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978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溶液提炼装置,具体地说涉及铝液精炼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铸造厂,普遍采用的旋转除气法,是通过除气装置上的一个中心通孔,将惰性气体通入熔体底部上浮过程通过旋转体将其破碎散入熔体中,该法的缺陷是:气泡的直径较大,与熔体接触的表面积小;气泡很容易从熔体底部快速上升至表面,并溢出 ;当增加惰性气体的流量,容易造成熔体的翻滚,造成熔体的再次氧化吸氢。进一步降低除气效果。当转子的转速增加时,熔体的旋转加快,离心力增大,迫使气泡向中心集聚,进一步减弱除气效果,很难达到高效除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铝合金熔体除气效率,耗时短、惰性气体耗量少、除气成本更低的除气机。

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由旋转接头、调速电机、安装板、旋转轴承Ⅰ、密封垫Ⅰ、旋转轴承Ⅱ、连接轴、密封垫Ⅱ、金属套筒、石墨转轴、锁母、石墨套筒、旋转叶片、溢流孔、通孔Ⅰ、通孔Ⅱ、通孔Ⅲ组成。

安装板与调速电机连接在一起,安装板在除气时将本实用新型安放在铝液转运装置上。

安装板与金属套筒连接;金属套筒与石墨套筒连接;连接轴与调速电机的空心轴连接,在配合底面设置密封垫Ⅰ,连接轴与金属套筒之间设置旋转轴承Ⅰ与旋转轴承Ⅱ。

连接轴与石墨转轴连接,在配合接触面设置密封垫Ⅱ,密封垫Ⅱ设置锁母进行紧固。

调速电机设置中心通孔,调速电机的中心通孔与连接轴上的通孔Ⅲ、石墨转轴上的通孔Ⅱ相通。

石墨转轴与石墨套筒间隙配合,间隙设置为0.1-10mm。

在石墨套筒的末端设置一定数量的溢流孔,溢流孔的直径设置为0.2-3.0mm。

在石墨转轴的末端设置旋转叶片,旋转叶片的数量控制在3-9片,厚度在3-20mm。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可行性,在中信戴卡公司对A356合金熔体进行除气试验验证,熔体温度控制735±5℃,采用传统装置与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除气,后使用真空法进行密度检测对比,验证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除气效果。

惰性气体流量均控制在15L/min:采用传统的旋转除气法,除气10min后,测得合金密度为2.61g/cm3。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除气,除气1min后,测得合金密度为2.60g/cm3

除气时间均控制在5min:采用传统的旋转除气法,惰性气体流量仍控制在15L/min,测得合金密度为2.55g/cm3。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除气,惰性气体流量分别控制为5L/min、10L/min、15L/min,测得合金密度分别为2.62g/cm3、2.64g/cm3、2.67g/cm3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A-A向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Z向放大图。

图中:1-旋转接头、2-调速电机、3-安装板、4-旋转轴承Ⅰ、5-密封垫Ⅰ、6-旋转轴承Ⅱ、7-连接轴、8-密封垫Ⅱ、9-金属套筒、10-石墨转轴、11-锁母、12-石墨套筒、13-旋转叶片、14-溢流孔、15-通孔Ⅰ、16-通孔Ⅱ、17-通孔Ⅲ。

具体实施方式

离心散射泵式铝合金除气机,由旋转接头1、调速电机2、安装板3、旋转轴承Ⅰ4、密封垫Ⅰ5、旋转轴承Ⅱ6、连接轴7、密封垫Ⅱ8、金属套筒9、石墨转轴10、锁母11、石墨套筒12、旋转叶片13、溢流孔14、通孔Ⅰ15、通孔Ⅱ16、通孔Ⅲ17组成。

安装板3与调速电机2连接在一起,安装板3在除气时将本实用新型安放在铝液转运装置上。

安装板3与金属套筒9连接;金属套筒9与石墨套筒12连接;连接轴7与调速电机2的空心轴连接,在配合底面设置密封垫Ⅰ5,连接轴7与金属套筒9之间设置旋转轴承Ⅰ4与旋转轴承Ⅱ6。

连接轴7与石墨转轴10连接,在配合接触面设置密封垫Ⅱ8,密封垫Ⅱ8设置锁母11进行紧固。

调速电机2设置中心通孔,调速电机2的中心通孔与连接轴7上的通孔Ⅲ17、石墨转轴10上的通孔Ⅱ16相通。

石墨转轴10与石墨套筒12间隙配合,间隙设置为0.1-10mm。

在石墨套筒12的末端设置一定数量的溢流孔14,其分布如图5所示,溢流孔14的直径设置为0.2-3.0mm。

在石墨转轴10的末端设置旋转叶片13,旋转叶片13的数量控制在3-9片,厚度在3-20mm。

作为优选,石墨转轴10与石墨套筒12间隙设置为0.1mm,在石墨套筒12的末端溢流孔14直径设置为0.2mm,石墨转轴10的末端旋转叶片13设置3片,厚度3mm。

作为优选,石墨转轴10与石墨套筒12间隙设置为5mm,在石墨套筒12的末端溢流孔14直径设置为1.5mm,石墨转轴10的末端旋转叶片13设置6片,厚度10mm。

作为优选,石墨转轴10与石墨套筒12间隙设置为10mm,在石墨套筒12的末端溢流孔14直径设置为3mm,石墨转轴10的末端旋转叶片13设置9片,厚度20mm。

除气时,先通过安装板3将整套装置安放在中间包上,然后依次将惰性气体源与旋转接头1连接,打开惰性气体源,启动调速电机2。惰性气体通过与调速电机2的中心通孔相通的通孔Ⅲ17通孔Ⅱ16、进入旋转叶片底部,由于浮力、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从通孔Ⅱ16下端出来的惰性气体会外移上浮,进入旋转叶片13的作用区域,通过旋转叶片13在高速旋转下与石墨套筒12产生的强剪切力与离心力作用将通入的惰性气体泡破碎,破碎后的微泡经过小孔筛选、过滤从溢流孔14散射进入装置外部不旋转的金属熔体,同时会有金属熔体从通孔Ⅰ15吸入泵腔补充射出的流体。通过小孔筛分、过滤散射出的流体中的气泡具有更小的直径、更大的表面积、在熔体中停留时间长、分布更均匀有利于提高除气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