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正负极外接线端子用抛光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154发布日期:2018-08-17 19:19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蓄电池外端子进行打磨抛光的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外接线端子用抛光轮。



背景技术:

依据线缆连接方式,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接线端子形式可大致分为插接式和紧固式。在紧固式的正负极接线端子中,以嵌入铜芯的铅接线端子最为普遍,其别称为铜芯极柱。铜芯极柱多采用圆柱形铜芯外露形式,以利于减小连接电阻,方便大电流放电需求。

在蓄电池产品制造过程中,外露的铜芯极易受到水、酸的沾染,引起铜芯外表面出现氧化和腐蚀,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甚至导致产品报废。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是由操作人员使用布抛光轮和细砂纸,人工对存在氧化和腐蚀上表面和侧面做抛光处理,以去除氧化层和腐蚀层。此种处理方式因为一次操作无法同时处理上表面和侧面,影响劳动效率,费事费力,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外接线端子用抛光轮,能快速且同时处理外露铜芯的上表面和侧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铅酸蓄电池正负极外接线端子用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圆筒形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顶部的封板、安装在电动工具或气动工具上的动力杆、位于壳体内部的弹簧、饼型毛毡板,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两个贯穿壳体侧壁且相互对应的导向孔,壳体下端安装有位于壳体内部的筒型毛毡板,所述导向孔内设有可在导向孔内滑动的承载板,承载板中部上端连接有上定位杆,承载板中部下端连接有下定位杆,饼型毛毡板通过下定位杆与承载板连接,所述动力杆一端位于壳体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封板并通过限位块与封板连接,所述弹簧一端套在上定位杆上并与上定位杆连接,另一端套在动力杆上并与动力杆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型毛毡板与壳体侧壁之间连接有环氧树脂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筒型毛毡板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砂纸。

实际工作时,筒型毛毡板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如卡接或螺栓)安装在壳体内,也可以通过环氧树脂胶安装在壳体内。同时,当需要对外端子上较严重的腐蚀层进行抛光时,砂纸(宜采用0号砂纸)可高效去除腐蚀层,使用时,可将0号砂纸剪成条状,放入筒型毛毡轮内部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动力杆安装于电动和气动工具上,能快速且同时处理外露铜芯的上表面和侧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和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全剖视图。

图3为承载板、上定位杆和下定位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壳体,2-封板,3-动力杆,4-弹簧,5-饼型毛毡板,6-导向孔,7-筒型毛毡板,8-承载板,9-上定位杆,10-下定位杆,11-限位块,12-环氧树脂胶,13-砂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铅酸蓄电池正负极外接线端子用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圆筒形的壳体1、安装于所述壳体1顶部的封板2、安装在电动工具或气动工具上的动力杆3、位于壳体1内部的弹簧4、饼型毛毡板5,所述壳体1上端设有两个贯穿壳体1侧壁且相互对应的导向孔6,壳体1下端安装有位于壳体1内部的筒型毛毡板7,所述导向孔6内设有可在导向孔6内滑动的承载板8,承载板8中部上端连接有上定位杆9,承载板8中部下端连接有下定位杆10,饼型毛毡板5通过下定位杆10与承载板8连接,所述动力杆3一端位于壳体1内部,另一端穿过所述封板2并通过限位块11与封板2连接,所述弹簧4一端套在上定位杆9上并与上定位杆9连接,另一端套在动力杆3上并与动力杆3连接。

优选的,所述筒型毛毡板7与壳体1侧壁之间连接有环氧树脂胶12。优选的,所述筒型毛毡板7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砂纸13。

实际工作时,壳体1和封板2可组成一体式结构,壳体1和封板2组成的结构可称为钢套,所述钢套为钢制圆筒形状,底面开口,侧面留有对通的1/12圆周长度的开口(也即导向孔),外顶部有用于夹持的圆柱杆(也即动力杆)。弹簧为钢制弹簧,装配于钢套内部。承载板也为钢制,承载板为圆形拼板,承载板与缸套的侧面开口(也即导向孔)配合限制弹簧的上下行程,垂直直径方向下方有螺纹凸台(下定位杆,优选为螺杆),上方圆柱凸台(上定位杆)与弹簧相配合。

所述饼型毛毡轮为特制羊毛毡制品,外形为圆台形,上表面设置圆形凹槽,与承载板的螺纹凸台配合固定。所述筒型毛毡轮为特制羊毛毡制品,外形为圆筒形,上下开口,外侧面与钢套内壁配合,并辅助使用用环氧树脂胶固定。

实际使用时,先将动力杆可以安装于电动工具或气动工具上,并将本实用新型套于铜芯极柱上,使饼型毛毡轮、筒型毛毡轮分别接触铜芯极柱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利用工具的快速旋转,快速且同时处理外露铜芯的上表面和侧面的氧化层和腐蚀层。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