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rh炉环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25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rh炉环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改进的RH炉环流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RH炉环 流管。[背景技术]精炼是炼钢提升品种质量的关键环节,而RH精炼炉浸渍管的使用 寿命长短是提升产能的关键,全国RH精炼炉浸渍管的使用寿命平均在 90次水平,据悉,供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专用X80高规格管线钢时, RH精炼炉浸渍管徘徊于3540次的低使用寿命, 一直是制约其产能释放 形成批量生产能力的瓶颈。究其原因,是品种钢生产对浸渍管耐材侵蚀 严重,加上工艺要求在RH炉处理钢水过程中,需严格对钢水进行脱氮、 脱氢处理,对浸渍管的耐材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为了达到 充分精炼的目的,除了延长冶炼时间外,很大程度上增大了钢水的环流 量,导致环流系统耐火材料寿命低下,制约了与其相关联的精炼真空槽 体周转。RH炉浸渍管上部的环流管,其底部为圆柱形管,上部为剖面呈圆 环状的圆锥形管,圆锥形管底部外径大于下方的圆柱形管外径,圆锥形 管顶部外径略大于下方的圆柱形管外径,圆柱形管与圆锥形管的内腔上 下对齐成一整体式圆柱形内腔,圆柱形管与圆锥形管均采用环流管砖以 等长平整分别砌筑而成,这种结构会由于钢水上升带来的压力而使环流 管出现上浮问题,轻则渗钢,重则漏钢。[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改变环流管结构 来满足工序需求,节约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RH炉环流管,包括 底部的圆柱形管1及上部的圆锥形管2,其特征在于沿圆锥形管2的 外壁还采用环流管砖堆砌成外壁呈正方形的方形管3,由此方形管3的 内腔壁与圆锥形管2的外壁契合,方形管3的外壁呈正方形。圆锥形管 2底部的外径大于圆柱形管1的外径,圆锥形管2顶部的外径略小于圆 柱形管1的外径。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在结构上得到了加固,相间环砖的热 态膨胀力大于钢水的上浮力,完全解决了环流管上浮现象,所以保证了 使用的可靠性,尤其在大型RH精炼炉上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l所示的俯视图。图3是原有技术的环流管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俯视图。参见附图1-4, l为圆柱形管;2为圆锥形管;3为方形管。 [具体实施例]环流管下半部的圆柱形管1保持不变,环流管上半部圆锥形管2底 部外径大于圆柱形管1外径,圆锥形管2顶部的外径略小于圆柱形管2 的外径,沿此圆锥形管2的外壁还采用环流管砖堆砌成外壁呈正方形的 方形管3,使圆锥形管2和方形管3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正方形管。上述结构使环流管得到了加固,圆锥形管2和方形管3之间堆砌的 砖形成相间环砖,相间环砖的热态膨胀力大于钢水的上浮力,因此解决 了环流管上浮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RH炉环流管,包括底部的圆柱形管(1)及上部的圆锥形管(2),其特征在于沿圆锥形管(2)的外壁还采用环流管砖堆砌成外壁呈正方形的方形管(3)。
2、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改进的RH炉环流管,其特征在于圆锥形管(2)底部的外径大于圆柱形管(1)的外径,圆锥形管(2)顶部的外 径略小于圆柱形管(1)的外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的RH炉环流管,包括底部的圆柱形管(1)及上部的圆锥形管(2),其特征在于沿圆锥形管(2)的外壁还采用环流管砖堆砌成外壁呈正方形的方形管(3)。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在结构上得到了加固,相间环砖的热态膨胀力大于钢水的上浮力,完全解决了环流管上浮现象,所以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尤其在大型RH精炼炉上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文档编号C21C7/072GK201381341SQ200920069088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应未君 申请人:宜兴新威利成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