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偏振分光棱镜的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741发布日期:2018-10-23 16:32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棱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偏振分光棱镜的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偏振分光棱镜是一种将一束入射光分成传播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光的光学元件。但与一般的光学分束元件不同,由它分出的两束光之间有特殊的关系。偏振分光棱镜能把入射的非偏振光分成两束垂直的线偏光。其中P偏光完全通过,而S偏光以45度角被反射,出射方向与P光成90度角。由于偏振分光棱镜结构不对称,抛光中需要设计制造一种角度精度优于偏振分光棱镜的夹具,将偏振分光棱镜与夹具粘接。由于偏振分光棱镜对两两相交面的角度要求较高,所以需要设计制作的夹具要求精度非常高。申请号201521036327.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用于固定偏振分光棱镜以便于抛光的装置,但该装置包括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夹具块,可实现角度的自由调节,且调节精度高。

但这种装置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将一块偏振分光棱镜与夹具块粘接时,为了确保稳定性,粘接的强度较大,因而导致取下时不方便,较为费时,影响下一块棱镜的加工。2、在将该装置固定在抛光设备的工作台上时,需要在工作台上设置专用的固定孔、压块等,通用性较差,往往由于该装置与抛光设备不匹配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加工效率的用于偏振分光棱镜的抛光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偏振分光棱镜的抛光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底座、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块;所述底板与底座固接,第一连杆通过万向节与第一连杆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通过枢轴与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枢轴处设置固定螺母;

所述固定块包括呈方形的背板和多个卡接块,所述背板的一面与第二连杆固接,另一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边板,所述边板的间距与卡接块的宽度相配合,所述卡接块卡设在边板之间;所述卡接块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卡接块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杆孔,所述边板上对应第一杆孔的位置设置第二杆孔;所述第一杆孔内适配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穿过边板且适配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底板呈正方形,且底面的四个角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块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由固定设置在底板顶面的控制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通过更换不同的卡结块,在加工完一块偏振分光棱镜后可快速的进行另一块偏振分光棱镜的加工,提高了效率。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预先将偏振分光棱镜粘接在卡接块上,然后将卡接块卡入边板之间再通过螺杆和锁紧螺母固定,即可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无需先将卡接块与偏振分光棱镜分离,而是更换另一个卡接块和偏振分光棱镜,从而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也便于批量生产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偏振分光棱镜的抛光装置,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1、底座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和固定块5。所述底板1与底座2固接,第一连杆3通过万向节6与第一连杆3的下端连接,第一连杆3的上端通过枢轴7与第二连杆4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的上端与固定块5连接,所述枢轴7处设置固定螺母8。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块5包括呈方形的背板9和多个卡接块10,卡接块10的数量可以是3个、4个至几十个等,结合图2和3所示,所述背板9的一面与第二连杆4固接,另一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边板11,所述边板11的间距与卡接块10的宽度相配合,所述卡接块10卡设在边板11之间。所述卡接块10内设置有至少两条沿卡接块10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杆孔,所述边板11上对应第一杆孔的位置设置第二杆孔。所述第一杆孔内适配有螺杆12,所述螺杆12的两端穿过边板11且适配有锁紧螺母1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预先将偏振分光棱镜粘接在卡接块10上,然后将卡接块10卡入边板11之间再通过螺杆12和锁紧螺母13固定,即可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无需先将卡接块10与偏振分光棱镜分离,而是更换另一个卡接块10和偏振分光棱镜,从而提高了加工的效率,也便于批量生产的进行。另外,为了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抛光设备的工作台上,更好的做法是,所述底板1呈正方形,且底面的四个角部分别固定设置有一块电磁铁14,所述电磁铁14由固定设置在底板1顶面的控制器15控制。需固定时,控制器15控制电磁铁14启动,从而吸附在工作台上,使用方便灵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