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丝加工软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1991发布日期:2018-10-31 00:18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丝加工软化机构,属于电线电缆线材加工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的铜加工工艺中,最后一道工序为铜丝的软化,目前该道工序的加工工艺普遍利用管道退火,即将拉成直径为0.6~0.05mm的铜丝经放线盘后,导入管道退火炉中已经加热好的一根退火炉管中,然后经过水冷却后,擦拭烤干等工序最后卷在一个盘上做出成品。

而上述管道退火炉已从最初的24头退火炉管发展到现在的40头退火炉管。由于同一台设备中,退火炉管的根数越多,单位能耗越省,所占用的场地面积也就越少,而就目前管道退火炉排布,其为单层退火炉管1排列,且所有铜丝2均是通过相同的导向轮3传递至对应的单层退火炉管1中,如图1,图2所示,该单层退火炉管排列方式最大的容量为50头,同时也是人工能操作的最大限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退火炉占地面积小、节能、效率高的铜丝加工软化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丝加工软化机构,包括退火炉和导向组件,连接机构绕过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退火炉连接;

所述退火炉内设有若干组退火炉管,所述每组退火炉管包括第一退火炉管和第二退火炉管,所述每组退火炉管双层交错设置;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若干组导向轮,所述每组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位于同一中心轴,所述第一导向轮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轮的直径,所述第一铜丝穿过第一导向轮导入第一退火炉管,所述第二铜丝穿过第二导向轮导入第二退火炉管。

优选地,所述若干组的退火炉管为25组-32组。

优选地,所述每组导向轮依次并列位于同一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导向轮内圈设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在固定套轴上,所述固定套轴套接于所述中心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退火炉管的双层交错设置,增加了同一台退火炉的根数,节约了退火炉设备占地面积;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组导向轮的设计,即大、小导向轮,大大加强了双层交错设置的退火炉管的可操作性,使双层交错后的退火炉管可以有秩序的接收由导向轮传递的铜丝;

3.本实用新型在同样的散热条件下,增加了1/2的产量,节能效果明显;

4.通常行业中,一名工人开40头有余,而开两台不足,而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陷,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工人产能,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退火炉管的排列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铜丝加工软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退火炉管的排列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铜丝加工软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铜丝加工软化机构,如图3、4、5,包括退火炉100和导向组件110,连接机构120绕过导向组件110与退火炉100连接;

退火炉100内设有若干组退火炉管130,每组退火炉管130包括第一退火炉管131和第二退火炉管132,每组退火炉管130双层交错设置;

导向组件110包括若干组导向轮111,每组导向轮111包括第一导向轮1111和第二导向轮1112,第一导向轮1111与第二导向轮1112位于同一中心轴140,第一导向轮1111的直径大于第二导向轮1112的直径,第一铜丝150穿过第一导向轮1111导入第一退火炉管131,第二铜丝160穿过第二导向轮1112导入第二退火炉管132。

优选地,若干组的退火炉管130为25组-32组。

优选地,每组导向轮111依次并列位于同一中心轴140。

优选地,如图5,第一导向轮1111内圈设有轴承170,轴承固定在固定套轴180上,固定套轴180套接于所述中心轴140;第二导向轮1112内圈设有轴承170,轴承固定在固定套轴180上,固定套轴180套接于所述中心轴14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