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76893发布日期:2018-08-14 18:31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航空产业,高强度航空用合金结构钢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使用量稳定增长,作为高附加值钢铁产品,高强度航空用合金结构钢逐渐成为各钢企重点研制、生产的品种。该钢种为低合金高强度贝氏体钢,对于低倍组织和夹杂物控制具有很高要求,同时要求热轧态钢板需达到1000mpa级别以上的超高强度,并具备很高的淬透性,良好的冲压性能和较低的焊接裂纹敏感性。因此该钢种与普通合金结构钢在成分设计和生产工艺上存在很大差别。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的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10~0.20%、si:0.15~0.35%、mn:1.5~2.0%、cr:0.80~1.40%、mo:0.3~0.7%、b:0.001~0.003%、p≤0.010%、s≤0.00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一种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为:铸钢扁钢锭→钢锭开坯→入缓冷坑缓冷→钢坯修磨→轧制→入缓冷坑缓冷→检验→交库;其具体方法为:(1)钢锭表面不应有横、纵向裂纹、夹渣、结疤、粘模缺陷,上述缺陷允许清理,其清理深度单面不超过40mm,对应面同一位置清理深度总和不超过60mm,清理位置宽深比大于6:1。(2)钢中a、b、c、d类夹杂物满足:a≤1.0、b≤1.5、c≤1.0、d≤1.5,a+b+c+d≤4.0要求。(3)钢锭加热温度1250~1300℃;初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200℃,初轧终轧温度950℃~1000℃。(4)钢锭开坯后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350℃,时间≥48h。(5)钢坯加热温度为1200℃±30℃,出炉钢坯必须经高压水除鳞;精轧开轧温度不低于1100℃,精轧终轧温度900~1000℃,钢板厚度≥20mm控冷浇水,返红温度700℃±30℃。(6)钢板厚度≥20mm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300℃,时间≥20h。(7)钢板外观尺寸符合gb/t709-1988的规定,低倍组织检验按gb/t226规定进行,按gb/t1979规定中0级执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生产的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其平均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110mpa,延伸率24.3%。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2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见表1。表1实施例1、2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实施例csimncrmobps10.140.301.51.00.60.00150.0080.00120.170.221.81.20.40.00250.0060.0016实施例1: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的具体生产方法为:1、钢锭表面无横、纵向裂纹、夹渣、结疤、粘模缺陷。2、钢中a、b、c、d类夹杂物满足:a≤1.0、b≤1.5、c≤1.0、d≤1.5,a+b+c+d≤4.0要求。3、钢锭加热温度1275℃;初轧开轧温度1250℃,初轧终轧温度975℃。4、钢锭开坯后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600℃,时间48h。5、钢坯加热温度1200℃,出炉钢坯必须经高压水除鳞;精轧开轧温度1150℃,精轧终轧温度950℃,钢板厚度30mm,进行控冷浇水,返红温度700℃。6、钢板厚度30mm,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380℃,时间24h。7、钢板外观尺寸符合gb/t709-1988的规定,低倍组织检验按gb/t226规定进行,按gb/t1979规定中0级执行。实施例2:航空用合金结构热轧钢板的具体生产方法为:1、钢锭表面存在结疤缺陷,清理深度单面25mm。2、钢中a、b、c、d类夹杂物满足:a≤1.0、b≤1.5、c≤1.0、d≤1.5,a+b+c+d≤4.0要求。3、钢锭加热温度1280℃;初轧开轧温度1250℃,初轧终轧温度980℃。4、钢锭开坯后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450℃,时间54h。5、钢坯加热温度为1220℃,出炉钢坯必须经高压水除鳞;精轧开轧温度1160℃,精轧终轧温度980℃,钢板厚度25mm,控冷浇水,返红温度720℃。6、钢板厚度25mm,入缓冷坑缓冷,入坑缓冷温度350℃,时间27h。7、钢板外观尺寸符合gb/t709-1988的规定,低倍组织检验按gb/t226规定进行,按gb/t1979规定中0级执行。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