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4274发布日期:2018-07-17 23:1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倒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钻探工程在应用水文水井钻探、无岩心地质钻探、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及矿山凿岩等领域时经常使用到气动冲击器;气动冲击器,又称风动冲击器、风动潜孔锤,以压缩空气为动力介质,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产生连续冲击载荷的孔底动力机具;其中,冲击器钻头上的合金齿作为破碎的主要部件对硬度、尺寸以及形状均有严格的要求,当前设计的冲击器钻头合金齿在顶面以及圆锥身的交界处有一条分割线,需要进行圆弧打磨,以免工作时该处较早发生破碎,当前进行圆弧打磨主要是由人工持着冲击器钻头合金齿靠近磨轮,既有安全隐患同时打磨圆弧的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安全并且打磨质量好的冲击器钻头合金齿倒角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包括倒角平台、磨轮、左顶针、右顶针、定位模具、倒角固定块、与倒角平台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磨轮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左顶针固定在倒角平台上,右顶针沿自身轴线的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在倒角平台上;定位模具设置有呈圆锥形的大头部,定位模具沿自身轴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并且定位孔分别与左顶针以及右顶针嵌合;倒角固定块通过弹性伸缩装置可前后移动的固定在倒角平台上,并且倒角固定块位于磨轮以及定位模具之间;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倒角平台沿定位模具的轴线方向左右移动;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磨轮垂直于定位模具的轴线方向前后运动。

优选的,倒角固定块面向定位模具的一侧设置有斜坡。

优选的,斜坡上设置有缓冲层。

优选的,还包括下料传动带,斜坡延伸到下料传动带,下料传动带延伸到端部的收集摆料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驱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固定在倒角平台上,倒角固定块背向定位模具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拨块,拨块通过第三驱动装置上下移动。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感应磨轮位置的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第三驱动装置控制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一个计时装置,计时装置控制连接第二驱动装置。

优选的,倒角固定块包括有定位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上定位块以及下定位块

优选的,上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固定块上,下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固定块上。

优选的,大头部的倾斜角度与合金齿头部的锥线角度一致。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通过设置定位模具与倒角固定块将冲击器钻头的合金齿固定,露出小部分需圆角的部位,并在驱动装置的控制下将磨轮靠近,由于是机械控制,冲击器钻头的合金齿固定位置一致,磨圆角的深度以及方向也一致,打磨质量好且打磨效率高;并且由于均是采用机械上料夹取,在磨圆角时,人的手远离磨轮,使得整体过程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俯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倒角装置,包括倒角平台1、磨轮2、左顶针3、右顶针4、定位模具5、倒角固定块6、第一驱动装置7以及第二驱动装置8;左顶针3固定在倒角平台1上,右顶针4沿自身轴线的方向可移动的设置在倒角平台1上,调节左顶针3与右顶针4的距离以便安装定位模具5;定位模具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孔52,左顶针3以及右顶针4通过定位孔52将定位模具5固定在倒角平台1上,并且定位模具5一端呈圆锥形的大头部51,另一端呈细圆柱形,并且大头部51的倾斜角度应当与合金齿头部的锥线角度一致,使得两者相对放置时轴线相互平行,从而保证合金齿顶面与圆锥身部的分割线垂直的与磨轮打磨,当然如果需要分割线呈角度的与磨轮打磨,只需要更改大头部51的倾斜角度即可,更改方便并且打磨角度受控;倒角固定块6包括有定位冲击器钻头合金齿的上定位块62以及下定位块63,上定位块62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固定块6上,下定位块63通过螺栓固定在倒角固定块6上,当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其他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上定位块62以及下定位块63端部面向定位模具5的一侧设置有斜面,两个所述的斜面构成了一个V形用于定位合金齿,倒角固定块6通过弹性伸缩装置61可前后移动的固定在倒角平台1上,并且倒角固定块6位于磨轮2以及定位模具5之间;安装合金齿时,将弹性伸缩装置61撑开,在上定位块62以及下定位块63的斜面构成的V形槽中安放合金齿,并通过定位模具5顶住从而实现对合金齿的固定;第二驱动装置8驱动磨轮2靠近倒角平台,并与固定在倒角固定块6上的合金齿接触实现打磨,第一驱动装置7驱动倒角平台1左右移动,使得磨轮2打磨更均匀。

较佳的实施方式,还可设置一个计时装置,计时装置控制连接第二驱动装置8,控制每次打磨的时间,从而统一控制打磨的质量。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倒角固定块6面向定位模具5的一侧可设置有斜坡64,并且斜坡64可设置有缓冲层,打磨完成的合金齿顺着斜坡64落下,在斜坡64下端可设置收纳框(图中未标示)或者其他收集容器用于放置已打磨好的合金齿;当然,还可以将斜坡64的下端延伸到下料传动带9,下料传动带9再延伸到端部的自动收集摆料装置,避免合金齿的堆积。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在倒角平台1上还设置有第三驱动装置10,在倒角固定块6背向定位模具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三驱动装置10传动连接的拨块65,拨块65通过第三驱动装置10上下移动,当合金齿打磨完成后,磨轮2在第二驱动装置8的作用下远离倒角平台1,弹性伸缩装置61松开,倒角固定块6与定位模具5远离,打磨好的合金齿可能还留在倒角固定块6上,此时通过拨块65向上运动从反侧将合金齿推出倒角固定块6,实现合金齿与倒角固定块6的分离;当然,为了避免工装设备发生不必要的相撞,还可设置用于感应磨轮2位置的感应装置11,感应装置11与第三驱动装置10控制连接,当磨轮2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三驱动装置10停止工作,当磨轮2未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三驱动装置10可自行开启,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倒角平台1上的下料按钮(图中未标出)由人工进行开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