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79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行业光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
背景技术
光纤光栅因其对外部参数的变化敏感,例如温度,压力,折射率,可以用来制作传感器件,对其表面进行金属化可以达到增敏的效果。现阶段,光纤光栅表层金属化的主要方法是化学镀法,其包括对光纤光栅表层进行预处理,包含去油,粗化,敏化等步骤,然后利用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化学活化施镀,该方法无法准确控制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对于对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严格要求的器件无法实施。制备光纤光栅金属薄膜的另一种方法为派射镀膜法,其能够较为准确的控制表层金属薄膜的厚度。然而,由于光纤光栅的侧面积非常小,其在镀膜机内无法精确旋转,导致金属薄膜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光纤光栅传感器件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以使光纤光栅在镀膜机内精确旋转,从而使其表面所镀的金属膜均匀。( 二 )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包括转动轴;第一旋转架及第二旋转架,均呈正N边形,对称固设于转动轴的两端,其对应侧边用于固定光纤光栅,在第一旋转架的周缘均匀设置M个第一定位孔,KM^N ;立柱,设置于第一旋转支架的外围,在其中部设置中心孔,旋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转动轴连同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可相对于立柱转动;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与第一旋转架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销钉,用于在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旋转至预设位置后,固定第二定位孔及该预设位置对应的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之一的第一定位孔。(三)有益效果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旋转架设计使用正多边形的几何结构,几何图形所固有的旋转对称性使得通过分多次旋转一定角度的方法可以使得光纤光栅的表面镀层均匀致密;(2)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紧固螺栓与镀膜机器的样品台相连接,对于各种型号的机器都可通过改变紧固螺栓尺寸大小即可配套使用;(3)本实用新型器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可拆卸,与已有的相关产品相比,本结构不需要对机器的内部进行改变或者改造,安装方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一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二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I-光纤光栅;2-转动轴3-第二旋转架;4-第一旋转架;5-定位销钉;6-立柱;7-紧固螺栓;8、13、15-中心孔9、10、11、12-第一定位孔;14-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且在附图中,以简化或是方便标示。再者,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虽然本文可提供包含特定值的参数的示范,但应了解,参数无需确切等于相应的值,而是可在可接受的误差容限或设计约束内近似于相应的值。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包括转动轴2 ;第一旋转架4及第二旋转架3,均呈正N边形,对称固设于转动轴2的两端,其各侧边用于固定光纤光栅1,在第一旋转架的周缘均匀设置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I < M < N ;立柱6,其中部设置中心孔,旋转轴2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该立柱可相对于转动轴2转动;该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与第一旋转架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第二端设置紧固螺栓7;定位销钉5,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旋转至预设位置后,固定第二定位孔和该预设位置对应的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之一的第一定位孔。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一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N = 4,即第一旋转架及第二旋转架的形状为正方形,此外,N还可以取3、5或6,N的取值越高,该支架能够精确旋转的角度越小,越能够保证所镀物表面的镀层均匀。此外,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M = N,且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点与第I个第一定位孔中心的直线平分该第一旋转架的第I条侧边,I = 1,2,……,N。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如果M小于N,也是可行的,例如M = N/2,只要保证第一定位孔在第一旋转架上均匀排布即可。如图2所示,正方形的第一旋转架4是具有5个贯穿孔(8 12),其中,贯穿孔(9 12)为第一定位孔,其大小相同带有螺纹,在位置上四孔相连形成一个正方形。贯穿孔8为中心孔,其为第一旋转架4的中心,用于穿过旋转轴。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第二旋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正方形的第二旋转架3只在其中心具有I个中心孔13,转动轴2穿过第一旋转架4的中心孔8和第二旋转架3的中心孔13,与第一旋转架4及第二旋转架3焊接成为一体。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辅助光纤光栅旋转支架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立柱6上有两个贯穿孔(14、1 5)。其中,贯穿孔14为第二定位孔,其可以精确定位正方形的第一旋转架的定位销钉5和转动轴2,将销钉拔出后转动正方形光纤旋转支架至销钉可再次插入为止既是精确转动了 90°,转动4次既可以保证所镀物表面的镀层均匀。转动轴2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该立柱可相对于转动轴2转动。此外,立柱第二端的紧固螺栓7与立柱可拆卸螺接,其位于立柱外端部分的直径可变。使用紧固螺栓与镀膜机器的样品台相连接,对于各种型号的机器都可通过改变紧固螺栓直径大小即可配套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定位孔为非螺纹孔。本实施例中,光纤光栅I是各种光纤、长周期光纤光栅(普通和超细)和布拉格光纤光栅,以长周期光纤光栅为例其使用方法为,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磁控溅射载物平台上,使用磁控溅射专用高温胶布将多支光纤光栅固定在正方形光纤旋转支架的四个侧边,插入销钉,进行溅射操作一次,拔出销钉,旋转正方形光纤旋转支架到销钉恰好可以再次插入处,再次插入销钉,进行溅射操作一次,重复操作,共进行四次溅射后,整根光纤光栅表面都已镀上均匀的膜层,膜层厚度可以通过溅射时间进行控制或者使用机器内所配备的晶振膜厚控制仪,各机器的溅射速率不同,纳米级别膜厚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具体依照机器再行计算。以上所述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包括 转动轴; 第一旋转架及第二旋转架,均呈正N边形,对称固设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其对应侧边用于固定光纤光栅,在所述第一旋转架的周缘均匀设置M个第一定位孔,KM^N; 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一旋转支架的外围,在其中部设置中心孔,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所述转动轴连同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可相对于所述立柱转动;所述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与所述第一旋转架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 定位销钉,用于在所述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旋转至预设位置后,固定所述第二定位孔及该预设位置对应的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之一的第一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M= N ; 穿过所述第一旋转架中心点与第I个第一定位孔中心的直线平分所述第一旋转架的第I条侧边,I = 1,2,……,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N= 3、4、5或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N= 4。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立柱的第二端设置紧固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立柱第二端的紧固螺栓与所述立柱可拆卸螺接,其位于立柱外端部分的直径可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紧固螺栓与镀膜机的样品台螺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与所述转动轴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直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定位孔为非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其中,所述光纤光栅为长周期光纤光栅或布拉格光纤光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光纤光栅旋转的支架,包括转动轴;第一旋转架及第二旋转架,均呈正N边形,对称固设于转动轴的两端,其对应侧边用于固定光纤光栅,在第一旋转架的周缘均匀设置M个第一定位孔;立柱,设置于第一旋转支架的外围,在其中部设置中心孔,旋转轴的一端穿过第一旋转架中心后穿过该中心孔,转动轴连同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可相对于立柱转动;立柱的第一端设置与第一旋转架的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定位销钉,用于在第一旋转架和第二旋转架旋转至预设位置后,固定第二定位孔及该预设位置对应的M个第一定位孔其中之一的第一定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多次旋转一定角度的方法可以使得光纤光栅的表面镀层均匀致密。
文档编号C23C14/50GK202643832SQ20122032413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
发明者王永杰, 戴兴, 赵强, 刘元辉, 李芳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