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型机用组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7056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型机部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造型机用组合体。



背景技术:

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线)没有大量砂箱及众多辅机,工艺适应性强,投资较少。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作为一种用于生产中、小铸件的造型设备,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铸造生产企业所采用的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其成形技术普遍采用“重力”或“射砂填充”型砂,然后用砂箱内的压板从砂型背面向模板(模型)分型面方向施压紧实成形,其紧实度分布是从砂型背面向分型面方向递减的,砂型成型后分型面及深凹不同的型腔内紧实度差别较大,浇注后的铸件尺寸和形状、精度难以保证。为提高改善水平分型脱箱造型机砂型分型面及型腔的紧实度和分布均匀性,应采用由模板(模型)分别向上、下砂箱内的型砂进行压实,即“模板压实成型技术”。这样就可以使上、下砂型的分型面及模型四周表面获得较高而均匀的紧实度,使浇注后的铸件获得更好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型机用组合体,使该组合体可以实现模板压实成型技术,解决上、下模板与上、下砂箱内型砂之间如何形成各自的预压缩量。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型机用组合体,包括顶框外油缸体、环形活塞、环形活塞盖、内油缸体、顶框板、下脱箱油缸活塞和底盘;顶框外油缸体的底端与底盘固定连接,内油缸体位于顶框外油缸体内腔中,且内油缸体的下部通过压盖与底盘固定连接;环形活塞位于顶框外油缸体和内油缸体之间的腔体中,环形活塞盖固定连接在顶框外油缸体顶部,环形活塞的顶端伸出环形活塞盖;下脱箱油缸活塞位于内油缸体内腔中;托板固定连接在下脱箱油缸活塞的顶部,顶框板固定连接在环形活塞顶部。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托板上部装有第二T形铁;使用时,第二T形铁与下砂箱中的下脱箱板连接。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顶框板的顶面设有顶块;使用时,顶块与下砂箱上的顶杆相对应。

作为优选例,所述的内油缸体内腔的底部设有内油缸体定位块。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体紧凑,稳定可靠。该组合体采用套缸的方式:由外缸筒、环形活塞、内缸筒、内活塞等套装组成,使机构紧凑成为一体,具有利用内活塞升降实现下砂型脱箱功能,以及利用封闭体内液压油不可压缩及通过环形活塞升降同步好的特点,实现模板框平稳分别向上、下砂箱内压实上、下砂型的功能,从而彻底解决原有技术中两个油缸不同步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砂箱和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造型机用组合体,包括顶框外油缸体401、环形活塞402、环形活塞盖403、内油缸体404、顶框板406、下脱箱油缸活塞408和底盘412。顶框外油缸体401的底端与底盘412固定连接。内油缸体404位于顶框外油缸体401内腔中,且内油缸体404的下部通过压盖405与底盘412固定连接。环形活塞402位于顶框外油缸体401和内油缸体404之间的腔体中,环形活塞盖403固定连接在顶框外油缸体401顶部,环形活塞402的顶端伸出环形活塞盖403。下脱箱油缸活塞408位于内油缸体404内腔中。托板409固定连接在下脱箱油缸活塞408的顶部,托板409上部装有第二T形铁410,第二T形铁410与下砂箱6中的下脱箱板601连接。顶框板406固定连接在环形活塞402顶部,顶框板406的顶面设有顶块407。顶块407与下砂箱6上的顶杆602相对应。顶杆602可以上下升降。优选的,顶块407设为四个,顶杆602也设为四个。顶块407位于顶框板406的四个端点上。因为顶块407的位置与下砂箱6两端可以上下升降的顶杆602相对应,所以随着顶框板407的升降,可以使下砂箱上的顶杆602上升或下降。

另外,在内油缸体404内腔的底部设有内油缸体定位块411。内油缸体定位块411用以保证内油缸体与外油缸体401精确定位在同心圆上。

上述第一组合体4工作时,通过控制油路,实现下砂箱6上的顶杆602上升或下降。通过控制油路,实现环形活塞402上升,带动顶框板406和位于顶框板406上的顶块407上升,从而使下砂箱6上的顶杆602跟随顶块407上升。反之,通过控制油路,实现环形活塞402下降,带动顶框板406和位于顶框板406上的顶块407下降,从而使下砂箱6上的顶杆602跟随顶块407下降。

通过控制油路,可以实现下脱箱板601上升或下降。控制油路,使下脱箱油缸活塞408上升,带动下脱箱板601上升,即实现推出下砂型功能。反之,控制油路,使下脱箱油缸活塞408下降,带动下脱箱板601下降,即实现下脱箱板601复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