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9582发布日期:2018-12-08 07:33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工合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力设备中的母线是将配电装置中的各个载流分支回路连接在一起,起着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的作用。铜铝复合材料作为新型复合材料的一种,不仅具有铜的导电、导热率高、接触电阻低等优点,也具有铝的质轻、耐腐、经济等优点。虽然这种复合材料型的母线在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上有诸多优点,但就现有的母线而言,仅仅是采用单层外壳对其进行防护,防护强度低下,容易造成损坏,同时没有耐火功能,安全性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具有耐火功能,防护等级高,持久耐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铜料及铝锭进行预处理,除去铜料及铝锭表面的氧化物;

s2:将铝锭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稀土元素,搅拌均匀,得到合金液;

s3:将得到的合金液通过分流盘在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得到铝合金杆;

s4:将铝合金杆通过拉拔机得到合金铝母线芯体;

s5:将合金铝母线芯体进行酸蚀、水洗后,对其表面进行镀锡,形成镀锡层;

s6:将铜料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得到铜液后浇筑成铜锭胚体;

s7:将铜锭胚体放入轧机内轧制成铜带;

s8:将得到的铜带经碱洗后,放入镀银液中对其表面进行镀银,形成镀银层;

s9:将经镀银后的铜带包覆在合金铝母线芯体上,并经拉拔退火成型,得到母线本体;

s10:将母线本体置于模具中,然后将配制好的合成树脂聚合物浇注入模,固化脱模,形成耐火层,其中,合成树脂聚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包含:45%-50%的酚醛树脂、5%-10%的乙二胺固化剂、3%-6%的双氰胺固化促进剂、30%-35%的石英砂、10%-15%的陶瓷化硼酸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2的稀土元素与铝的重量比例为1:20,其中稀土元素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包含:30%-38%的钛、20%-30%的锆、35%-40%的铬。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3中,合金液在700-750摄氏度条件下静置保温15-20分钟,然后在680-70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入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5中,对合金铝母线芯体镀锡时,采用热浸式过渡镀锡,温度控制在65-80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步骤s8具体包括:

s81:将铜带用碱液进行碱蚀,其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温度控制在50-8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3min;

s82:浸泡在惰性元素液体中,温度控制在30-4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0-45min;

s83:在镀银液中进行镀银,镀银时间为2-3h,镀银液温度为20-40摄氏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盖板、下盖板上还设有方形卡槽。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在合金铝母线芯体镀锡及在铜带上镀银,这样不仅能提高母线的物理性能,而且多层结构在使用时能进一步形成氧化层从而提高耐火能力,另外合成树脂聚合物在一定温度下可以形成玻璃化陶瓷层,从而起到阻燃效果,由该工艺制备的母线防护等级高,耐火性能好,使用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构件为:

1-合金铝母线芯体,2-镀锡层,3-铜带,4-镀银层,5-耐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s1:对铜料及铝锭进行预处理,除去铜料及铝锭表面的氧化物;

s2:将铝锭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稀土元素,搅拌均匀,得到合金液,稀土元素与铝的重量比例为1:20,其中稀土元素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包含:30%的钛、30%的锆、40%的铬;

s3:将得到的合金液通过分流盘在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得到铝合金杆,合金液在700摄氏度条件下静置保温15-20分钟,然后在68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入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

s4:将铝合金杆通过拉拔机得到合金铝母线芯体;

s5:将合金铝母线芯体进行酸蚀、水洗后,对其表面进行镀锡,形成镀锡层,对合金铝母线芯体镀锡时,采用热浸式过渡镀锡,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

s6:将铜料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得到铜液后浇筑成铜锭胚体;

s7:将铜锭胚体放入轧机内轧制成铜带;

s8:将得到的铜带经碱洗后,放入镀银液中对其表面进行镀银,形成镀银层,

s81:将铜带用碱液进行碱蚀,其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min;

s82:浸泡在惰性元素液体中,温度控制在3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0min;

s83:在镀银液中进行镀银,镀银时间为2h,镀银液温度为20摄氏度;

s9:将经镀银后的铜带包覆在合金铝母线芯体上,并经拉拔退火成型,得到母线本体;

s10:将母线本体置于模具中,然后将配制好的合成树脂聚合物浇注入模,固化脱模,形成耐火层,其中,合成树脂聚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包含:45%的酚醛树脂、5%的乙二胺固化剂、6%的双氰胺固化促进剂、34%的石英砂、10%的陶瓷化硼酸锌。

制得样品1。

实施例2:

s1:对铜料及铝锭进行预处理,除去铜料及铝锭表面的氧化物;

s2:将铝锭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稀土元素,搅拌均匀,得到合金液,稀土元素与铝的重量比例为1:20,其中稀土元素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包含:35%的钛、25%的锆、40%的铬;

s3:将得到的合金液通过分流盘在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得到铝合金杆,合金液在700-750摄氏度条件下静置保温15-20分钟,然后在69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入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

s4:将铝合金杆通过拉拔机得到合金铝母线芯体;

s5:将合金铝母线芯体进行酸蚀、水洗后,对其表面进行镀锡,形成镀锡层,对合金铝母线芯体镀锡时,采用热浸式过渡镀锡,温度控制在70摄氏度;

s6:将铜料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得到铜液后浇筑成铜锭胚体;

s7:将铜锭胚体放入轧机内轧制成铜带;

s8:将得到的铜带经碱洗后,放入镀银液中对其表面进行镀银,形成镀银层,

s81:将铜带用碱液进行碱蚀,其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温度控制在65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5min;

s82:浸泡在惰性元素液体中,温度控制在35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3min;

s83:在镀银液中进行镀银,镀银时间为2.5h,镀银液温度为30摄氏度;

s9:将经镀银后的铜带包覆在合金铝母线芯体上,并经拉拔退火成型,得到母线本体;

s10:将母线本体置于模具中,然后将配制好的合成树脂聚合物浇注入模,固化脱模,形成耐火层,其中,合成树脂聚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包含:47%的酚醛树脂、8%的乙二胺固化剂、4%的双氰胺固化促进剂、30%的石英砂、11%的陶瓷化硼酸锌。

制得样品2。

实施例3:

s1:对铜料及铝锭进行预处理,除去铜料及铝锭表面的氧化物;

s2:将铝锭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并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加入稀土元素,搅拌均匀,得到合金液,稀土元素与铝的重量比例为1:20,其中稀土元素的成分按其重量百分比包含:38%的钛、30%的锆、32%的铬;

s3:将得到的合金液通过分流盘在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得到铝合金杆,合金液在750摄氏度条件下静置保温15-20分钟,然后在700摄氏度的条件下进入半连续铸锭机上进行铸造;

s4:将铝合金杆通过拉拔机得到合金铝母线芯体;

s5:将合金铝母线芯体进行酸蚀、水洗后,对其表面进行镀锡,形成镀锡层,对合金铝母线芯体镀锡时,采用热浸式过渡镀锡,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

s6:将铜料放入高温炉中融化,得到铜液后浇筑成铜锭胚体;

s7:将铜锭胚体放入轧机内轧制成铜带;

s8:将得到的铜带经碱洗后,放入镀银液中对其表面进行镀银,形成镀银层,

s81:将铜带用碱液进行碱蚀,其中碱液为氢氧化钠,温度控制在8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3min;

s82:浸泡在惰性元素液体中,温度控制在30-40摄氏度,浸泡时间为45min;

s83:在镀银液中进行镀银,镀银时间为3h,镀银液温度为40摄氏度;

s9:将经镀银后的铜带包覆在合金铝母线芯体上,并经拉拔退火成型,得到母线本体;

s10:将母线本体置于模具中,然后将配制好的合成树脂聚合物浇注入模,固化脱模,形成耐火层,其中,合成树脂聚合物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包含:50%的酚醛树脂、5%的乙二胺固化剂、3%的双氰胺固化促进剂、30%的石英砂、12%的陶瓷化硼酸锌。

制得样品3。

取市售母线为样品4,将其与样品1、2、3一起进行耐火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耐火温度:样品2>样品3>样品1>样品4。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材料型耐火母线制备工艺,采用分体式结构的散热板对母线槽内部热量进行引导散发,采用内部加速吸热并传导至外部散热的原理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有效避免了母线槽因温度过高而引发的危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