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503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关键是应用了工件滚动的概念,从而克服工件静止淬火易出现软点的难题。



背景技术:

标准件厂生产高强度螺钉、螺栓、螺母等标准件时,这类产品由于重量小、批量大,生产企业在该些产品生产时习惯将螺栓、螺母等用铁丝串成串或捆成捆再加热,热处理后再把铁丝拆下,费时费力,而且这样淬火后会必出现软点,使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该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产品品质。

本发明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设在矩形框架相对侧的两壁面,每个壁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向下倾斜板面,在两壁面上相对的向下倾斜板面上、下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矩形框架包括上框、下框和左壁面、右壁面,所述上框、下框均由两水平管和设于两水平管之间的田字格框构成。

进一步的,上述向下倾斜板面由多根平行设置的直径10mm钢棒排列构成。

进一步的,上述向下倾斜板面与壁面的斜度为60度。

进一步的,上述向下倾斜板面上、下错位的高度为向下倾斜板面投影在壁面上高度落差的一半。

进一步的,上述两水平管长度大于淬火槽长。

进一步的,相邻钢棒的间距小于淬火件尺寸3-5mm。

进一步的,上述田字格框由多根横纵交错的直径12mm棒料焊接固定形成。

本发明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设在矩形框架相对侧的两壁面,每个壁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向下倾斜板面,在两壁面上相对的向下倾斜板面上、下错位设置;工作时,把该装置放在淬火水槽中,淬火工件放在没盖的盒子内并放在箱式炉中加热,加热后将淬火工件倒在该装置的最上一层向下倾斜板面上,于是淬火工件就在淬火水槽中向下滚动直到槽底,由于滚动的产生,有效地克服了淬火工件软点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标准件淬火软点难问题,使淬火过程标准件产生慢速滚动而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钢棒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包括一矩形框架1和设在矩形框架1相对侧的两壁面2,每个壁面2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向下倾斜板面3,在两壁面2上相对的向下倾斜板面3上、下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强度,上述矩形框架包括上框、下框7和左壁面、右壁面,所述上框、下框均由两水平管6和设于两水平管之间的田字格框构成。上述田字格框由多根横纵交错的直径12mm棒料5焊接固定形成。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实现较好的滚动,上述向下倾斜板面由多根平行设置的直径10mm钢棒4排列构成;上述向下倾斜板面与壁面的斜度为60度;上述向下倾斜板面上、下错位的高度为向下倾斜板面投影在壁面上高度落差的一半。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矩形框架1的支撑,上述两水平管长度大于淬火槽长。

进一步的,为了设计合理,相邻钢棒4(或钢管)的间距小于淬火件尺寸3-5mm。

为了增加工件从矩形框架上部滚落至下部的时间,钢棒4的长度方向上每隔3厘米就设有一个弧形凹陷8,凹陷深度为钢棒4之间直径的四分一,从而在向下倾斜板面上形成类似波浪状,延长工件滚落时间,实现更好的淬火效果。

本发明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的工作方法,所述消除标准件淬火软点装置包括一矩形框架和设在矩形框架相对侧的两壁面,每个壁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的向下倾斜板面,在两壁面上相对的向下倾斜板面上、下错位设置;工作时,把该装置放在淬火水槽中,淬火工件放在没盖的盒子内并放在箱式炉中加热,加热后将淬火工件倒在该装置的最上一层向下倾斜板面上,于是淬火工件就在淬火水槽中向下滚动直到槽底,由于滚动的产生,有效地克服了淬火工件软点的问题。

进一步的,上述淬火时间为30-80秒。

由于不用在生产过程用铁丝穿接工件,从而节省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了标准件淬火软点难问题,使淬火过程标准件产生慢速滚动而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