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67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成本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成本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主要适用于在高温下承受高应力的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
背景技术
在单晶高温合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对使用温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合金中W、Mo、Ta、Re等难熔元素含量逐渐增加,特别是Re元素在合金中起重要的强化作用,加入3wt.%的Re能使合金的使用温度提高大约30℃。典型的第一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2、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4和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10中的难熔元素总含量分别为14.6wt.%、16.1wt.%和19.4wt.%,而Re含量分别为0%、3%和6%。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是目前已经使用的高温性能最高的高温合金。但Re元素的大量加入,在提高性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下缺点成本高、密度大、易析出TCP相等。Re在地壳中的丰度非常低,<0.001g/t,我国的储量更为稀少,因此在获得高的高温性能的前提下,减少合金中Re的用量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在获得与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10相当的持久性能的同时,减少Re的加入量约1/3,显著降低合金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同时考虑到各合金元素的作用,将Re的含量降至3~5wt.%,同时适当提高W和Ta的含量。其具体的化学成分(wt.%)如下Cr2~4%,Co11~13%,W5~7%,Mo0.5~2%,Re3~5%,Al5~7%,Ta6~10%,Hf0.05~0.2%,其余为Ni。
本发明合金(合金牌号取名为DD90)的化学成分设计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Re是镍基高温合金中的重要强化元素,它降低体扩散系数,减缓由扩散控制的过程,因而降低了γ′强化相的长大速度,也减慢了控制蠕变机制的扩散速度。Re偏聚于γ基体中,形成原子团簇,阻碍位错运动,能获得比传统的固溶效应更明显的强化效果,在高性能单晶高温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Re是必要的,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性能,但考虑到Re资源匮乏,价格昂贵,将Re的加入量控制在4wt.%左右。
W是镍基高温合金中的强固溶强化元素,同时也大量固溶于γ′强化相。在Re含量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W的强化作用。但W和Re加入过量会导致γ相过饱和,使显微组织不稳定,易形成σ相、μ相、P相等TCP脆性相,降低合金性能。W和Re过量加入还会影响合金的铸造性能,在单晶生长中出现“雀斑”(链状等轴晶粒)等缺陷。因此控制W的含量在5~7wt.%。
Mo是固溶强化元素,并能增加γ/γ′的错配度,使错配位错网密集,能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提高合金性能;但Mo对合金的热腐蚀性能有不利影响,不宜添加过多,因此控制Mo的含量在1~2wt.%。
Al是在镍基高温合金中形γ′强化相Ni3Al的基本元素,它的含量对合金高温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Al含量对合金的抗氧化性能也至关重要,因此合金中必须加入一定量的Al,但过量的Al会降低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导致有害相析出,因此将合金中的Al含量控制在5~7wt.%。
Ta通过固溶强化和提高γ′相强度来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同时能有效地促进合金的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和铝涂层的持久性,并且不引起TCP相的形成,因此在合金中加入6~10wt.%的Ta。
Cr是提高合金抗热腐蚀性能的关键元素,在合金中必须添加适量的Cr,但由于高强度合金中添加Re、W、Mo等难熔金属元素多,加入大量的Cr会使合金的组织稳定性降低,因此将Cr的含量控制在2~4wt%,以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Co能稳定镍基高温合金的基体,在合金中加入11~13wt.%的Co,提高了合金的组织稳定性,并且能够在相对较低的固溶处理温度下获得均匀的组织,使其他合金元素充分发挥强化作用。
为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在合金中还加入了少量的Hf。
本发明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先浇铸成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母合金,然后再生长成单晶零部件,使用前须经过如下工艺制度进行热处理
(1)温度1295-1300℃,时间8-16h,空冷至室温;(2)温度1303-1305℃,时间12-16h,空冷至室温;(3)温度1308-1310℃,时间8-16h,空冷至室温;(4)温度1312-1317℃,时间20-28h,空冷至室温;(5)温度1150-1180℃,时间4-6h,空冷至室温;(6)温度850-870℃,时间20-24h,空冷至室温。
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与现有其他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相比,本发明合金具有很高的中、高温强度、优异的耐热腐蚀性能,可在高温高应力环境下使用。
(2)本发明合金在700℃时瞬时拉伸性能σb>1000MPa,δ5≥15%;持久性能982℃/248MPa下持久寿命>470h;1038℃/172MPa下持久寿命>280h;1100℃/150MPa下持久寿命>90h。
(3)本发明合金具有优异的持久性能,持久性能与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10相当。与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10相比,本发明合金中贵重元素Re含量较低,因而成本相对较低。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先浇铸成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母合金,然后再生长成单晶零部件,使用前须经过如下工艺制度进行热处理1300℃/8h,A.C.(空冷至室温)+1305℃/15h,A.C.(空冷至室温)+1310℃/8h,A.C.(空冷至室温)+1315℃/24h,A.C.(空冷至室温)+1180℃/4h,A.C.(空冷至室温)+870℃/24h,A.C.(空冷至室温)。
根据化学成分范围,制备了本发明合金的单晶试样,具体化学成分见表1,为了对比方便,表1中也列出了CMSX-10系列中CMSX-12C的化学成分。单晶试样经过热处理和机加工后分别进行持久性能、瞬时力学性能和抗熔盐热腐蚀性能实验,所得结果分别列入表2、表4、表5。为了对比,将本发明合金和CMSX-10系列中含6wt.%Re的CMSX-12C的982℃/248MPa持久性能数据列于表3。
表1本发明实施例与对比合金CMSX-12C的化学成分(wt%)

表2本发明实施例1的持久性能

表3本发明实施例1与对比合金CMSX-12C的982℃/248MPa持久性能

表4本发明合金实施例1的拉伸性能

表5本发明合金实施例1的抗热腐蚀性能(熔盐重量成分75%Na2SO4+25%K2SO4)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成本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其化学成分为Cr 2~4%,Co 11~13%,W 5~7%,Mo 0.5~2%,Re 3~5%,Al 5~7%,Ta 6~10%,Hf0.05~0.2%,其余为Ni。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其较佳的化学成分为Cr 3%,Co 12%,W 6%,Mo 1%,Re 4%,Al6%,Ta 8%,Hf0.1%,其余为Ni。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成本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的热处理工艺具体步骤如下(1)温度1295-1300℃,时间8-16h,空冷至室温;(2)温度1303-1305℃,时间12-16h,空冷至室温;(3)温度1308-1310℃,时间8-16h,空冷至室温;(4)温度1312-1317℃,时间20-28h,空冷至室温;(5)温度1150-1180℃,时间4-6h,空冷至室温;(6)温度850-870℃,时间20-24h,空冷至室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镍基单晶高温合金领域,具体为一种低成本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主要适用于在高温下承受高应力的零部件,如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合金化学成分(wt.%)为Cr2~4%,Co11~13%,W5~7%,Mo0.5~2%,Re3~5%,Al5~7%,Ta6~10%,Hf0.05~0.2%,其余为Ni。本发明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先浇铸成化学成分符合要求的母合金,然后再生长成单晶零部件,使用前须经过如下工艺制度进行热处理1300℃/8h,A.C.+1305℃/15h,A.C.+1310℃/8h,A.C.+1315℃/24h,A.C.+1180℃/4h,A.C.+870℃/24h,A.C.。本发明合金具有优异的持久性能及良好的抗热腐蚀性能,持久性能与第三代单晶高温合金CMSX-10相当,而含Re较少,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C22F1/10GK1966750SQ20051004775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金涛, 王文珍, 赵乃仁, 王志辉, 刘金来, 侯桂臣, 孙晓峰, 管恒荣, 胡壮麒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