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移夹尖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314发布日期:2018-07-10 23:1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移夹尖模块,能够以平移方式和旋摆方式夹合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使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上下端的夹合力量相同或相近,有利于平均研磨加工该钻刃两侧上下端,尤其涉及该平移夹尖模块的座体、平移夹爪、旋摆夹爪和驱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子产品的内部电路板,其表面通常都设有多数穿孔,用以插置电子零件和提供电路板各层电路相互导通的途径,这类电路板上的穿孔的孔径非常小,必须相对以一种直径小于1公厘的微细钻头来钻凿该电路板的穿孔。现有的微细钻头的钻刃(钻头之尖端)在多次钻凿电路板以后,容易造成该钻刃磨损、变钝的情形,影响钻孔的精度;为了能够重复使用微细钻头,以节省该微细钻头的成本,一般都会将使用过后的微细钻头透过一研磨机进行研磨加工,该研磨机具有磨石,能够将该微细钻头的钻刃研磨成锐利状态。

具体来说,现有的微细钻头的钻刃的端面是略呈圆形,具有两个刃面,并且该微细钻头在接受研磨以前,必须通过夹具加以固定;现有的夹具设有两个夹爪,各夹爪后端相互枢接在一起,使各夹爪以该枢接处为轴心相对摆动分开或夹合,以构成如同剪刀运作型态的夹具。

但是,现有的剪刀型态的夹具在夹合微细钻头的钻刃时,该钻刃的圆形端面两侧分别接受各夹爪的推抵,如果在各夹爪的轴心位于该微细钻头下方 (即夹具由下往上夹合该微细钻头)的情形下,各夹爪的远离轴心部位推抵该钻刃圆形端面两侧上端的力量,会小于各夹爪之邻近轴心部位推抵该钻刃圆形端面两侧下端的力量,容易造成各夹爪对于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上下端的夹合力量不平均的情况,致使该钻刃的两刃面被研磨成一大、一小的不良状态,导致微细钻头之研磨加工良率欠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乃累积多年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实务经验,特创作出一种平移夹尖模块,借以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移夹尖模块,包括:一座体;一平移夹爪,滑设在该座体上;一旋摆夹爪,枢设在该座体上,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共同组成一夹具,该平移夹爪能够朝该旋摆夹爪方向或反方向滑动,该旋摆夹爪能够朝该平移夹爪方向或反方向摆动;以及至少一驱动器,设在该座体上,该驱动器能够同步驱动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进行相互分开或夹合的其中之一的动作。

通过该夹具的平移夹爪和旋摆夹爪的结构手段,使该平移夹爪以平移方式夹合一微细钻头的钻刃一侧,同时该旋摆夹爪以旋摆方式夹合该微细钻头的钻刃另一侧,使该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钻刃圆形端面两侧)上下端的夹合力量相同或相近,当该钻刃在接受研磨加工时,由于钻刃两侧上下端受到夹合的力量相同,有利于平均研磨加工该钻刃两侧上下端,大幅提升研磨加工微细钻头的钻刃的良率,改善现有剪刀型态夹具对于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上下端的夹合力量不平均而造成研磨加工良率欠佳的缺陷。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驱动器能够驱使该平移夹爪朝该旋摆夹爪的反方向滑动,同时驱使该旋摆夹爪朝该平移夹爪的反方向摆动,使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相互分开。或者,该驱动器能够驱使该平移夹爪朝该旋摆夹爪的方向滑动,同时驱使该旋摆夹爪朝该平移夹爪的方向摆动,使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相互夹合。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座体上设有一导引槽、以及位于该导引槽一端的一轴孔,该导引槽上滑设有一滑块,该平移夹爪固定在该滑块上,该轴孔枢置有一旋摆件,该旋摆夹爪固定在该旋摆件上,该滑块能够接受该驱动器的驱动,使该滑块沿着该导引槽往复滑动,以带动该平移夹爪远离或接近该旋摆夹爪,该旋摆件能够接受该驱动器的驱动,使该旋摆件以该轴孔为轴心往复旋摆,以带动该旋摆夹爪远离或接近该平移夹爪。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之间组合有一第一弹性器,能够驱动该平移夹爪与该旋摆夹爪进行相互夹合及分开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动作。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滑块设有一滑设在该导引槽内的推滑部,并在该导引槽内配置有一第二弹性器,使该滑块的推滑部配置在该导引槽一端与该第二弹性器之间,该第二弹性器能够驱使该推滑部沿着该导引槽往该轴孔的方向或反方向的其中之一的方向滑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旋摆件设有一伸入该导引槽的推摆部,该座体两侧分别设有一滑块和一推动体,该导引槽连通该座体两侧,使该导引槽两侧分别朝向该滑块和该推动体,该座体上设有至少一往该座体两侧方向延伸的导柱,该推动体上设有至少一导引孔,该推动体经由该导引孔套设在该导柱上,而且该推动体组合该驱动器,并在该推动体上设有一伸入该导引槽的推触部,该驱动器能够驱使该推动体经由该导柱的导引而带动该推触部往该滑块方向或反方向移动,使该推触部推触或释放该推滑部和该推摆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推滑部和该推摆部上分别枢设一滑轮,该推动体的推触部设有能够触动该滑轮的弧曲面或斜面的至少其中之一。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旋摆件的轴心与该座体轴孔之间设有一第三弹性器。

依据上述主要结构特征,该平移夹爪设成微细钻头平移夹爪,该旋摆夹爪设成微细钻头旋摆夹爪。

为能明确且充分公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列举较佳实施的图例,详细说明其实施方式如后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座体和导引槽的局部剖示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的局部剖示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座体;11、导引槽;12、轴孔;13、导柱;2、滑块;21、推滑部;211、滑轮;3、旋摆件;31、推摆部;311、滑轮;32、转轴;4、平移夹爪; 5、旋摆夹爪;6、驱动器;71、第一弹性器;72、第二弹性器;73、第三弹性器;8、推动体;81、导引孔;82、推触部;821、弧曲面;822、弧曲面; A、夹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其特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同,现列举以下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3,公开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附图,由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平移夹尖模块,包括一座体1、一平移夹爪4、一旋摆夹爪5及至少一驱动器6的组合结构。该平移夹爪4设成微细钻头平移夹爪,该旋摆夹爪 5设成微细钻头旋摆夹爪。

在所采用较佳的实施例中,该平移夹爪4系滑设在该座体1上,该旋摆夹爪5系枢设在该座体1上,使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共同组成一夹具A。具体来说,该座体1上设有一导引槽11、以及位于该导引槽11一端的一轴孔 12,该导引槽11上滑设有一滑块2,该平移夹爪4固定在该滑块2一侧顶部;并且,该座体1轴孔12枢置有一旋摆件3,该旋摆件3底部设有一转轴32,该旋摆件3以该转轴32枢设在该轴孔12内,该旋摆夹爪5固定在该旋摆件3顶部。

图中并显示,该驱动器6设在该座体1底部,该滑块2能够接受该驱动器6 的驱动,使该滑块2沿着该导引槽11往复滑动(如图3、图4所示),以带动该平移夹爪4远离或接近该旋摆夹爪5;同时,该旋摆件3也能够接受该驱动器6 的驱动,使该旋摆件3以该轴孔12为轴心往复旋摆,以带动该旋摆夹爪5远离或接近该平移夹爪4,借此使该驱动器6能够同步驱动该平移夹爪4与旋摆夹爪5相互分开或夹合。在较佳的考虑中,该驱动器6能够驱使该平移夹爪4朝该旋摆夹爪5的反方向滑动,同时驱使该旋摆夹爪5朝该平移夹爪4的反方向摆动,使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分开(如图4所示);或者,该驱动器6也能够驱使该平移夹爪4朝该旋摆夹爪5的方向滑动,同时驱使该旋摆夹爪5朝该平移夹爪4的方向摆动,使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夹合(如图3所示)。

如图2、图3所示,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之间组合有一第一弹性器 71,能够驱动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夹合或分开,该第一弹性器71 也能够在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夹合或分开的过程中产生稳定功能,防止该平移夹爪4和该旋摆夹爪5之间发生松动、晃动;并且,该滑块2 设有一滑设在该导引槽11内的推滑部21,该导引槽11内配置有一第二弹性器 72,且该滑块2的推滑部21配置在该导引槽11一端与该第二弹性器72之间,使得该第二弹性器72能够驱使该推滑部21沿着该导引槽11往该轴孔12的方向或反方向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器71可为拉簧,能够驱动该平移夹爪4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夹合,该第二弹性器72则可为弹簧,配置在该导引槽11内远离该轴孔12的位置,使该第二弹性器72能够驱使该推滑部21、该滑块2沿着该导引槽11往该轴孔12的方向滑动。

如图2、图3所示,该旋摆件3设有一伸入该导引槽11的推摆部31;该座体1两侧分别设有该一滑块2和一推动体8,该导引槽11连通该座体1两侧,使该导引槽11两侧分别朝向该滑块2和该推动体8,该座体1上设有至少一往该座体1两侧方向延伸的导柱13,该推动体8上设有至少一导引孔81,该推动体 8经由该导引孔81套设在该导柱13上,该驱动器6可为气缸,该气缸的缸杆组合在该推动体8底部,使该推动体8组合该驱动器6,该推滑部21和该推摆部 31上分别枢设一滑轮211、311,并在该推动体8上设有一伸入该导引槽11的推触部82,该推动体8的推触部82设有能够触动该滑轮211、311的弧曲面821、 822或斜面,在本实施例中在该推触部82上设有两个分别对应各滑轮211、311 的弧曲面821、822。此外,该旋摆件3轴心的转轴32与该座体1轴孔12之间设有一第三弹性器73,该第三弹性器73可为弹簧,使该旋摆件3的转轴32能够以负载该第三弹性器73的方式在该座体1轴孔12转动。

可了解的是,该驱动器6能够驱使该推动体8经由该导柱13的导引而带动该推触部82往该滑块2的反方向移动(如图3所示),使该推触部82的两弧曲面821、822分别脱离、释放该滑块2的推滑部21滑轮211和该旋摆件3的推摆部31滑轮311,此时该第一弹性器71和该第二弹性器72共同驱使该平移夹爪4 与该旋摆夹爪5相互夹合,令该夹具A形成闭合(关夹)状态。该驱动器6也能够驱使该推动体8经由该导柱13的导引而带动该推触部82往该滑块2方向移动(如图4所示),使该推触部82的弧曲面821推触该推滑部21滑轮211,同时该推触部82的弧曲面822推触该推摆部31滑轮311,以克服该第一弹性器71 和该第二弹性器72的弹力,令该推触部82的弧曲面821通过该推滑部21驱使该滑块2和该平移夹爪4沿着该导引槽11往该旋摆夹爪5(或该轴孔12)的反方向滑动;同时令该推触部82的弧曲面822通过该推摆部31驱使该旋摆件3以该轴孔12为轴心旋摆该旋摆夹爪5远离该平移夹爪4,令该夹具A形成开启(开夹)状态。

通过该夹具A的平移夹爪4和旋摆夹爪5的结构手段,当该夹具A用于夹持一微细钻头的钻刃时,使该平移夹爪4以平移方式夹合该微细钻头的钻刃一侧,同时该旋摆夹爪5以旋摆方式夹合该微细钻头的钻刃另一侧,使该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即钻刃圆形端面两侧)上下端的夹合力量相同或相近;如此一来,当该微细钻头的钻刃在接受研磨机进行研磨加工时,由于该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上下端受到该夹具A夹合的力量相同,有利于平均研磨加工该微细钻头的钻刃两侧上下端,大幅提升研磨加工微细钻头的钻刃的良率。

综上所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凡本专业领域的人士所明显可作的变化与修饰,皆应视为不悖离本创作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