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1202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铁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铁路轨枕长期暴露在野外,虽然轨枕连接螺母上涂有防锈油脂,但受风雨、人体排泄物等侵蚀,轨枕连接螺母仍然极易发生锈蚀。锈蚀后的螺母如不及时进行更换,往往会导致钢轨扣压力降低或失效,给铁路的安全运行带来危险隐患。当前,在铁路换轨和日常维修作业过程中,当遇到锈蚀的轨枕连接螺母时,由于除锈过程麻烦往往直接将锈蚀的轨枕连接螺母丢弃,利用新的螺母进行更换。然而,这些锈蚀的轨枕连接螺母进行适当的除锈处理即可被重复利用,直接将其丢弃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而目前仍缺乏能够有效对铁路轨枕连接螺母除锈回收装置。因此,发明一种能够对铁路轨枕连接螺母进行除锈回收的装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架、激振组件、一级处理槽、二级处理槽、甩干装置和斜梯机构。所述的底板为矩形钢板,位于整个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的底部。

所述的支撑架上端为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内设置有平行滚轮导轨,矩形框架的各顶点处分别设置有与底板相固定的立柱。

所述的激振组件包括滑移横梁、垂直多级油缸、激振油缸、连接架、容器箱环圈、容器箱上板和容器箱下板。所述的滑移横梁两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在支撑架上端的平行滚轮导轨内;所述的垂直多级油缸缸筒尾部与滑移横梁下表面固定;所述的激振油缸缸筒尾部与垂直多级油缸缸杆前端固定;所述的连接架上表面与激振油缸缸杆前端固定;所述的容器箱环圈由四块设有网状孔的矩形钢板焊接而成,容器箱环圈前后矩形钢板上下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导向块,容器箱环圈的前后矩形钢板分别与连接架两侧固定;所述的容器箱上板穿过容器箱环圈前后矩形钢板上边缘设置的导向块,容器箱上板上设置有网状孔;所述的容器箱下板穿过容器箱环圈前后矩形钢板下边缘设置的导向块,容器箱下板上设置有网状孔。

所述的一级处理槽为顶部开放的箱形结构,一级处理槽内装有酸洗除锈液,一级处理槽侧面上方和底部中部分别设有导通孔,底部导通孔上连接有排液硬管,一级处理槽底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的二级处理槽为顶部开放的箱形结构,二级处理槽内装有酸洗除锈液,二级处理槽侧面上方和底部中部分别设有导通孔,二级处理槽的底部导通孔与一级处理槽的侧面导通孔通过排液硬管相连,二级处理槽底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上。

所述的甩干装置包括甩干底座、立板、旋转马达组件、甩干桶和排液软管。所述的甩干底座固定于底板上,甩干底座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板,旋转马达组件固定于立板上方;所述的甩干桶上方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轴,甩干桶两侧连接轴与立板相连且能绕立板转动,外侧连接轴与旋转马达组件相固定,甩干桶下方设置有排液软管。

所述的斜梯机构上方为倾斜承接板,斜梯机构底部通过立柱与底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器箱环圈、容器箱上板和容器箱下板上设置的网状孔的尺寸应小于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处理槽底部排液硬管和二级处理槽底部排液硬管上分别设置有开关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级处理槽底部导通孔的空间位置位于一级处理槽侧面导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甩干装置中排液软管与二级处理槽侧面导通孔相连,排液软管的长度大于甩干桶旋转过程中排液软管两端连接点间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甩干装置中排液软管连接点的空间位置位于二级处理槽侧面导通孔的上方。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能够同时进行大批量锈蚀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集中回收清理,回收效率高;采用液压激振的方式能够有助于表面铁锈的脱落,提高了回收处理效率;采用了分级处理的方式,一级进行初步清洗,二级进行再次清洗,三级进行甩干操作,保证了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的效果;采用旋转马达组件实现甩干连接螺母的倾倒功能,避免了人工从甩干筒中繁琐的掏取工序;甩干过程中的表面酸洗除锈液可以通过排液软管进入二级处理槽,二级处理槽中的酸洗除锈液可以通过打开球阀进入一级处理槽,实现了酸洗除锈液的多次重复利用,能够达到节约酸洗除锈液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适应性强、使用效果好,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示意图。

图2为激振组件结构图。

图3为甩干装置结构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架,3—激振组件,31—滑移横梁,32—垂直多级油缸,33—激振油缸,34—连接架,35—容器箱环圈,36—容器箱上板,37—容器箱下板,4—一级处理槽,5—二级处理槽,6—甩干装置,61—甩干底座,62—立板,63—旋转马达组件,64—甩干桶,65—排液软管,7—斜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架2、激振组件3、一级处理槽4、二级处理槽5、甩干装置6和斜梯机构7。所述的底板1为矩形钢板,位于整个铁路轨枕连接螺母回收处理装置的底部。

所述的支撑架2上端为矩形框架结构,矩形框架内设置有平行滚轮导轨,矩形框架的各顶点处分别设置有与底板1相固定的立柱。

所述的激振组件3包括滑移横梁31、垂直多级油缸32、激振油缸33、连接架34、容器箱环圈35、容器箱上板36和容器箱下板37。所述的滑移横梁31两端设置有滚轮,滚轮安装在支撑架2上端的平行滚轮导轨内;所述的垂直多级油缸32缸筒尾部与滑移横梁31下表面固定;所述的激振油缸33缸筒尾部与垂直多级油缸32缸杆前端固定;所述的连接架34上表面与激振油缸33缸杆前端固定;所述的容器箱环圈35由四块设有网状孔的矩形钢板焊接而成,容器箱环圈35前后矩形钢板上下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导向块,容器箱环圈35的前后矩形钢板分别与连接架34两侧固定;所述的容器箱上板36穿过容器箱环圈35前后矩形钢板上边缘设置的导向块,容器箱上板36上设置有网状孔;所述的容器箱下板37穿过容器箱环圈35前后矩形钢板下边缘设置的导向块,容器箱下板37上设置有网状孔。

所述的一级处理槽4为顶部开放的箱形结构,一级处理槽4内装有酸洗除锈液,一级处理槽4侧面上方和底部中部分别设有导通孔,底部导通孔上连接有排液硬管,一级处理槽4底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1上。

所述的二级处理槽5为顶部开放的箱形结构,二级处理槽5内装有酸洗除锈液,二级处理槽5侧面上方和底部中部分别设有导通孔,二级处理槽5的底部导通孔与一级处理槽4的侧面导通孔通过排液硬管相连,二级处理槽5底部通过立柱固定在底板1上。

所述的甩干装置6包括甩干底座61、立板62、旋转马达组件63、甩干桶64和排液软管65。所述的甩干底座61固定于底板1上,甩干底座61的上方两侧对称设置有立板62,旋转马达组件63固定于立板62上方;所述的甩干桶64上方两侧对称设有连接轴,甩干桶64两侧连接轴与立板62相连且能绕立板62转动,外侧连接轴与旋转马达组件63相固定,甩干桶64下方设置有排液软管65。

所述的斜梯机构7上方为倾斜承接板,斜梯机构7底部通过立柱与底板1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容器箱环圈35、容器箱上板36和容器箱下板37上设置的网状孔的尺寸应小于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级处理槽4底部排液硬管和二级处理槽5底部排液硬管上分别设置有开关球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级处理槽5底部导通孔的空间位置位于一级处理槽4侧面导通孔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的甩干装置6中排液软管65与二级处理槽5侧面导通孔相连,排液软管65的长度大于甩干桶64旋转过程中排液软管65两端连接点间的最大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甩干装置6中排液软管65连接点的空间位置位于二级处理槽5侧面导通孔的上方。

工作原理:首先,将激振组件3中容器箱上板36沿着容器箱环圈35前后矩形钢板上下边缘处的导向块抽出,将大批量锈蚀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放入容器箱内,然后将容器箱上板36再次沿导向块装入,完成铁路轨枕连接螺母装入容器箱的工序。铁路轨枕连接螺母装入容器箱后,控制垂直多级油缸32伸出,将容器箱放入一级处理槽4内的酸洗除锈液内,进而控制激振油缸33高频振动,实现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初步清洗。完成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初步清洗后,控制垂直多级油缸32缩回,将激振组件3移动到二级处理槽5上方,进一步控制垂直多级油缸32伸出,将容器箱放入二级处理槽5内的酸洗除锈液内,进而控制激振油缸33高频振动,实现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再次清洗。二次清洗完成后,控制垂直多级油缸32缩回,将激振组件3移动到甩干装置6上方,将激振组件3中容器箱下板37抽出,此时清洗完毕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落入甩干桶64内,甩干桶64进一步将残留在铁路轨枕连接螺母表面的酸洗除锈液甩干,甩出的除锈液沿甩干装置6上的排液软管65流入二级处理槽5内。最后,完成甩干工序后,在旋转马达组件63的带动下,甩干桶64旋转将桶内的铁路轨枕连接螺母沿斜梯机构7倾倒出去,在斜梯机构7的下方实现清洗后铁路轨枕连接螺母的回收。

在整个装置处理过程中,当需要更换酸洗除锈液时,首先打开一级处理槽4下方排液硬管的球阀,将需要更换的除锈液放出。一级处理槽4内的除锈液放净后,关闭一级处理槽4下方排液硬管的球阀,打开二级处理槽5下方排液硬管的球阀,将二级处理槽5内的酸洗除锈液放入一级处理槽4内。二次处理槽内的除锈液放净后,关闭二级处理槽5下方排液硬管的球阀,向二级处理槽5内注入新的酸洗除锈液。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