053]触点粘合监控原理:
[0054]如图1所示,继电器Κ3线圈上方除了接入(光幕输出信号所控制的)继电器Kl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Κ2第二常闭触点之外,压力机常闭触点接口(EDM1-EDM2)处还可接入压力机的两个大电流接触器常闭触点KMl和ΚΜ2以及压力机的两个动力阀常闭触点(图未示出,与KMl及ΚΜ2串联即可),一旦继电器Kl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Κ2第二常闭触点、两个接触器常闭触点KMI和ΚΜ2、以及两个动力阀常闭触点中任意一个发生触点粘合,继电器Κ3线圈上方回路一直处于断开状态,在光幕失效、光幕再启动后,由于触点的粘合,继电器Κ3线圈上方回路仍然处于断开状态,继电器Κ3线圈不能启动,从而继电器Kl线圈、继电器Κ2线圈也无法启动,因而压力机的两个动力阀线圈无法启动,使压力机停机,实现了继电器、大电流接触器、动力阀触点粘合时的故障监控及检测。
[005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开关支路、第二开关支路、继电器KI支路、继电器K2支路、触点粘合监控支路以及压力机控制支路;其中, 第一开关支路,接于电源两端,并通过开关切换实现与光幕的供电端或继电器K2支路的通断; 第二开关支路,接于电源两端,并通过开关切换实现与继电器Kl支路的供电端的通断; 继电器Kl支路,输出端接于电源负端,输入端根据第二开关支路的开关切换,相应与第二开关支路或光幕的信号输出端OSSDA-1连接; 继电器K2支路,输出端接于电源负端,输入端根据第一开关支路的开关切换,相应与第一开关支路或光幕的信号输出端0SSDA-2连接; 触点粘合监控支路,接于电源两端,并对继电器Kl触点、继电器K2触点、压力机的接触器触点、压力机的动力阀触点进行粘合检测,在出现触点粘合工人遮挡光幕时安全断开压力机控制支路; 压力机控制支路,用于与压力机的动力阀线圈电连接,其通断对应控制压力机的运行或停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开关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切换开关keyl、电阻R8和继电器K4线圈,且继电器K4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D2;切换开关keyl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端,输出选择端接光幕的供电端或继电器K2支路的输入端;电阻R8的输出端接继电器K4线圈的输入端; 第二开关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切换开关key2、电阻R14和继电器K8线圈,且继电器K8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D3;切换开关key2的输入端连接电源正端,输出选择端接继电器Kl支路的输入端;电阻Rl4的输出端接继电器K8线圈的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指示支路;所述开关指示支路包括单向导通器D4、单向导通器D7、以及串接的电阻R7和发光二级管Bypass;单向导通器D4输入端接电阻R8的输入端,输出端接电阻R7的输入端;单向导通器D7输入端接电阻R14的输入端,输出端接电阻R7的输入端;发光二级管Bypass输出端接电源负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继电器Kl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继电器Kl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l线圈;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的常闭输入端接光幕的信号输出端0SSDA-1,继电器K4第一组合触点的常开输入端接切换开关key2的输出选择端;继电器Kl第一常开触点两端并联有继电器K3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l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6;继电器Kl线圈的输出端接电源负极; 继电器K2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继电器K2第一常开触点、继电器K2线圈;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的常闭输入端接光幕的信号输出端0SSDA-2,继电器K8第一组合触点的常开输入端接切换开关key I的输出选择端;继电器K2第一常开触点两端并联有继电器K3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K2线圈两端并联有浪涌吸收器压敏电阻R17;继电器K2线圈的输出端接电源负极; 触点粘合监控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压力机常闭触点接口、继电器KI第二常闭触点、继电器K2第二常闭触点以及继电器K3线圈;继电器K3线圈的两端并联有压敏电阻R3、电容器Cl以及电容器C2。5.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继电器K2线圈的两端还并联有继电器指示支路;所述继电器指示支路包括串接的电阻R6和发光二极管LC1。6.根据权利要求4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压力机控制支路包括压力机第一动力阀控制支路和压力机第二动力阀控制支路;其中, 压力机第一动力阀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熔断器F1、继电器KI第三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三常开触点以及继电器Κ3第二常闭触点; 压力机第二动力阀控制支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熔断器F2、继电器Kl第四常开触点、继电器Κ2第四常开触点以及继电器Κ3第三常闭触点。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示的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支路;所述辅助支路包括串接的继电器Κ4第一常开触点和继电器Κ8第一常开触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机安全型光幕控制器,其能够同时对光幕控制器自身的继电器触点、压力机的接触器触点以及压力机的动力阀触点进行触点粘合监控;在出现触点粘合时,通过控制压力机控制支路断开,使压力机的动力阀线圈失电,从而使压力机及时停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触点粘合监控可避免压力机产生错误动作,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IPC分类】G05B19/048, B30B15/26
【公开号】CN205167650
【申请号】CN201520978183
【发明人】黄飞
【申请人】广州市西克传感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