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导、高强、高灭弧碲铜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446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导、高强、高灭弧碲铜合金材料的制作方法
涉及领域本发明涉及电器电子行业中的高导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在铁路、电机、电器以及电力电子等行业,均需使用高导材料来制作部件,如电气化铁路运输机车接触网导线,电机铜排线包,各种转换接触器,电线电缆等,目前使用的高导合金材料大多为纯铜。纯铜虽具有较高的导电率,但其抗拉强度和塑性都很差。远不能满足很多使用场合的要求。为克服这一缺点,国内外又相继研制和生产出了银铜合金,含碲的磷脱氧铜合金材料,中国专利CN1084577A以“铜合金接触线”为题也公开了一种由铜、锡、银三种元素组成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接触线用的铜合金。这些合金的共同缺陷是所制备的产品灭弧性能差,容易因此导致电器电爆,引发火灾重大事故等,安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高导合金材料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传导性、高强度、高塑性、高抗电蚀性和高灭弧性的碲铜合金材料。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高导、高强度、高灭弧的碲铜合金材料按以下组分构成(百分含量比)铜98.6~99.3%,碲0.5~1%,稀有元素0.2~0.4%。
经性能检测、微观研究和机理分析得知,碲在铜基中以化合物的形式溶于铜基中,呈链状平行排列,沿晶界和晶内分布,经脱氧和渗入稀有元素后,碲是呈线状分布,产生第二相,呈沉淀强化,提高了合金的导电性和灭弧性,还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等优良特性。
本发明的碲铜合金材料,经中国检测技术研究院和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其物理机械性能如下1.导电率(60~108)IACS%可调2.抗拉强度软态(230~330)Mpa可调硬态(440~520)Mpa可调3.塑性软态(44~55)δ%硬态(1.5~3.3)δ%4.抗弧特性(标态下)起晕电压(17~18KV)(21.5mm)击穿电压(19~21KV)(21.5mm)弧光长度(2~10mm)(60~150A)与德国研制开发的银铜合金相比较,抗拉强度可提高125Mpa,导电率可提高11.5IACS%;与国内目前使用的银铜合金相比较,抗拉强度可提高165Mpa;导电率可提高11.6IACS%;抗弧特性远远优于银铜合金,导电率比纯铜线国家标准值高10~13%,抗拉强度比纯铜线国家标准值高10~14%,其塑性高的更多。除此之外,碲,稀有元素之和在总含量中可在0.7~1.4%之间调整,可使合金的导电性、强度和塑性随之改变,以满足高强中导和高导中强两方面技术性能要求,适应于各种使用场合的不同要求。本碲铜合金材料除可替代现有的银铜合金使用外,还是大型发电机组导线、固体微波管底座热层和18GHz的PIN管的特选材料,同时也是电线、电缆的新型基本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其中,铜为纯度大于99%的工业铜,碲为四川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7N超高纯碲。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导、高强、高灭弧碲铜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金材料按以下组分构成(百分含量比)铜 98.6~99.3%,碲 0.5~1.0%,稀有元素0.2~0.4%。
全文摘要
一种高导、高强度、高灭弧的碲铜合金材料,涉及电器电子行业中使用的高导合金材料。本高导、高强度、高灭弧的碲铜合金材料按以下组分构成(百分含量比)铜98.6~99.3%,碲0.5~1%,稀有元素0.2~0.4%。除具备高导电性和高灭弧性外,还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高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等优良特性。本碲铜合金材料可替代现有的银铜合金使用,还是大型发电机组导线、固体微波管底座热层和18GH
文档编号C22C9/00GK1434141SQ0211326
公开日2003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3日
发明者侯仁义, 陈家钊, 侯立玮 申请人:四川鑫炬矿业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