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0385发布日期:2019-01-04 23:2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长期运行于野外环境,受风、霜、雨、雪等自然环境影响,输电导线容易发生锈蚀、断裂等情况,严重威胁线路的安全运行,需要及时处理。

目前并没有专用的修补输电导线的打磨装置,进行维修时,人工打磨输电导线费时费力,运维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线打磨装置,其通过第一手柄、第一钳体、第二手柄、第二钳体、张紧装置、活动打磨单元和开关,实现了电动打磨输电导线,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运维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第一手柄、设置在第一手柄上的第一钳体、第二手柄、设置第二手柄上的第二钳体、张紧装置、活动打磨单元和开关,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并通过张紧装置活动配合;所述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结构对称,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第一压线腔和第一打磨腔,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第二压线腔和第二打磨腔,所述第一压线腔设置在第一钳口的内侧,所述第一打磨腔设置在第一钳口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压线腔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组成钳口,所述第一打磨腔和第二打磨腔组成打磨腔;所述活动打磨单元与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开关与活动打磨单元的电源线串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活动打磨单元包括滑块、设置在滑块内侧的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打磨片,所述滑块与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开关与电机的电源线串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包括贯穿滑块前后表面的滑块滑动槽和设置在滑块外侧的把手,所述滑块滑动槽的形状为弧形;在所述钳口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滑动槽,所述打磨腔通过把手滑动槽与外界导通,所述把手与把手滑动槽滑动配合;在打磨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滑块滑动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柱体,其一端与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钳口的外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把手滑动槽的形状为工字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活动打磨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与第一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组合成活动打磨组合体,所述活动打磨组合体的形状为环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通过插接结构插接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压线腔和第二压线腔组合成压线腔,所述钳口、压线腔和打磨腔的形状均为圆柱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其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钳口打开或锁闭配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片、U型槽、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螺杆和燕尾螺母,所述卡片固定在第一钳口的一侧,所述U型槽开设在卡片上,所述第一圆管固定在卡片下方的第二钳口上,所述第二圆管固定在第一圆管后方的第二钳口上,所述第三圆管位于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通过销轴与第三圆管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U型槽卡接配合,螺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圆管上,另一端与燕尾螺母螺纹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其包括第一手柄、设置在第一手柄上的第一钳体、第二手柄、设置第二手柄上的第二钳体、张紧装置、活动打磨单元和开关,所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并通过张紧装置活动配合;所述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结构对称,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第一压线腔和第一打磨腔,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第二压线腔和第二打磨腔,所述第一压线腔设置在第一钳口的内侧,所述第一打磨腔设置在第一钳口的内部并通过第一压线腔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一钳口和第二钳口组成钳口,所述第一打磨腔和第二打磨腔组成打磨腔;所述活动打磨单元与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开关与活动打磨单元的电源线串联。该技术方案,实现了电动打磨输电导线,操作简便,省时省力,运维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安全可靠。

第二,所述活动打磨单元包括滑块、设置在滑块内侧的电机和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的打磨片,所述滑块与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开关与电机的电源线串联。该技术方案,结构更牢固;各部件的适用性好、通用性高,成本更低。

第三,所述滑块包括贯穿滑块前后表面的滑块滑动槽和设置在滑块外侧的把手,所述滑块滑动槽的形状为弧形;在所述钳口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滑动槽,所述打磨腔通过把手滑动槽与外界导通,所述把手与把手滑动槽滑动配合;在打磨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滑块滑动槽滑动配合。该技术方案,各部件的适用性好,通用性高,生产加工更简便,使用操作更简便,更省时省力,运维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更安全可靠。

第四,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圆柱体,其一端与滑块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钳口的外侧。该技术方案,螺纹连接使得把手组装更方便,圆柱体的把手在把手滑动槽上的滑动效果更顺畅,使用更方便。

第五,所述把手滑动槽的形状为工字型。该技术方案,把手滑动槽的形状为工字型,把手可以顺着把手滑动槽滑动,多角度打磨,打磨效果更好。

第六,所述活动打磨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与第一打磨腔的腔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组合成活动打磨组合体,所述活动打磨组合体的形状为环状。该技术方案,可以从输电导线的两侧面同时打磨,进一步提升了打磨效果和运维效率。

第七,在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上设置有插接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通过插接结构插接配合。该技术方案,打磨过程,由于两个滑块合围成环状以及插接结构的作用,操作人员手持一个把手滑动一个滑块,另一个滑块也会相应地滑动,操作更简便,更省时省力,打磨效率更高。

第八,所述第一压线腔和第二压线腔组合成压线腔,所述钳口、压线腔和打磨腔的形状均为圆柱体。该技术方案,压线腔的形状为圆柱体,其与输电导线的贴合度更好,其固定输电导线更牢固;钳口和打磨腔的形状均为圆柱体,钳口内侧结构更牢固,活动打磨单元的滑动部分的滑动配合更顺畅,钳口外部结构更光滑使用更安全。

第九,其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与钳口打开或锁闭配合。该技术方案,可以更好地锁闭并夹住输电导线,可以进一步确保打磨效率、打磨效果和安全性。

第十,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片、U型槽、第一圆管、第二圆管、第三圆管、螺杆和燕尾螺母,所述卡片固定在第一钳口的一侧,所述U型槽开设在卡片上,所述第一圆管固定在卡片下方的第二钳口上,所述第二圆管固定在第一圆管后方的第二钳口上,所述第三圆管位于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所述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通过销轴与第三圆管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与U型槽卡接配合,螺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三圆管上,另一端与燕尾螺母螺纹连接。该技术方案,操作更简便,更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切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钳体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二钳体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活动打磨单元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说明的第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说明的第二示意图。

其中:1第一手柄、2-1第一钳口、2-2第一压线腔、2-3第一打磨腔、2-4第一把手滑动槽、3第二手柄、4-1第二钳口、4-2第二压线腔、4-3第二打磨腔、4-4第二把手滑动槽、5-1第一滑块、5-2第一滑块滑动槽、5-3第一把手、5-4第一电机转轴、5-5第一打磨片、5-6第一圆柱凸起、5-7第一圆柱凹槽、5-8第一转杆、6-1第二滑块、6-2第二滑块滑动槽、6-3第二把手、6-4第二电机转轴、6-5第二打磨片、6-6第二圆柱凸起、6-7第二圆柱凹槽、6-8第二转杆、7开关、8-1卡片、8-2U型槽、8-3第一圆管、8-4第二圆管、8-5第三圆管、8-6螺杆、9输电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打磨装置,其包括第一手柄1、固定在第一手柄1上的第一钳体、第二手柄3、固定第二手柄3上的第二钳体、张紧装置、活动打磨单元、开关7和锁紧装置,所述第一手柄1与第二手柄3铰接并通过张紧装置活动配合。

所述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的结构对称,所述第一钳体包括第一钳口2-1、第一压线腔2-2、第一打磨腔2-3和第一把手滑动槽2-4,所述第二钳体包括第二钳口4-1、第二压线腔4-2、第二打磨腔4-3和第二把手滑动槽4-4,所述第一压线腔2-2开设在第一钳口2-1的内侧,所述第一打磨腔2-3开设在第一钳口2-1的内部,所述第一把手滑动槽2-4开设在第一钳口2-1的外侧,所述第一打磨腔2-3分别通过第一压线腔2-2和第一把手滑动槽2-4均与外界导通,所述第一钳口2-1和第二钳口4-1组成钳口,所述第一压线腔2-2和第二压线腔4-2组合成压线腔,所述第一打磨腔2-3和第二打磨腔4-3组成打磨腔,所述钳口、压线腔和打磨腔的形状均为圆柱体,所述第一把手滑动槽2-4和第二把手滑动槽4-4的形状均为工字型。

所述活动打磨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是结构相同的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和第二活动打磨单元,两者组合成环状的活动打磨组合体。所述第一活动打磨单元包括第一滑块5-1、弧形的第一滑块滑动槽5-2、圆柱体的第一把手5-3、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轴5-4、第一打磨片5-5、第一圆柱凸起5-6、第一圆柱凹槽5-7和第一转杆5-8,所述第二活动打磨单元包括第二滑块6-1、弧形的第二滑块滑动槽6-2、圆柱体的第二把手6-3、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转轴6-4、第二打磨片6-5、第二圆柱凸起6-6、第二圆柱凹槽6-7和第二转杆6-8。

所述第一滑块滑动槽5-2贯穿第一滑块5-1前后表面,所述第一把手5-3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1的外侧螺纹连接,另一端位于第一钳口2-1的外侧,第一把手5-3与第一把手滑动槽2-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第一滑块5-1的内侧,所述开关7与第一电机的电源线串联,所述第一打磨片5-5安装在第一电机的第一电机转轴5-4上;所述第一圆柱凸起5-6固定在第一滑块5-1的底部左侧,所述第一圆柱凹槽5-7开设在第一滑块5-1的底部右侧,所述第一圆柱凸起5-6与第二圆柱凹槽6-7插接配合,所述第二圆柱凸起6-6与第一圆柱凹槽5-7插接配合;所述第一转杆5-8插接固定在第一打磨腔2-3的腔壁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槽5-2与第一转杆5-8滑动配合。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卡片8-1、U型槽8-2、第一圆管8-3、第二圆管8-4、第三圆管8-5、螺杆8-6和燕尾螺母,所述卡片8-1固定在第一钳口2-1的一侧,所述U型槽8-2开设在卡片8-1上,所述第一圆管8-3固定在卡片8-1下方的第二钳口4-1上,所述第二圆管8-4固定在第一圆管8-3后方的第二钳口4-1上,所述第三圆管8-5位于第一圆管8-3和第二圆管8-4之间,所述第一圆管8-3和第二圆管8-4通过销轴与第三圆管8-5转动连接,所述螺杆8-6与U型槽8-2卡接配合,螺杆8-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三圆管8-5上,另一端与燕尾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装置与钳口打开或锁闭配合。

使用说明:

如图6所示,按压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3使得第一钳口2-1与第二钳口4-1张开,令第一钳口2-1与第二钳口4-1包套住输电导线9,同时第一打磨片5-5和第二打磨片6-5包覆在输电导线9上。

如图7所示,操作人员通过两个把手分别相应拨动两个滑块,使得第一圆柱凸起5-6冲准第二圆柱凹槽6-7,第二圆柱凸起6-6冲准第一圆柱凹槽5-7;转动螺杆8-6进入U型槽8-2,拧紧燕尾螺母并使其卡住卡片8-1,输电导线9被压紧在第一打磨片5-5和第二打磨片6-5之间。

操作人员拨动开关7接通两个电机的电源线,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打磨片5-5开始打磨输电导线9,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打磨片6-5开始打磨输电导线9。

打磨过程,由于两个滑块合围成环状以及插接结构的作用,操作人员手持一个把手滑动一个滑块,另一个滑块也会相应地滑动,省时省力,打磨效率更高;把手滑动槽的形状为工字型,把手可以顺着把手滑动槽滑动,多角度打磨,打磨效果更好。

打磨完毕后,操作人员拨动开关7使两个电机停止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