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体系选择性络合‑优先水解沉铁的铬铁分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0377阅读:8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湿法冶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硫酸水溶液中高效分离铬、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铬及其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冶金工业、金属加工、电镀、皮革制造、油漆、印染甚至国防科技及某些尖端技术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料。就金属铬而言,我国铬矿储量仅占世界的0.1%,铬对外依存度高,资源缺口很大。资源循环是弥补铬资源紧缺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由含铬二次资源(如电镀污泥等)采用酸浸的湿法冶金方法回收铬时,经常面临铬、铁分离难题。铬、铁性质相似,难以分离,而工业铬产品对铁含量有严格要求,如工业碱式硫酸铬产品含铁量应小于0.1%。

为实现硫酸水溶液中铬、铁有效分离以便后续铬的精制,常用的方法有溶剂萃取法、针铁矿沉铁法、草酸亚铁沉淀法、莫尔盐结晶法和选择性磷酸沉淀法等。其中,以P204作萃取剂,在水相料液pH值1.5条件下,铁萃取率可达99%以上,但铬会发生明显共萃,铬损失率较大;针铁矿法对水溶液中铬、铁的初始浓度有要求,对原料适应性差;草酸亚铁沉淀法需严格控制草酸加入量,工艺条件不易控制,而且工艺成本较高;莫尔盐结晶法虽然对溶液中和的负荷轻,但蒸发耗时长、冷却操作不易;选择性磷酸沉淀法是在对溶液中铬、铁还原成低价态的前提下,经选择性磷酸沉铬达到高效分离铬、铁的目的,但该法消耗大量还原剂,工艺成本较高。

本发明采用“选择性络合-优先水解沉淀铁”的方法分离硫酸水溶液中的铬、铁。采用络合剂与含铬、铁的混合溶液进行络合反应,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和pH值等条件以选择性地络合铁,防止铁在后续沉淀环节快速大量水解沉淀并夹带铬而致铬明显损失。在选择性络合铁之后,采用碱性物质调整溶液pH值,使铁优先于铬发生水解沉淀,达到高效分离铬、铁的目的。本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铬损失率低、过程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可以用于硫酸水溶液中铬、铁分离,为铬、铁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络合阶段选择性络合水溶液中的铁离子,使其不再以简单离子形态存在,在沉淀阶段既避免铁快速大量水解,又能优先铬离子进行水解沉淀,从而实现与铬的高效分离。

本发明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

A、将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与络合剂混合,所述的络合剂为甲酸钠、甲酸、乙酸钠、乙酸、丙酸、酒石酸的至少一种。

B、往络合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溶液pH值为2.2~3,反应15~90min,经固液分离,即得铁渣和含铬溶液。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范围为1~6g/L,铁离子浓度范围为1~10g/L。

进一步地,步骤A中所述络合剂的加入量按溶液中铁的物质的量1~4倍计。

进一步地,步骤A中控制溶液pH值为1~2。

进一步地,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60~90℃,时间控制在2~10h。

进一步地,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60~90℃。

进一步地,步骤B中所述碱性物质为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采用甲酸钠等作络合剂,氧化镁等碱性物质作沉淀剂处理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络合过程中控制溶液pH值、络合剂加入量及反应温度和时间,实现铁离子的选择性络合,既避免铁快速大量水解沉淀,又能先于铬离子进行水解沉淀。该工艺方法可以保证铁沉淀率达到95%以上,沉淀后液中铁的浓度降低至0.2g/L以下,铬的共沉淀损失降至10%以下,实现了铬、铁高效分离。

本方法用络合剂选择性络合铁,改变溶液中铁离子赋存形态,通过铁优先水解沉淀,实现与铬的分离。铬在精制沉淀后溶液可以返回前端处理铬铁混合溶液,实现络合剂的循环使用。与现有其他技术相比,操作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工艺技术具有明显创新性。本发明为铬、铁分离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由于铬与铁性质非常相似,难以实现有效分离,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络合-优先水解沉淀铁的分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与络合剂混合,所述的络合剂为甲酸钠、甲酸、乙酸钠、乙酸、丙酸、酒石酸的至少一种。

B、往络合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溶液pH值为2.2~3,搅拌反应30~60min,经固液分离后得到铁渣和含铬溶液。

在上述步骤A中,络合剂选择性地与溶液中的铁离子进行络合反应,所述的络合剂加入量为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的1~4倍。

优选步骤A中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范围为1~6g/L,铁离子浓度范围为1~10g/L,优选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为含铬二次资源(如电镀污泥等)采用硫酸浸出得到的酸浸液。

优选步骤A中控制溶液pH值为1~2。

优选步骤A中反应温度为60~90℃,时间控制在2~10h。

在上述步骤B中,采用碱性物质作沉淀剂使络合反应后的溶液中的铁优先水解沉淀,而铬则保留在水溶液中,从而实现了铬、铁的有效分离。

优选步骤B中反应温度为60~90℃,可以使铁沉淀速度加快,沉淀晶型完整减少铬的夹带。

优选步骤B中所述碱性物质为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镁中的至少一种,上述物质为弱碱性物质,可以防止局部pH过高现象的发生。

该工艺方法可以保证铁沉淀率达到95%以上,铬溶液中铁的浓度降低至0.2g/L以下,铬的损失降至10%以下。以下为本发明的部分具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的给出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说明,而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甲酸钠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1.8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1g/L,[Fe3+]=1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1,90°C保温6h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2.5,在60°C下继续搅拌反应30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0.93g/L,[Fe3+]=0.06g/L,铁的沉淀率达到94.1%,铬的损失率8.9%。

实施例2

甲酸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3.8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6g/L,[Fe3+]=10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1.7,80°C保温10h后,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2.2,在90°C下继续搅拌反应15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5.53g/L,[Fe3+]=0.22g/L,铁的沉淀率达到97.8%,铬的损失率9.7%。

实施例3

乙酸钠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1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1.94g/L,[Fe3+]=3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1.7,90°C保温6h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2.5,在80°C下继续搅拌反应30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1.75g/L,[Fe3+]=0.18g/L,铁的沉淀率达到94%,铬的损失率9.8%。

实施例4

乙酸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3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1.94g/L,[Fe3+]=3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0.5,90°C保温2h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2.5,在90°C下继续搅拌反应30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1.79g/L,[Fe3+]=0.15g/L,铁的沉淀率达到95%,铬的损失率7.58%。

实施例5

丙酸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4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1.94g/L,[Fe3+]=3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1.7,70°C保温6h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2.5,在90°C下继续搅拌反应30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1.75g/L,[Fe3+]=0.11g/L,铁的沉淀率达到96.33%,铬的损失率9.79%。

实施例6

酒石酸的量按铁的物质的量3.5倍计,加入到250mL含铬、铁的硫酸混合溶液中,溶液中[Cr3+]=1.94g/L,[Fe3+]=3g/L。络合反应过程中用硫酸调整溶液pH并保持pH=2,90°C保温4h后,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镁调节溶液pH值至3,在80°C下继续搅拌反应90min后固液分离。通过以上条件控制,固液分离后所得滤液中[Cr3+]=1.8g/L,[Fe3+]=0.14g/L,铁的沉淀率达到95.3%,铬的损失率7.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