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割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42756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等离子割炬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切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等离子弧割炬(以下,也称为等离子割炬)。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等离子切割技术的不断发展,等离子割炬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4示出了现有等离子割炬的部分结构。如图4所示,等离子割炬800包括导管801、电极802、电极接头803、气体分流器804、本体嵌件805、割嘴806以及保护帽807。该等离子割炬800存在如下缺点。
[0003]首先,如图4所示,现有等离子割炬800普遍采用单一的涡旋进气方式(参见气体流动箭头)。这种进气方式难以在电极802与割嘴806之间形成强大气流,因而无法保持电弧挺度,最终造成切割效果和速度不理想。
[0004]其次,割嘴806与保护帽807之间并未加装任何装置,割嘴806仅靠割炬本体嵌件805上的几个出气孔808喷出的保护气流进行冷却。这种方式的冷却和保护效果差,并且在切割过程中由于没有保护气流,容易造成母材的切面的二次氧化,增加了后续处理的工时。
[0005]另外,由于现有等离子割炬800的保护帽807的结构过于简单,在进行切割时,割嘴806极易直接接触到母材。这不仅会造成割嘴806过热,还容易造成母材的过度损坏,最终增加了使用和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技术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现有进气方式造成的切割效果和速度差等问题,提供一种等离子割炬。
[0008][解决方案]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割炬,包括导管、电极、带有第一通孔的电极接头、气体分流器、本体嵌件、割嘴以及保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内壁上部与所述电极接头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气腔,在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外壁与所述本体嵌件之间设有第二气腔,所述气体分流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二气腔的第二通孔。
[0010]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所述涡流环与所述电极接头或所述电极之间设有第三气腔,所述涡流环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和所述第三气腔的涡流孔,所述气体分流器的内壁下部与所述电极接头的外壁抵接,并且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所述第三气腔的螺纹孔。
[0011][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使得流经第一气腔的气体经过螺纹孔进入第三气腔后形成气体涡旋,并且使得流经第二气腔的气体经过涡流环进入第三气腔后也形成气体涡旋。二股涡旋合流所形成的强大气流能够有效保持电弧挺度,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电极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A-图2F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主要构成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等离子割炬的外形示意图;以及
[0016]图4是现有等离子割炬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改进气体分流器并加装涡流环,使得在电极和割嘴之间形成强大的涡旋气流,从而能够有效保持电弧挺度,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如图1、图2(图2A-图2F)和图3所示,等离子割炬100包括导管11、电极12、带有第一通孔13a的电极接头13、气体分流器14、本体嵌件15、割嘴16以及保护帽17。在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上部与电极接头13之间设有与第一通孔13a连通的第一气腔21,气体分流器14的外壁与本体嵌件15之间设有第二气腔22。气体分流器14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和所述第二气腔22的第二通孔14a,气体分流器14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18。涡流环18与电极接头13或电极12之间设有第三气腔23,涡流环18设有连通第二气腔22和第三气腔23的涡流孔18a(斜孔)。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下部与电极接头13的外壁抵接,并且设有连通第一气腔21和第三气腔23的螺纹孔14b。
[002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割嘴16的端部与保护帽17的内壁抵接,在本体嵌件15、割嘴16与保护帽17之间设有第四气腔24。本体嵌件15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2和第四气腔24的第三通孔15a。保护帽17设有连通第四气腔24的第四通孔17a。
[0021]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保护帽17对应割嘴16的位置向外突出成一圆柱孔17b。其能够避免割嘴16直接接触母材,有效减少熔渣对割嘴16的损伤,从而延长割嘴16的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另外,为了便于散热和切割气流的排出,圆柱孔17b的壁上设有缺口17c。
[0022]以下,对等离子割炬中的气体的流动路线进行说明。图1中的箭头表示等离子割炬100的气体流动(进气)路线。如箭头所示,气流首先从进气管19进入端盖30内,然后顺着导管11进入电极12内部,然后反吹回电极接头13内。接着,从电极接头13的第一通孔13a流出,在流出时经由气体分流器14分为两路气流。一路(以下,也称第一气流)进入第一气腔21。另一路(以下,也称第二气流)经由第二通孔14a进入第二气腔22。
[0023]第一气流经气体分流器14的螺纹孔14b形成气体涡旋后,进入第三气腔23。第二气流经涡流环18的涡流孔18a也形成气体涡旋,进入第三气腔23。形成气体涡旋的第一气流与第二气流在第三气腔23内合流,在电极12与割嘴16之间形成强大的切割气流。该切割气流不仅能够有效保持电弧挺度,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同时大大提高了电极12的冷却效果。
[0024]此外,第二气流经由第三通孔15a进入第四气腔24,之后经由第四通孔17a排出。如此一来,进入第四气腔24的第二气流还能够对割嘴16进行有效冷却。
[0025]以上,已参照详细或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
[0026][工业实用性]
[0027]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等离子割炬,其能够有效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延长消耗品(电极、割嘴等)的使用寿命。
[0028][附图标记列表]
[0029]11、801 导管
[0030]12、802 电极
[0031]13,803电极接头
[0032]13a 第一通孔
[0033]14,804气体分流器
[0034]14a 第二通孔
[0035]14b螺纹孔
[0036]15、805本体嵌件
[0037]15a第三通孔
[0038]16、806 割嘴
[0039]17、807 保护帽
[0040]17a第四通孔
[0041]17b圆柱孔
[0042]17c 缺口
[0043]18涡流环
[0044]18a涡流孔
[0045]19进气管
[0046]21第一气腔
[0047]22第二气腔
[0048]23第三气腔
[0049]24第四气腔
[0050]30 端盖
[0051 ]100、800等离子割炬
[0052]808 出气孔。
【主权项】
1.一种等离子割炬,包括导管(11)、电极(12)、带有第一通孔(13a)的电极接头(13)、气体分流器(14)、本体嵌件(15)、割嘴(16)以及保护帽(17),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上部与所述电极接头(13)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13a)连通的第一气腔(21),所述气体分流器(14)的外壁与所述本体嵌件(15)之间设有第二气腔(22),所述气体分流器(14)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和所述第二气腔(22)的第二通孔(14a); 所述气体分流器(14)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18),所述涡流环(18)与所述电极接头(13)或所述电极(12)之间设有第三气腔(23),所述涡流环(18)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2)和所述第三气腔(23)的涡流孔(18a); 所述气体分流器(14)的内壁下部与所述电极接头(13)的外壁抵接,并且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21)和所述第三气腔(23)的螺纹孔(14b)。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嘴(16)的端部与所述保护帽(17)的内壁抵接,在所述本体嵌件(15)、所述割嘴(16)与所述保护帽(17)之间设有第四气腔(24),所述本体嵌件(15)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气腔(22)和所述第四气腔(24)的第三通孔(15a),所述保护帽(17)设有连通所述第四气腔(24)的第四通孔(17a)。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帽(17)对应所述割嘴(16)的位置向外突出成一圆柱孔(17b)。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割炬,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孔(17b)的壁上设有缺口(17c)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等离子割炬,包括导管、电极、带有第一通孔的电极接头、气体分流器、本体嵌件、割嘴以及保护帽。气体分流器的内壁上部与电极接头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一气腔,在气体分流器的外壁与所述本体嵌件之间设有第二气腔。气体分流器设有连通所述第一气腔和第二气腔的第二通孔。气体分流器的底部套接有涡流环,涡流环与电极接头或所述电极之间设有第三气腔,涡流环设有连通第二气腔和第三气腔的涡流孔。气体分流器的内壁下部与电极接头的外壁抵接,并且设有连通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的螺纹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切割速度和效果,延长消耗品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B23K10/00
【公开号】CN205254324
【申请号】CN201521064490
【发明人】谢孟龙, 周成年
【申请人】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