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558发布日期:2018-09-25 21:1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盘类零件淬火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盘类零件为航空发动机常用部件,作用为固定销类、轴类等转动件。该类零件通常设计为扁平状,中间有安装孔,材料通常选用结构钢,最终热处理状态为淬火回火。该类零件淬火为高温保温态直接转入油、水等冷却介质中快速冷却以得到马氏体组织。由于淬火时需要在冷却介质中快速摆动零件以提高冷却速度,但零件有效厚度小,直径大,在淬火快速冷却的过程中易变形。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夹具10装夹零件后进行淬火,零件由夹具10的淬火钩提入冷却液中冷却时,需要快速摆动零件以加快冷却。由于零件与夹具10为点接触,在冷却介质中快速摆动零件时,零件将以接触点为圆心左右及前后不规则晃动,导致零件各部分冷却不均,使零件变形,平面度超差,后续机加无法挽救,进而导致整批零件报废,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以解决采用现有的夹具夹持零件淬火时存在的零件易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包括:用于穿设于盘类零件的安装孔中以勾住盘类零件的淬火钩,淬火钩连接有限动架,限动架用于与勾在淬火钩上的盘类零件的端面抵顶,以阻止盘类零件绕与淬火钩接触的接触处不规则晃动。

进一步地,淬火钩包括竖直设置的拉杆、与拉杆相连的拉钩,拉钩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勾住盘类零件;限动架连接于拉钩上。

进一步地,拉钩包括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支承盘类零件的支撑杆,支撑杆与拉杆相交设置;支撑杆连接有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引导盘类零件滑入支撑杆上的引导杆,引导杆与支撑杆相交设置。

进一步地,支撑杆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拉杆的底端垂直连接,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引导杆的端部呈夹角相连。

进一步地,限动架包括与支撑杆相交的第一限动杆、与第一限动杆相交的第二限动杆;第一限动杆和第二限动杆构成用于与盘类零件的端面抵接的抵接盘。

进一步地,抵接盘上用于与盘类零件的端面抵接的面为与盘类零件的端面贴合的平面。

进一步地,第一限动杆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杆垂直相交;第二限动杆与第一限动杆垂直相交。

进一步地,位于引导杆和第一限动杆之间的支撑杆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的深度。

进一步地,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还包括供其悬挂连接的吊挂圈,吊挂圈连接于拉杆的顶端。

进一步地,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还包括供其勾住水槽或油槽边缘的固定钩,固定钩连接于拉杆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时,淬火钩穿设于待淬火的盘类零件的安装孔中以勾住该盘类零件,这时,限动架将抵顶盘类零件的端面,防止操作者摆动夹具以快速冷却盘类零件时,盘类零件绕与淬火钩接触的接触处不规则晃动,使盘类零件各部分冷却均匀,防止盘类零件变形,进而提高盘类零件淬火的合格率,降低零件生产成本、设备成本及人力资源。本实用新型的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结构简单,可控性及稳定性强,制作成本低,可长期反复使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夹具;30、淬火钩;31、拉杆;32、拉钩;321、支撑杆;322、引导杆;40、限动架;41、第一限动杆;42、第二限动杆;50、吊挂圈;60、固定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包括:用于穿设于盘类零件的安装孔中以勾住盘类零件的淬火钩30,淬火钩30连接有限动架40,限动架40用于与勾在淬火钩30上的盘类零件的端面抵顶,以阻止盘类零件绕与淬火钩30接触的接触处不规则晃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时,淬火钩30穿设于待淬火的盘类零件的安装孔中以勾住该盘类零件,这时,限动架40将抵顶盘类零件的端面,防止操作者摆动夹具以快速冷却盘类零件时,盘类零件绕与淬火钩30接触的接触处不规则晃动,使盘类零件各部分冷却均匀,防止盘类零件变形,进而提高盘类零件淬火的合格率,降低零件生产成本、设备成本及人力资源。本实用新型的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结构简单,可控性及稳定性强,制作成本低,可长期反复使用。

可选地,如图2所示,淬火钩30包括竖直设置的拉杆31、与拉杆31相连的拉钩32,拉钩32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勾住盘类零件。限动架40连接于拉钩32上。

本技术方案中,如图2所示,拉钩32包括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支承盘类零件的支撑杆321,支撑杆321与拉杆31相交设置。支撑杆321连接有用于穿设于安装孔中以引导盘类零件滑入支撑杆321上的引导杆322,引导杆322与支撑杆321相交设置。引导杆322不仅用于引导盘类零件快速滑落至支撑杆321上,且配合拉杆31,防止位于支撑杆321上的盘类零件滑出支撑杆321。

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杆321水平设置,其一端与拉杆31的底端垂直连接,其相对设置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引导杆322的端部呈夹角相连。且引导杆32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5°。

可选地,如图2所示,限动架40包括与支撑杆321相交的第一限动杆41、与第一限动杆41相交的第二限动杆42。第一限动杆41和第二限动杆42构成用于与盘类零件的端面抵接的抵接盘。

优选地,抵接盘上用于与盘类零件的端面抵接的面为与盘类零件的端面贴合的平面。从而更好的防止盘类零件因操作者摆动而不规则晃动。

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限动杆41竖直设置且与支撑杆321垂直相交。第二限动杆42与第一限动杆41垂直相交。且第一限动杆41和第二限动杆42两者的长度均大于盘类零件安装孔的直径。

优选地,如图2所示,位于引导杆322和第一限动杆41之间的支撑杆321的长度等于安装孔的深度。从而对盘类零件沿支撑杆321上进行限位,进一步防止盘类零件因操作者摆动而不规则晃动。

可选地,如图3所示,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还包括供其悬挂连接的吊挂圈50,吊挂圈50连接于拉杆31的顶端。吊挂圈50方便夹具吊挂和操作。

可选地,如图2所示,盘类零件淬火用夹具还包括供其勾住水槽或油槽边缘的固定钩60,固定钩60连接于拉杆31的侧壁上。固定钩60不仅方便夹具悬挂,同时用于勾住水槽或油槽边缘以节省操作者体力,便于操作者摇动夹具提高零件的淬火冷却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