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具体地说是电刷。
背景技术:
电刷是一种电工材料,也是电接触材料。它作为重要的功能部件,担负汇流环(集电环)及换向器中的运动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电流及信号传输,要求电刷材料具有好的导电性、导热、耐磨性以及一定的强度要求。
电刷作为电机换向器中部件在传统上对其性能要求比较单一,但随着电刷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用于航天航空器、运载火箭以及信号监控系统上的电刷,具有工作环境恶劣、维护维修困难、性能要求高和使用寿命要求长的特点,传统的银(铜)-石墨的导电、强度和耐磨性已经难以满足使用性能要求。
现有的电刷制造是,将银粉或铜粉与石墨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有机粘结剂,经混合、压制、烧结成型后机加工制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强度和耐磨性最佳配合的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由银粉、铜粉和石墨按比例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后,烧结制成,其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400目含银量为99.99%的银粉 60-90400目含铜量为99.99%的铜粉 10-30320目含碳量大于99.85%的石墨 5-15镀铜碳纤维 1-3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碳纤维外表层为铜材料层。
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在压力200-300Mpa、时间12-20秒条件下压制成型。
所述镀铜碳纤维的长度为0.1-1mm,平均直径7-8μm,镀铜厚度为0.5-2μ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创新点1)针对航天、航空领域中电刷要求电阻系数小、传递信息量大、信号传输稳定、耐磨性能好的特点,对电刷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了进行,使碳纤维-银基复合材料电刷成功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测控系统2)利用碳纤维晶体结构特点和在电摩擦磨损过程中独特作用,将碳纤维加入复合材料电刷中,为提高电刷综合性能在技术上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为雷达、控制微电机的设备结构优化提供了可能,与国产同牌号比较,摩擦磨损性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提高2-3倍。
3)通过碳增强体的表面改性,改善碳纤维和石墨在银基体的分布均匀性,控制碳纤维和石墨加入量、并选择了最佳压制、烧结工艺,控制材料密度等过程,在组织上获得了碳纤维和石墨均匀分别的金属三维网络结构,显著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电学和力学性能。
4)本发明由于通过控制压力及压制时间,即在压力200-300Mpa、时间12-20秒条件下压制成型,可达到控制碳纤维倒伏方向,从而降低了电刷的电阻率,电阻率为0.06-0.09μΩ.m,提高了载流密度,并使集电环表面氧化膜,厚度适中、稳定。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400目含银量为99.99%的银粉 60-90400目含铜量为99.99%的铜粉 10-30320目含碳量大于99.85%的石墨 5-15表面镀铜碳纤维 1-3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按常规加入有机粘结剂,在压力200-300Mpa、时间12-20秒条件下压制成型,再经烧结、机加工得电刷产品。
镀铜碳纤维为碳纤维外表层为镀铜材料层。表面镀铜碳纤维的长度为0.1mm,平均直径7μm,镀铜厚度为0.5μm。
实施例2
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400目含银量为99.99%的银粉 90400目含铜量为99.99%的铜粉 30320目含碳量大于99.85%的石墨 15表面镀铜碳纤维 3表面镀铜碳纤维的长度为0.45mm,平均直径7.5μm,镀铜厚度为0.75μm。
其它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400目含银量为99.99%的银粉 75400目含铜量为99.99%的铜粉 20320目含碳量大于99.85%的石墨8表面镀铜碳纤维 2表面镀铜碳纤维的长度为1mm,平均直径8μm,镀铜厚度为2μm。
其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由银粉、铜粉和石墨按比例混合均匀,压制成型后,烧结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400目含银量为99.99%的银粉 60-90400目含铜量为99.99%的铜粉 10-30320目含碳量大于99.85%的石墨5-15镀铜碳纤维 1-3所述镀铜碳纤维为碳纤维外表层为铜材料层。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在压力200-300Mpa、时间12-20秒条件下压制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碳纤维的长度为0.1-1mm,平均直径7-8μm,镀铜厚度为0.5-2μ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接触材料,即电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强度和耐磨性最佳配合的碳纤维石墨银基复合材料电刷。特点是该电刷原料包括银粉、铜粉、石墨和镀铜碳纤维。本发明与国产同牌号产品比较,摩擦磨损性能显著提高,使用寿命提高2-3倍;本发明由于通过控制压力及压制时间,达到控制碳纤维倒伏方向,从而降低了电刷的电阻率,提高了载流密度,提高了该复合材料电学(电阻率0.06-0.09μΩ·m)和力学性能;并使集电环表面氧化膜,厚度适中、稳定。
文档编号B22F3/12GK1874080SQ200610040778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7日
发明者王成福, 宗跃, 吴玉程, 王文芳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