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锡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及铜合金加工,属于金属材料合金化、材料防腐及合金熔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抗磨蚀、长寿命的锡黄铜合金及其熔炼方法。
背景技术:
HSn70_l锡黄铜常用作制作冷凝器,广泛用作海船、海滨电站、火电厂的冷凝器及组件,耐蚀性是该合金极其重要的使用性能。该合金的名义锌含量在29%左右,含锌量大于15%的黄铜,在残余应力、引起锌选择性溶解的介质和合金本身容易脱锌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明显的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含锌量越高、残余应力越大,腐蚀倾向越大,黄铜脱锌、应力腐蚀和冲击腐蚀是合金腐蚀、失效的根源。在脱锌过程中,锌被选择性地脱除而留下多孔、易脆的铜层、氧化层,正常的黄铜基体逐渐被多孔、易脆的铜基体取代,最终导致管材破漏。目前广泛应用的冷凝管合金HSn70-l,其使用寿命在7-10年左右,仅为不锈钢管使用寿命的六至七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电站冷凝器的使用寿命要求,直接导致火电站冷凝器被不锈钢管替代。HSn70_l合金通过添加As来达到抑制黄铜脱锌的目的,由于As仅能抑制单相α黄铜脱锌,而HSn70-l合金的名义锌含量在29%左右,锡的锌当量为2,形成β相的趋势大,该合金的实际锌当量在31%左右。在非平衡结晶条件下,该合金中会出现(α+β )相区,As的存在对(α +β )相区的脱锌过程不起抑制作用。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沿海和内陆的水质条件不同,东北和华北等一些地区,水体中溶解固形物、悬浮物、含盐量与氯离子含量较高的地区,冷凝管的使用寿命有时仅有5-8年。不同地域的水质含C1_、NH4 +、S042_以及含泥砂等固体悬浮物的量不同,对锡黄铜冷凝管的耐蚀、抗磨蚀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才能满足长寿命的使用要求。现有的HSn70_l合金仅适合于在淡水、静止的海水的条件下使用,水质条件恶劣或者水流冲击大时,往往会出现管材泄露率高、使用寿命低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电设备向大型化、超临界机组方向发展,工作温度更高、水流速度更大,水质条件更恶劣,对冷凝管合金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耐腐蚀、抗磨蚀、长寿命锡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
一种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包 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 69. 0-71. 0%、Sn O. 8-1.3%、As O. 02-0. 06%, Ti O. 01-0. 08%, Zr O. 01-0. 08%, B O. 005-0. 08%,Sb O. 02-0. 06、Ni O. 05-1. 2%, Mn O. 05-0. 70%, Fe 0.05-0.10%、Al O. 15-0. 60%, PO. 03-0. 08%、稀土 O. 05-0. 4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根据上述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u 69.0-71.0%、Sn O. 8-1. 3%, AsO.03-0. 06%、Ti0.03-0. 06%、Zr0. 02-0. 05%、BO. 01-0. 05%、Sb 0. 03-0. 06%、Ni 0. 5-0. 9%、Al0. 35-0. 50%、稀土 0. 10-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根据上述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u 69.0-71.0%、Sn O. 8-1. 3%, AsO. 03-0. 06%、Ti O. 03-0. 055%, Zr O. 02-0. 05%, B O. 008-0. 05%, Sb O. 03-0. 05, AlO. 15-0. 50%、Ni O. 20-0. 60%、Mn O. 20-0. 60%、稀土 O. 05-0. 15%,杂质总量不大于 O. 05%,余
量为锌。 根据上述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其中Cu 69.0-71.0%、Sn O. 8-1. 3%、As 0.03-0.06%、Ti O. 03-0. 06%, Zr O. 02-0. 05%, B O. 05-0. 08%, Sb O. 03-0. 06, NiO. 50-0. 80%、Mn O. 30-0. 50%、Fe O. 05-0. 10%、Al O. 25-0. 50%、稀土 O. 05-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一种制备上述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加入59%的铜、旧料,覆盖木炭,木炭加入量以能够盖住金属炉料为准,升温使其全部熔化;
⑵将O. 05-0. 10%铁、O. 20-0. 90%镍加入铜液中,并用铜质工具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在1180-1190°C温度条件下加入锌并使其熔化,随后加入铜-锡中间合金,使合金中的Sn含量为O. 80-1. 30%,使其充分溶解;熔炼温度1130-1160。。;
⑷向铜液中加入易烧损元素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同时加入10%的铜,使合金中的铝、锰含量分别为O. 15-0. 60%,O. 05-0. 70%,待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30-1160°C之间;
(5)将铜液转入铸造炉,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20-1160°C之间;
(6)向铜液中依次加入铜-锑、铜-砷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锑、砷含量分别为O. 02-0. 06%,O. 02-0. 06% ;随后加入铜-硼、铜-钛、铜-锆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硼、钛、锆含量分别为 O. 005-0. 08%,O. 01-0. 08%,O. 01-0. 08% ;
(7)向铜液中加入铜-轻质稀土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稀土含量为O. 05-0. 40%,随后,对合金成分进行全分析,进行必要的合金元素补料或者加铜冲淡,使其符合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成分要求,将成分符合要求的铜液温度调整到1150-1160°C之间;
⑶对含有铝的锡黄铜合金,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02-0. 05%的冰晶石;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吹炼过程结束后,立即在铜液表面覆盖一层干透的木炭;待铜液静置5-8分钟后,即可开始捞渣、浇铸。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耐腐蚀、抗磨蚀、长寿命的锡黄铜合金,根据合金基体的相区特点,采用多组元微量元素复合微合金化和合金基体纯净化手段,解决了传统锡黄铜合金脱锌、破漏和使用寿命低的问题。合金的耐腐、耐磨蚀性能大大增强,能较好的满足我国南北方、沿海与内陆的不同地区、不同水质、不同水流流况条件的使用要求,极端耐用温度提高,满足大型超临界机组恶劣工况使用和长寿命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白铜合金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 69. 0-71. 0%、Sn O. 8-1. 3%、As O. 02-0. 06%, Ti O. 01-0. 08%, Zr O. 01-0. 08%, B O. 005-0. 08%, Sb O. 02-0. 06,Ni O. 05-1. 2%、Mn O. 05-0. 70%、Fe O. 05-0. 10%、Al O. 15-0. 60%、P O. 03-0. 08%、稀土O. 05-0. 4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或者,Cu69.0-71.0%、Sn O. 8-1. 3%, As O. 03-0. 06%、TiO. 03-0. 06%、ZrO. 02-0. 05%、B0. 01-0. 05%、Sb O. 03-0. 06%, Ni O. 5-0. 9%, Al 0.35-0.50%、稀土O. 10-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或者,Cu69.0-71.0%、Sn O. 8-1. 3%, As O. 03-0. 06%, Ti 0.03-0.055%、Zr O. 02-0. 05%、B 0.008-0.05%、Sb O. 03-0. 05, Al O. 15-0. 50%, Ni O. 20-0. 60%, MnO. 20-0. 60%、稀土 O. 05-0. 15%,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或者,Cu69.0-71.0%、Sn O. 8-1. 3%, As O. 03-0. 06%, Ti 0.03-0.055%、Zr O. 02-0. 05%, B O. 008-0. 05%, Sb O. 03-0. 05, Al O. 15-0. 50%, Ni O. 20-0. 60%, MnO. 20-0. 60%、稀土 O. 05-0. 15%,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或者,Cu69.0-71.0%、Sn O. 8-1. 3%, As O. 03-0. 06%, Ti 0.03-0.06%、Zr O. 02-0. 05%, B O. 05-0. 08%, Sb O. 03-0. 06, Ni O. 50-0. 80%, Mn O. 30-0. 50%, FeO. 05-0. 10%、Al O. 25-0. 50%、稀土 O. 05-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 O. 05%,余量为锌。合金的制备过程
⑴加入59%的铜、旧料,木炭加入量以能够盖住金属炉料为准,升温使其全部熔化; ⑵将O. 05-0. 10%铁、O. 20-0. 90%镍加入铜液中,并用铜质工具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在1180-1190°C温度条件下加入锌并使其熔化,随后加入铜-锡中间合金,使合金中的Sn含量为O. 80-1. 30%,使其充分溶解;熔炼温度1130-1160。。;
⑷向铜液中加入易烧损元素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同时加入10%的铜,使合金中的铝、锰含量分别为O. 15-0. 60%,O. 05-0. 70%,待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30-1160°C之间;
(5)将铜液转入铸造炉,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20-1160°C之间;
(6)向铜液中依次加入铜-锑、铜-砷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锑、砷含量分别为O. 02-0. 06%,O. 02-0. 06% ;随后加入铜-硼、铜-钛、铜-锆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硼、钛、锆含量分别为 O. 005-0. 08%,O. 01-0. 08%,O. 01-0. 08% ;
(7)向铜液中加入铜-轻质稀土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稀土含量为
O.05-0. 40%,随后,对合金成分进行全分析,进行必要的合金元素补料或者加铜冲淡,使其符合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成分要求,将成分符合要求的铜液温度调整到1150-1160°C之间;
⑶对含有铝的锡黄铜合金,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02-0. 05%的冰晶石;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吹炼过程结束后,立即在铜液表面覆盖一层干透的木炭;待铜液静置5-8分钟后,即可开始捞渣、浇铸。镍和铁的熔点均高于铜,且加入量很小。待铜料全部熔化且温度合适后,再加入镍和铁,使其溶解于铜液中。采用低温加锌的原则,减少锌元素的烧损和挥发。加入锌后,待锌全部熔化后,再加入铜-锡中间合金。待锌、铜-锡中间合金全部熔化后,再加入易烧损元素铜-铝、铜-锰、铜-砷、铜-锑中间合金。先加锌再加铜-锡、铜-铝、铜-锰、铜-砷、铜-锑中间合金的目的,是先利用锌脱除铜液中的氧,减少易烧损元素铝、锰、砷的烧损,防止合金中出现难溶的SnO2质点。
向铜液中加入铜-硼、铜-钛、铜-锆中间合金,待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再加入铜-稀土中间合金。硼、钛、锆、稀土元素均有一定的变质效果,特别是钛、锆元素,是作为变质剂而加入铜液中的。这些元素加入铜液并熔化后,要切忌铜液超温和静置超时。铜液超温和静置超时都会导致作为晶种的金属化合物原子团簇分解,从而失去变质作用。经过变质处理后的铜液温度不宜超过熔炼工艺温度;从变质剂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到铜液开始出炉铸造之间的静置时间不宜超过一小时。
(13)在进行熔铸连续作业时,要防止铸造炉中的微量合金元素因累积效果而造成的超标形象,要根据炉底料的化学成分,酌量增减下一熔次的微量元素的加入量。实施例I
将质量百分比为59%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0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I. 0%的Ni,使金属镍通过合金化而溶解入铜液中。待Ni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O. 8%的Al和10%的Cu ;利用铝的溶解热熔化冷料铜,达到降低能耗和金属烧损的目的。待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27 %的Zn,熔炼温度为1160-1180°C ;采用先加铝后加锌,可以利用铝脱氧并在铜液表面形成氧化铝保护膜,减少铜液吸气和随后的锌损失。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Sn或Cu-Sn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n的质量百分比为I. 0% ;向铜液中加入Mn,使成品合金中Mn的质量百分比为
O.70% ;向铜液中加入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Ti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Fe,使成品合金中Fe的质量百分比为O. 09% ;向铜液中加入Cu_P,使成品合金中P的质量百分比为O. 06% ;向铜液中加入Sb,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Cu-Zr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Zr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As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As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向铜液中加入镧、铈稀土或镧、铈稀土氧化物,使成品合金中镧或铺的质量百分比为O. 3% ;
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60-118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1%-0. 2%的冰晶石精炼剂,清除铜液中的氧化铝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160-1180°C,随后,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0. 96%的Ni、O. 050%的Ti、
O.55% 的 Al、25. 8% 的 Zn、O. 96% 的 Sn、O. 66% 的 Mn、O. 08% 的 Fe、O. 063% 的 P、0· 049% 的 Sb、
O.041%的Zr,O. 035%的B,O. 044%的As、稀土总量O. 28% (含镧和铈),余量为铜。实施例2
将质量百分比为59%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0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O. 8%的Ni,使金属镍通过合金化而溶解入铜液中。待Ni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O. 6%的Al和10%的Cu ;利用铝的溶解热熔化冷料铜,达到降低能耗和金属烧损的目的。待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27. 5 %的Zn,熔炼温度为1160-1180°C ;采用先加铝后加锌,可以利用铝脱氧并在铜液表面形成氧化铝保护膜,减少铜液吸气和随后的锌损失。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Sn或Cu-Sn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n的质量百分比为I. 0% ;向铜液中加入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Ti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Sb,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Cu-Zr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Zr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As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As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向铜液中加入镧、铈稀土或镧、铈稀土氧化物,使成品合金中镧或铈的质量百分比为O. 2%;
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60-118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1%-0. 2%的冰晶石精炼剂,清除铜液中的氧化铝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160-1180°C,随后,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0. 76%的Ni、O. 052%的Ti、O. 36% 的 Al、26. 3% 的 Zn、O. 93% 的 Sn、O. 053% 的 Sb、O. 043% 的 Zr、O. 032% 的 B、O. 047% 的As、稀土总量O. 18% (含镧和铺),余量为铜。实施例3
将质量百分比为59%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0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O. 6%的Ni,使金属镍通过合金化而溶解入铜液中。待Ni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O. 7%的Al和10%的Cu ;待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27. 5 %的Zn,熔炼温度为1160-1180°C ;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Sn或Cu-Sn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n的质量百分比为I. 0% ;向铜液中加入Mn或Mu-Sn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Mn的质量百分比为O. 5% ;向铜液中加入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Ti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Sb,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Cu-Zr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Zr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As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As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向铜液中加入镧、铈稀土或镧、铈稀土氧化物,使成品合金中镧或铈的质量百分比为O. 15% ;
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60-118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1%-0. 2%的冰晶石精炼剂,清除铜液中的氧化铝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160-1180°C,随后,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0. 56%的Ni、0. 048%的Ti、
O.43% 的 Al、26. 0% 的 Zn、O. 95% 的 Sn、O. 43% 的 Mn、O. 047% 的 Sb、O. 033% 的 Zr、O. 033% 的B,O. 044%的As、稀土总量O. 14% (含镧和铈),余量为铜。实施例4
将质量百分比为59%的Cu放入工频炉中熔炼,待铜开始软化后,在铜表面覆盖一层木炭。木炭的用量为每吨铜15-25kg。熔炼温度为1180-1200°C。向熔化的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O. 8%的Ni,使金属镍通过合金化而溶解入铜液中。待Ni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O. 7%的Al和10%的Cu ;待加入的Al和Cu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28 %的Zn,熔炼温度为1160-1180°C。待金属Zn熔化后,向铜液中加入Cu-Mn和Cu-Ti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Mn和Ti的质量百分比为O. 4%和O. 05% ;向铜液中加入Sn或Cu-Sn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Sn的质量百分比为I. 0% ;向铜液中加入Sb,使成品合金中S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 ;向铜液中加入Fe,使成品合金中Fe的质量百分比为O. 08% ;向铜液中加入Cu-Zr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Zr的质量百分比为O. 04% ;向铜液中加入Cu-B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B的质量百分比为O. 06% ;向铜液中加入Cu-As中间合金,使成品合金中As的质量百分比为O. 05%。向铜液中加入镧、铈稀土或镧、铈稀土氧化物,使成品合金中镧或铺的质量百分比为O. 09% ; 待加入的中间合金熔化后,随后,对合金成分进行全分析,进行必要的合金元素补料或者加铜冲淡,使其符合权利要求书规定的成分要求,将成分符合要求的铜液温度调整到1160-1180°C之间,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1%-0. 2%的冰晶石精炼齐U,清除铜液中的氧化铝夹杂。吹入时,要注意不留死角和盲区。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取样分析,待合金成分符合标准要求后,将铜液升温至1160-1180°C,随后,出炉。按照此方法所制备的铜合金成分为(质量百分比)O. 73%的Ni、O. 42%的Al、
O.042% 的 Ti,O. 33% 的 Mn,O. 34% 的 Al,26. 9% 的 Zn,O. 044% 的 Sb,O. 99% 的 Sn,O. 043% 的Zr,O. 052%的B,O. 06%的Fe、稀土总量O. 10% (含镧和铈),余量为铜。
权利要求
1.一种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 69. 0-71. 0%, Sn O. 8-1. 3%, As O. 02-0. 06%, Ti O. 01-0. 08%, Zr 0.01-0.08%、B.O. 005-0. 08%, Sb O. 02-0. 06, Ni O. 05-1. 2%, Mn O. 05-0. 70%, Fe O. 05-0. 10%, Al.O. 15-0. 60%、P O. 03-0. 08%、稀土 O. 05-0. 40%,杂质总量不大于 O. 05%,余量为锌。
2.一种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包括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69.0-71.0%、SnO. 8-1. 3%, As O. 03-0. 06%, Ti O. 03-0. 06%, Zr O. 02-0. 05%, B.O. 01-0. 05%、Sb O. 03-0. 06%、Ni O. 5-0. 9%、Al O. 35-0. 50%、稀土 O. 10-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
3.一种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包括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69.0-71.0%、SnO. 8-1. 3%, As O. 03-0. 06%, Ti O. 03-0. 055%, Zr O. 02-0. 05%, B.O. 008-0. 05%、Sb O. 03-0. 05、Al O. 15-0. 50%、Ni O. 20-0. 60%、Mn O. 20-0. 60%、稀土.O. 05-0. 15%,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
4.一种锡黄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锡黄铜包括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69.0-71.0%、SnO. 8-1. 3%, As O. 03-0. 06%, Ti O. 03-0. 06%, Zr O. 02-0. 05%,B O. 05-0. 08%、Sb O. 03-0. 06、Ni O. 50-0. 80%, Mn O. 30-0. 50%, Fe O. 05-0. 10%, Al.O. 25-0. 50%、稀土 O. 05-0. 30%,杂质总量不大于O. 05%,余量为锌。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加入59%的铜、旧料,覆盖木炭,木炭加入量以能够盖住金属炉料为准,升温使其全部熔化; ⑵将铁、镍加入铜液中,并用铜质工具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3)在1180-1190°C温度条件下加入锌并使其熔化,随后加入铜-锡中间合金,使合金中的Sn含量达到目标值,使其充分溶解;熔炼温度1130-1160°C ; ⑷向铜液中加入易烧损元素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同时加入10%的铜,使合金中的铝、锰含量分别达到目标值,待铜-铝、铜-锰中间合金完全熔化后,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30-1160°C之间; (5)将铜液转入铸造炉,将铜液温度调整到1120-1160°C之间; (6)向铜液中依次加入铜-锑、铜-砷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锑、砷含量分别达到目标值;随后加入铜-硼、铜-钛、铜-锆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硼、钛、锆含量分别达到目标值; (7)向铜液中加入铜-轻质稀土中间合金,使其充分溶解,使合金中的稀土含量达到目标值,随后,对合金成分进行全分析,进行合金元素补料或者加铜冲淡,使其符合成分要求,将符合成分要求的铜液温度调整到1150-1160°C之间; ⑶对含有铝的锡黄铜合金,用高纯氮气或者氩气作为载气,向铜液中吹入O. 02-0. 05%的冰晶石;气体吹炼时间为3-5分钟,吹炼过程结束后,立即在铜液表面覆盖一层干透的木炭;待铜液静置5-8分钟后,即可开始捞渣、浇铸。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黄铜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锡黄铜包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比为Cu 69.0-71.0%、Sn0.8-1.3%、As0.02-0.06%、Ti0.01-0.08%、Zr0.01-0.08%、B0.005-0.08%、Sb0.02-0.06、Ni0.05-1.2%、Mn0.05-0.70%、Fe0.05-0.10%、Al0.15-0.60%、P0.03-0.08%、稀土0.05-0.40%,杂质总量不大于0.05%,余量为锌。该合金的耐腐、耐磨蚀性能大大增强,能较好的满足我国南北方、沿海与内陆的不同地区、不同水质、不同水流流况条件的使用要求,极端耐用温度提高,满足大型超临界机组恶劣工况使用和长寿命要求。
文档编号C22C1/03GK102618750SQ20121010967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
发明者杨志强, 贺永东 申请人:金川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