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瓶铝合金内胆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3126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瓶内胆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气瓶铝合金内胆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气瓶内胆的加工工艺中需要对成型的内胆进行热处理,如公开号为CN 10185049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钛合金环形气瓶内胆的制造方法:(1)将0.5-6mm厚的TC4板锻压形成两个圆环形半圆管;(2)在钛合金圆环形半圆管的进、出气孔位置车孔;(3)在真空充氩保护室中将进气管嘴和出气管嘴分别焊接在车制的孔上;(4)化学铣切两个钛合金圆环形半圆管的内壁厚度至0.5-4mm;(5)焊接两个钛合金圆环形半圆管内外环焊缝形成封闭的内胆;焊接时焊缝背面用喷出氩气的随动垫块进行背面保护;(6)在530-700℃进行真空热处理。

热处理后需对内胆进行淬火处理,现有工艺中,内胆送入固熔炉加热固溶后送入淬火工序,加热固溶工序与淬火工序之间的衔接需较多的人工干预完成,操作不便、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瓶铝合金内胆淬火装置,工作效率高,且操作方便。

一种气瓶铝合金内胆淬火装置,包括:

固定气瓶内胆的支架;

用于对气瓶内胆进行加热的固熔炉,内部设有水平输送机构;

与水平输送机构输出端对接的升降平台;

设于升降平台正下方的淬火池。

气瓶内胆固定在支架上,经过加热固溶之后,固溶炉炉门打开,升降平台的承载面与水平输送机构的输出端对接,装有气瓶内胆的支架由水平输送机构输送至升降平台上,升降平台通过驱动机构如电机将内胆从竖直轨道上匀速快速浸入淬火池中进行淬火。

作为优选,所述水平输送机构为电机驱动的辊筒式传送带。

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和围栏,底座置于辊筒式传送带上,电机驱动使支架退出固熔炉至升降平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固熔炉的出口设有升降炉门。升降炉门方便内胆进出固熔炉时操作炉门。

作为优选,还包括通过管路与淬火池连接的水箱,所述管路上设有进水泵,所述淬火池侧壁设有溢流口。通过水箱持续向淬火池内供水,多余的水由溢流口流出,淬火工序持续稳定进行,解决了大容积内胆浮力大,进水困难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淬火工序的自动化,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检测淬火池内水温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控制进水泵工作的控制机构。

控制机构采用本领域常规控制器,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为PLC控制器,电动控制,效率高。

作为优选,还设有与升降平台滑动配合的竖直轨道。

铝合金内胆经过加热固溶之后,固溶炉升降炉门打开,支架通过对电机牵引,从水平输送机构移动至升降平台,升降平台通过电机将装有气瓶内胆的支架从竖直轨道上匀速快速浸入水箱中进行淬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电动控制,效率高;

(2)解决了大容积内胆浮力大,进水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附图标记如下:

1-淬火池 2-溢流口 3-温度传感器

4-进水泵 5-水箱 6-升降平台

7-支架 8-气瓶内胆 9-升降炉门

10-固熔炉 11-水平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淬火装置,包括固熔炉10和淬火池1,固熔炉的炉门为升降炉门9。

固熔炉10内设置水平输送机构11,水平输送机构为电机驱动的辊筒式传送带,还设有支架7和升降平台6,支架7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上方的围栏,底座与辊筒式传送带接触,气瓶内胆8置于支架内。

升降平台6位于炉门外,还设有与升降平台滑动配合的竖直轨道,由电机驱动其沿竖直轨道升降,升降平台与水平输送机构11的输出端对接,即当升降平台升至炉门处时,其顶面即承载面与辊筒式传送带输出端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电机驱动辊筒式传送带将支架推出,从固熔炉中退出的支架正好退至升降平台上。

淬火池1位于升降平台6的正下方,水箱5通过管道接入淬火池1内,管道上设置进水泵4,淬火池池壁上设有溢流口2,溢流口连接溢流管道,淬火池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设于淬火池的池壁上或插入淬火池的液面下。淬火池外设置一个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本实施方式中该控制机构选择PLC控制器,温度传感器3和进水泵4均接入该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根据检测信号控制进水泵工作。

本实施方式的工作方式如下:

铝合金内胆在固熔炉10中加热固溶之后,升降炉门9打开,支架7通过由水平输送机构11移动至升降平台6,升降平台6通过电机驱动将装有气瓶内胆的支架从竖直轨道上匀速快速浸入淬火池中进行淬火。

淬火池中的水由水箱补给,控制机构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进水泵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具体实施案例,但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