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缓进料冲蚀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32030阅读:1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缓进料冲蚀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浇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缓进料冲蚀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一种采用压铸工艺生产产品的模具,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特别对于大型模具,因其体积大使用材料多,加工装配复杂,所以成本相对都很高,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如何提高这些大型模具的使用寿命,减少其在生产当中的损耗,关键在于如何保护好模仁结构,减少冲蚀的侵害。

压铸的生产原理为:液态的产品合金材料在高温高压的状态下通过流道的进浇口高速注入模具型腔内,快速冷却成型,而因为进浇口的横截面尺寸非常小,导致材料从进浇口出来时的射料速度非常高,这些液态金属材料高速冲向型腔的同时对模具型腔内壁进行着猛烈的冲击和摩擦,时间久了会把模具模仁型腔表面冲蚀,模仁一旦冲蚀严重将很难修补,整套模具就会很快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何能够在保证产品压铸品质的前提下减缓材料从进浇口处直接对型腔重要部位对冲的损害,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企业要解决的重要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速的液态金属材料对模具型腔的冲蚀损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改变进浇流向的方向,减缓压铸时液态材料对模具薄弱部位的冲击和摩擦的作用,从而提高模具使用寿命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减缓进料冲蚀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包括流道、缓冲包和进浇口,缓冲包安装在流道和进浇口之间,缓冲包设有内凹的缓冲室,从流道高速流出的液态材料经缓冲室拐弯缓冲后从进浇口进入模具型腔。

优选的,所述缓冲包包括上弧面、侧面和出料口,上弧面左右两侧连接侧面,上弧面、侧面封闭形成缓冲室,缓冲室下方开口与流道连通,上弧面尾端连通出料口,出料口横截面为长方形。

优选的,液态材料向上倾斜45°进入缓冲室拐弯后水平进入模具型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进浇口结构在原有的流道基础上,增加了缓冲包结构,有效改变进浇流向的方向、减缓压铸时液态材料对模具薄弱部位的冲击和摩擦,减少冲蚀的损害,从而增加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维修成本,满足实际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可减缓进料冲蚀的新型进浇口流道结构,包括流道1、缓冲包2和进浇口,缓冲包2安装在流道1和进浇口之间,缓冲包2设有内凹的缓冲室,从流道1高速流出的液态材料如图1箭头方向所示经缓冲室拐弯缓冲后从进浇口进入模具型腔,液态材料在模具型腔内成型为产品3,速度变慢的液态材料既能保证压铸进浇填充到位,又能避免进浇口直接对准产品3薄弱部位对冲,利于产品3成型和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包2包括上弧面21、侧面22和出料口23,上弧面21左右两侧连接侧面22,上弧面21、侧面22封闭形成缓冲室,缓冲室下方开口与流道1连通,上弧面21尾端连通出料口23,出料口23横截面为长方形,出料口23连通进浇口,液态材料向上倾斜45°进入缓冲室拐弯后水平从进浇口进入模具型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进浇口流道结构可有效减缓高速进料对模具的冲蚀,在不增加新零件的前提下,于流道1和进浇口之间安装缓冲包2结构,改变进浇流向的方向、减缓压铸时液态材料对模具薄弱部位的冲击和摩擦,增加模具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