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92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炉吹炼控制技术,用于对铜转炉吹炼造渣期、造铜期终点准确判断,特别涉及一种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控制粗铜S、O含量是提高阳极炉产能的关键,而控制粗铜夹渣是延长阳极炉寿命、降低燃料还原剂消耗等的关键,核心是要准确判断造渣期、造铜期终点。另外,吹炼终点的准确判断对于提高冶炼回收率,改善转炉吹炼作业,避免喷炉事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目前铜冶金行业大都采用转炉吹炼技术,虽然有百年的历史,但是技术进步相对缓慢,虽然在炉型上有一些改良,但工艺控制仍主要是通过操作人员的观察炉内反应情况及取样,这对于没有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无法完成转炉吹炼操作。因此,工艺控制水平较低,操作波动大,炉况控制困难,设备故障率高、很难组织有效的生产管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铜转炉吹炼造渣期、造铜期终点准确判断技术,提高工艺控制水平,缩小操作波动,使炉况能得到较好的控制,减少设备
故障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铜锍吹炼转炉的烟罩安装有探测镜头,探测镜头通过光纤与光谱分析仪连接,光谱分析仪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计算机连接,工业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生产控制上位机连接。
探测镜头采集烟气中各成分的发射光谱至光谱分析仪。光谱分析仪将由光纤传输过来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工业计算机及软件处理分析光谱分析仪传给的光谱数据,生产控制上位机对铜锍吹炼转炉进行生产控制,并通过以太网发送给工业计算机,给生产系统的操作人员反馈相关信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采用光谱分析法,监测烟气成份的变化,间接判断炉内熔体成份,最终实现对吹炼终点的烟气成份(如PbS、PbO等)的准确判断,达到铜转炉生产工艺的自动监测与智能控制,控制粗铜质量,大大改善铜转炉吹炼的作业,提高设备产能,降低消耗,又降低吹炼作业对个人经验的依赖。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至图3,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铜锍吹炼转炉的烟罩安装有探测镜头1,探测镜头I通过光纤与光谱分析仪2连接,光谱分析仪2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计算机3连接,工业计算机3通过以太网与生产控制上位机4连接。实施例探测镜头I安装于铜锍吹炼转炉烟罩的合适位置,一般选择安装于吹炼产生的火焰头上方1. 0-1. 5米烟罩侧壁。采集烟气中各成分的发射光谱至光谱分析仪2。由于的探测镜头I的工作环境恶劣,采用了压缩空气去尘、冷却,使探测镜头I能长期正常工作。光纤在这里是起到一个传输光的作用,即将探测镜头I接收的光传输到光谱分析仪2的入射狭缝。光谱分析仪2的作用是将由光纤传输过来的光分解为按波长排列的光谱,光谱分辨率为0. 25nm。工业计算机3及软件,工业计算机3主要用于处理分析光谱分析仪2传给的光谱数据,如造渣期发射光谱、造铜期发射光谱,并通过算法计算对铜转炉吹炼造渣期、造铜期终点准确判断,并给生产系统操作人员反馈相关信息。生产控制上位机4,主要是对铜锍吹炼转炉进行生产控制,并通过以太网将吹炼造渣期、造铜期终点时间,发送给 工业计算机3,再通过工业计算机3控制生产系统。
权利要求1.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铜锍吹炼转炉的烟罩安装有探测镜头,探测镜头通过光纤与光谱分析仪连接,光谱分析仪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计算机连接,工业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生产控制上位机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铜锍吹炼终点识别监测系统,铜锍吹炼转炉的烟罩安装有探测镜头,探测镜头通过光纤与光谱分析仪连接,光谱分析仪通过通信线缆与工业计算机连接,工业计算机通过以太网与生产控制上位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光谱分析法,监测烟气成份的变化,间接判断炉内熔体成份,最终实现对吹炼终点的烟气成份的准确判断,达到铜转炉生产工艺的自动监测与智能控制,控制粗铜质量,大大改善铜转炉吹炼的作业,提高设备产能,降低消耗,又降低吹炼作业对个人经验的依赖。
文档编号C22B15/06GK202865305SQ2012205349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孙凤来, 周昌宗 申请人: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