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06739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适用于校正簧片类零件的扭曲变形,涉及热处理变形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弹簧片通常采用65mn钢带,一般通过退火、冷成形、淬火+中温回火处理制成,其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弹簧片为宽而薄的弱刚性零件,淬火后极易发生扭曲变形,因其回火后弹性大,采用冷校形的方法较为不易,且校形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旨在通过两步通过拧紧螺栓来调整夹具中压板与底座的间隙的手段,提供一种能明显校正零件经淬火后产生的扭曲变形,有效地保证后续装配的要求,同时性能指标也达到设计要求的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第一步淬火处理:根据材料及设计要求制定弹簧片相应的工艺参数,将成形后的零件加热,进行淬火处理。

第二步预校形:将淬火后的弹簧片置于校形夹具中的压板和底座之间,用螺栓适度预紧固定,并一同在指定回火温度下加热。

第三步终校形:待回火时间过半后,充分拧紧螺栓,再次入炉加热直至回火过程结束。

在以上方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优化如下:

在第一步中,将成形后的零件放入碳箱中加热,以减小高温氧化;淬火温度为800~820℃。

所述校形夹具中的压板和底座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螺栓对零件施加预紧力。

所述的回火温度为350℃~400℃,回火时间为h。

对于65mn这种材料,要求40-45hrc时选用400-440摄氏度回火,35-40hrc用500-520度回火,回火保温时间依材料的厚度而定,其他材料的热处理制度可参照标准qj225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回火中采用夹具维形约束弹簧片形变,规定了热校形方法及步骤以调整零件最终尺寸,同时,在回火温度内分两步拧紧螺栓来调整夹具中压板与底座的间隙,以便校正弹簧片淬火后的扭曲变形,模具的中心部位通过螺栓把压板和底板夹紧,通过对称设置的螺栓使弹簧片与夹具之间贴合紧密受力均匀,使回火过程中模具充分均匀的压实弹簧片而模具本身不变形。变形量可控制在0.2mm以内,零件的组织及性能也满足设计要求。相比于冷校形,此方法回弹小且校形效果明显,保证相应组织和硬度要求,回火后性能满足相应要求。

附图说明

图1弹簧片校形夹具工装简图

图2夹具工装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表示:1—压板,2—弹簧片,3—底板,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校形夹具中的压板和底座之间,对称设置对零件施加预紧力的螺栓。

第一步,淬火处理:将冷成形后的65mn簧片置于碳箱中,以便减小零件的高温氧化,一同入炉并在800~820℃加热保温,进行淬火处理;

第二步预校形:将淬火后的弹簧片置于校形夹具中,因簧片变形情况不一且硬度较高,可先适度预紧固定压板和底座的螺栓,让簧片大部分贴合,入炉并在指定回火温度下加热,其中回火温度为350℃~400℃;

第三步终校形:总的回火时间为h,待回火时间过半,弹簧硬度显著降低,然后充分拧紧螺栓,让弹簧片整体完全贴合于压板和底座,再次入炉加热直至回火过程结束,空冷至室温,拆除夹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故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弹簧片类零件热处理变形控制方法,属于热处理变形控制领域。该方法如下:①对冷成形后的零件进行淬火处理;②将弹簧片装入校形夹具,用螺栓适度预紧固定,并一起在指定温度回火;③回火时间过半后充分拧紧螺栓,再次入炉加热直至回火过程结束。本发明的优点:采用夹具维形及热校形的方法,能够有效校正弹簧片淬火后的扭曲变形,保证相应组织和硬度要求,达到了热处理控形控性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贺晓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2.23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