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金催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0021发布日期:2019-06-25 23:54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金催化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合金催化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表面保护与装饰的工艺方式甚多,其用量最大、效果最好则是传统的电镀铬。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种电镀铬工艺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主要是:1.排放的废气、废液均含有剧毒,电流密度可达25a/dm2,故是我国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产业;2.从晶相分析属生产关系简单沉积,基表接合很差;3.因工艺上是单向沉积、多层施镀,所以被沉积表面既不均匀而极为复杂,难以保证施镀制件零件的质量;4.对过大、过长及复杂结构的工件无法施镀。由此可见这种工艺不仅生产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所施镀产品耐蚀性、耐候性、耐磨性、耐冲击性均较差,点蚀、龟裂脱皮现象较严重。

近年来,随着电镀污水排放标准不断提高以及处理设备的更新换代加速,目前电镀行业发展越来越艰难。新一代环保型特种表面合金催化液的问世,开辟了金属表面处理的崭新时代。环保达标,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不需外接电源,可直接将镀件放置在该催化液中浸泡20至40分钟,即可形成光亮如镜的表面不锈钢色,既美观,又耐用。它克服了电镀在使用中的特点,以绿色环保、节能降耗、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耐磨、耐腐蚀性强等诸多优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赞誉,把我国的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

但现有市场上的合金催化设备催化时间长,催化效率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通过预先对工件进行除油和去氧化层,使工件在催化过程中与催化液充分反应,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通过预先对工件进行除油和去氧化层,使工件在催化过程中与催化液充分反应,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的处理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

s1:将工件放入盛有碱性溶液的除油池内进行浸泡,去除工件表面油污;

s2:将s1中除油后的工件送入浓盐酸池中进行浸泡,去除工件表面氧化层;去除氧化层后的金属表面能够直接与催化液接触,提高催化效率;

s3:将s2中的工件送入合金催化设备内进行金属表面处理;合金催化设备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通过管道与水洗槽连通;合金催化设备在催化时壳体内的的温度较高,从而将侧壁上水箱内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送入清洗槽内对工件进行清洗,较冷水的清洗效果好,且实现了能源的利用;

s4:将s3中表面处理完毕后的工件送入水洗槽内清洗;

s5:将s4中清洗后的工件利用烘干机烘干;

所述s3中的合金催化设备包括壳体、滑杆和控制器,所述壳体一侧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内底部设有加热块,壳体顶部安装有置物箱;所述置物箱上均布置有一组通孔,置物箱转动安装在滑杆上,所述滑杆底端固连在壳体底部;所述加热块加热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侧壁上;还包括搅动模块;所述搅动模块用于搅拌壳体内的催化液,搅动模块包括搅动球、支撑弹簧和搅动板;所述置物箱两侧均通过弹性绳连接着搅动球;所述搅动球内部设置有空腔,两搅动球分别通过软管与储气罐连通;所述支撑弹簧位于搅动球下方,支撑弹簧套接在滑杆上,支撑弹簧两侧均通过橡胶绳固连着搅动板一端;其中一个搅动板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一侧内壁上,另一搅动板另一端铰接在壳体上另一相对的侧壁上,且两搅动板均通过连接弹簧连接在相应的壳体内壁上。使用时,首先将待表面处理的工件放入置物箱内,随后通过进液管向壳体内导入催化液,控制器控制加热块加热,先通过控制器控制储气罐向其中一个搅动球内充气,充气后的搅动球上浮,另一位未充气的搅动球在自身的重力下下沉,通过间歇向两搅动球充气和抽气,使得两搅动球一上一下搅动催化液,同时下沉的搅动球会压缩支撑弹簧,使支撑弹簧的弹簧圈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拉动相连的搅动板向下偏转,随着搅动板继续偏转,与搅动板相连的连接弹簧反作用力会大于支撑弹簧的拉力,从而使得搅动板瞬间反向转动,进而撞击下落的搅动球,使两搅动球相向摆动,促进了壳体内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动球内部设有振动单元;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橡胶球、滑轮组、气孔塞、环形气囊、半球形气囊和支撑板,振动单元能够利用环形气囊内的气体喷出,从而推动半球形气囊鼓起,使搅动球震荡催化液;所述搅动球上径向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内滑动安装有气孔塞,气孔外侧设有固连在搅动球上的半球形气囊;所述气孔塞通过钢丝绳连接着橡胶球,气孔塞端头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通过弹簧连接在半球形气囊的内壁上,凸块的外径大于气孔的直径;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着气孔塞,钢丝绳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且穿过环形气囊连接着橡胶球;所述环形气囊固连在支撑板上,环形气囊与软管连通,环形气囊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支撑板固连在搅动球内壁上;所述环形气囊被充气鼓起推动橡胶球移动,从而拉动钢丝绳使气孔塞向外侧移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橡胶球与环形气囊的内圈过盈配合,将环形气囊的出气孔封闭,通过软管向搅动球内的环形气囊充气,环形气囊充气后体积增大,从而将过盈配合的橡胶球挤出,此时环形气囊的出气孔被打开,气体导出到搅动球内,搅动球上浮搅动催化液;橡胶球向外移动从而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带动气孔塞在气孔内移动,但气孔塞端头连接的凸块受气孔阻挡,使得气孔塞无法移动,当钢丝绳的拉力大于气孔的阻力时,气孔塞带着凸块穿过气孔,搅动球内的气体被导出到半球形气囊内,从而使得半球形气囊被充气体积膨胀,通过软管抽气,半球形气囊内的气体被抽取收缩,气孔塞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堵住气孔,从而拉动钢丝绳将橡胶球拉回环形气囊内圈上,将出气孔封闭,使搅动球下沉;气孔塞端头连接的凸起受拉力往复穿过气孔的瞬间会产生振动,从而带动搅动球振动,使得搅动球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震荡催化液,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弹性绳上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用于避免两弹性绳之间缠绕。使用时,当两搅动球沿滑杆转动搅拌时,一方面弹性绳上套接的套管能够防止两弹性绳之间缠绕,另一方面搅动球能够在弹性绳自身的弹力拉动下回弹,从而撞击套管,促使催化液从套管中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动球的外圈上设置有一组凸起;所述支撑弹簧的弹簧圈上设有齿部,且支撑弹簧上的齿部能够搓动搅动球。使用时,当搅动板在连接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反向转动时,从而撞击下落的搅动球,使两搅动球相向摆动,此时支撑弹簧脱离搅动球的压缩,支撑弹簧在自身的弹力下返回,支撑弹簧上的齿部搓动来回摆动的搅动球上的凸起,使搅动球旋转,从而进一步搅动催化液,提高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动球由交替设置的刚性球缺和橡胶球缺组成,搅动球内均设有一组钢球。使用时,当支撑弹簧搓动搅动球旋转时,搅动球内的钢球会发生滚动,钢球落到橡胶球缺上,在钢球的自身的重力下,橡胶球缺会发生弹性变形,而钢球搅动球到刚性球缺上发生的变形较小,使得搅动球在旋转时会从圆形变为椭圆形,从而产生晃动,进一步增加了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搅动板与壳体内壁的夹角处均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置有喷气孔。使用时,搅动板上下偏转时会挤压一侧的气囊,气体受压缩后从喷气孔喷出,从而对搅动球内的催化液进行搅,进而增加了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合金催化设备通过搅动模块搅动壳体内的催化液,促进了壳体内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并通过预先对工件进行除油和去氧化层,使工件在催化过程中与催化液充分反应,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的处理效率。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合金催化设备通过振动单元震荡催化液,气孔塞端头连接的凸起往复穿过气孔时会产生振动,从而带动搅动球振动,使得搅动球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震荡催化液,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合金催化设备通过搅动板上下偏转时挤压一侧的气囊,气体受压缩后从喷气孔喷出,从而对搅动球内的催化液进行搅,进而增加了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使用的合金催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图中:壳体1、滑杆2、加热块3、置物箱4、搅动模块5、搅动球51、凸起511、刚性球缺512、橡胶球缺513、支撑弹簧52、搅动板53、弹性绳54、振动单元6、橡胶球61、气孔塞62、环形气囊63、半球形气囊64、套管7、钢球8、气囊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合金催化工艺,该工艺步骤如下:

s1:将工件放入盛有碱性溶液的除油池内进行浸泡,去除工件表面油污;

s2:将s1中除油后的工件送入浓盐酸池中进行浸泡,去除工件表面氧化层;去除氧化层后的金属表面能够直接与催化液接触,提高催化效率;

s3:将s2中的工件送入合金催化设备内进行金属表面处理;合金催化设备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箱,水箱通过管道与水洗槽连通;合金催化设备在催化时壳体内的的温度较高,从而将侧壁上水箱内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送入清洗槽内对工件进行清洗,较冷水的清洗效果好,且实现了能源的利用;

s4:将s3中表面处理完毕后的工件送入水洗槽内清洗;

s5:将s4中清洗后的工件利用烘干机烘干;

所述s3中的合金催化设备包括壳体1、滑杆2和控制器,所述壳体1一侧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壳体1内底部设有加热块3,壳体1顶部安装有置物箱4;所述置物箱4上均布置有一组通孔,置物箱4转动安装在滑杆2上,所述滑杆2底端固连在壳体1底部;所述加热块3加热受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壳体1侧壁上;还包括搅动模块5;所述搅动模块5用于搅拌壳体1内的催化液,搅动模块5包括搅动球51、支撑弹簧52和搅动板53;所述置物箱4两侧均通过弹性绳54连接着搅动球51;所述搅动球51内部设置有空腔,两搅动球51分别通过软管与储气罐连通;所述支撑弹簧52位于搅动球51下方,支撑弹簧52套接在滑杆2上,支撑弹簧52两侧均通过橡胶绳固连着搅动板53一端;其中一个搅动板53另一端铰接在壳体1一侧内壁上,另一搅动板53另一端铰接在壳体1上另一相对的侧壁上,且两搅动板53均通过连接弹簧连接在相应的壳体1内壁上。使用时,首先将待表面处理的工件放入置物箱4内,随后通过进液管向壳体1内导入催化液,控制器控制加热块3加热,先通过控制器控制储气罐向其中一个搅动球51内充气,充气后的搅动球51上浮,另一位未充气的搅动球51在自身的重力下下沉,通过间歇向两搅动球51充气和抽气,使得两搅动球51一上一下搅动催化液,同时下沉的搅动球51会压缩支撑弹簧52,使支撑弹簧52的弹簧圈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拉动相连的搅动板53向下偏转,随着搅动板53继续偏转,与搅动板53相连的连接弹簧反作用力会大于支撑弹簧52的拉力,从而使得搅动板53瞬间反向转动,进而撞击下落的搅动球51,使两搅动球51相向摆动,促进了壳体1内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动球51内部设有振动单元6;所述振动单元6包括橡胶球61、滑轮组、气孔塞62、环形气囊63、半球形气囊64和支撑板,振动单元6能够利用环形气囊63内的气体喷出,从而推动半球形气囊64鼓起,使搅动球51震荡催化液;所述搅动球51上径向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内滑动安装有气孔塞62,气孔外侧设有固连在搅动球51上的半球形气囊64;所述气孔塞62通过钢丝绳连接着橡胶球61,气孔塞62端头固接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通过弹簧连接在半球形气囊64的内壁上,凸块的外径大于气孔的直径;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着气孔塞62,钢丝绳另一端绕过滑轮组、且穿过环形气囊63连接着橡胶球61;所述环形气囊63固连在支撑板上,环形气囊63与软管连通,环形气囊63上设置有出气孔;所述支撑板固连在搅动球51内壁上;所述环形气囊63被充气鼓起推动橡胶球61移动,从而拉动钢丝绳使气孔塞62向外侧移动。使用时,初始状态时,橡胶球61与环形气囊63的内圈过盈配合,将环形气囊63的出气孔封闭,通过软管向搅动球51内的环形气囊63充气,环形气囊63充气后体积增大,从而将过盈配合的橡胶球61挤出,此时环形气囊63的出气孔被打开,气体导出到搅动球51内,搅动球51上浮搅动催化液;橡胶球61向外移动从而拉动钢丝绳,钢丝绳带动气孔塞62在气孔内移动,但气孔塞62端头连接的凸块受气孔阻挡,使得气孔塞62无法移动,当钢丝绳的拉力大于气孔的阻力时,气孔塞62带着凸块穿过气孔,搅动球51内的气体被导出到半球形气囊64内,从而使得半球形气囊64被充气体积膨胀,通过软管抽气,半球形气囊64内的气体被抽取收缩,气孔塞62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堵住气孔,从而拉动钢丝绳将橡胶球61拉回环形气囊63内圈上,将出气孔封闭,使搅动球51下沉;气孔塞62端头连接的凸起受拉力往复穿过气孔的瞬间会产生振动,从而带动搅动球51振动,使得搅动球51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震荡催化液,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绳54上套接有套管7;所述套管7用于避免两弹性绳54之间缠绕。使用时,当两搅动球51沿滑杆2转动搅拌时,一方面弹性绳54上套接的套管7能够防止两弹性绳54之间缠绕,另一方面搅动球51能够在弹性绳54自身的弹力拉动下回弹,从而撞击套管7,促使催化液从套管7中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动球51的外圈上设置有一组凸起511;所述支撑弹簧52的弹簧圈上设有齿部,且支撑弹簧52上的齿部能够搓动搅动球51。使用时,当搅动板53在连接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反向转动时,从而撞击下落的搅动球51,使两搅动球51相向摆动,此时支撑弹簧52脱离搅动球51的压缩,支撑弹簧52在自身的弹力下返回,支撑弹簧52上的齿部搓动来回摆动的搅动球51上的凸起511,使搅动球51旋转,从而进一步搅动催化液,提高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动球51由交替设置的刚性球缺512和橡胶球缺513组成,搅动球51内均设有一组钢球8。使用时,当支撑弹簧52搓动搅动球51旋转时,搅动球51内的钢球8会发生滚动,钢球8落到橡胶球缺513上,在钢球8的自身的重力下,橡胶球缺513会发生弹性变形,而钢球8搅动球51到刚性球缺512上发生的变形较小,使得搅动球51在旋转时会从圆形变为椭圆形,从而产生晃动,进一步增加了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动板53与壳体1内壁的夹角处均设有气囊9;所述气囊9上设置有喷气孔。使用时,搅动板53上下偏转时会挤压一侧的气囊9,气体受压缩后从喷气孔喷出,从而对搅动球51内的催化液进行搅,进而增加了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使用时,首先将待表面处理的工件放入置物箱4内,随后通过进液管向壳体1内导入催化液,控制器控制加热块3加热,先通过控制器控制储气罐向其中一个搅动球51内充气,充气后的搅动球51上浮,另一位未充气的搅动球51在自身的重力下下沉,通过间歇向两搅动球51充气和抽气,使得两搅动球51一上一下搅动催化液,同时下沉的搅动球51会压缩支撑弹簧52,使支撑弹簧52的弹簧圈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拉动相连的搅动板53向下偏转,随着搅动板53继续偏转,与搅动板53相连的连接弹簧反作用力会大于支撑弹簧52的拉力,从而使得搅动板53瞬间反向转动,进而撞击下落的搅动球51,使两搅动球51相向摆动,促进了壳体1内催化液的流动,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并通过气孔塞62端头连接的凸起往复穿过气孔产生的振动,从而带动搅动球51振动,使得搅动球51上浮和下沉的过程中震荡催化液,从而提高了金属表面处理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另外,针对特定情形或材料,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