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冶炼造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97874阅读:20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转炉炼钢熔剂与氧枪配合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炼钢领域目前采取转炉造渣熔剂(白灰、轻烧、石灰石)一次性全部加入方式进行造渣冶炼,氧枪枪位控制与熔剂加入时机匹配性差,在实际生产运行中存在转炉熔剂加入过于集中,故需提高氧枪枪位进行化渣,但长时间的高氧枪枪位吹炼,极易造成爆发性金属喷溅。

转炉过程化渣情况不良,时常造成转炉氧枪粘枪、吹炼终点磷含量超标被迫采取点吹操作,增加了劳动强度,转炉终点钢液高温过氧化情况;如过程发生炉渣喷溅现象则也可造成转炉终渣碱度过低,影响钢液成分控制等不利因素,大大增加了经济成本,严重影响了转炉钢液温度及成分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炉冶炼造渣方法,减少转炉熔剂消耗、防止转炉吹炼过程炉渣喷溅、避免氧枪粘枪、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为工人创造安全的操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炉冶炼造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冶炼开始吹氧枪点火后分两批加入转炉熔剂,转炉熔剂为白灰和轻烧白云石,首批转炉熔剂加入时间为吹氧枪点火后,首批转炉熔剂分2-3次加入,此时枪位控制为150-180cm;

2.氧枪吹氧2-3min后加入次批转炉熔剂,次批转炉熔剂分2-3次加入,待最后一次转炉熔剂加入完毕后采用280-300cm氧枪枪位;

4.转炉吹炼至5-8min降低氧枪枪位至150-180cm;

5.待吹炼至10-12min,提高枪位至280-300cm;

6.此后执行拉碳120cm枪位至吹炼结束,拉碳时间大于等于2min;

7.吹炼结束后抬出氧枪,准备出钢。

所述的首批转炉熔剂加入量不小于转炉熔剂加入总量的5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减少转炉熔剂消耗、防止转炉吹炼过程炉渣喷溅、保证转炉吹炼终点温度、转炉终点成分,并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为工人创造安全的操作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制。

实施例1:100t转炉

一种转炉冶炼造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冶炼开始吹氧枪点火后分两批加入转炉熔剂,转炉熔剂为白灰和轻烧白云石,总加入量为4.8t,白灰3t,轻烧白云石1.8t,首批加入量5t,次批加入4.6t,首批转炉熔剂加入时间为吹氧枪点火后,首批转炉熔剂分3次加入,每次加入量不大于3t,此时枪位控制为150cm;

2.氧枪吹氧3min后加入次批转炉熔剂,次批转炉熔剂分2次加入,每次加入量不大于3t,待最后一次转炉熔剂加入完毕后采用300cm氧枪枪位;

4.转炉吹炼至5-8min降低氧枪枪位至150cm;

5.待吹炼至10-12min,提高枪位至280cm;

6.此后执行拉碳120cm枪位至吹炼结束,拉碳时间为2.5min;

7.吹炼结束后抬出氧枪,准备出钢。

上述实施例转炉终点成分合格率100%,转炉熔剂消耗少、转炉吹炼过程炉渣无喷溅。

实施例2:100t转炉

一种转炉冶炼造渣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冶炼开始吹氧枪点火后分两批加入转炉熔剂,转炉熔剂为白灰和轻烧白云石,总加入量为5.5t,白灰3.5t,轻烧白云石2t,首批加入量6t,次批加入5t,首批转炉熔剂加入时间为吹氧枪点火后,首批转炉熔剂分2次加入,每次加入量不大于3t此时枪位控制为180cm;

2.氧枪吹氧2min后加入次批转炉熔剂,次批转炉熔剂分3次加入,每次加入量不大于3t,待最后一次转炉熔剂加入完毕后采用280cm氧枪枪位;

4.转炉吹炼至5-8min降低氧枪枪位至150cm;

5.待吹炼至10-12min,提高枪位至300cm;

6.此后执行拉碳120cm枪位至吹炼结束,拉碳时间为3min;

7.吹炼结束后抬出氧枪,准备出钢。

上述实施例转炉终点成分合格率100%,转炉熔剂消耗少、转炉吹炼过程炉渣无喷溅。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降低生产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