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7764发布日期:2019-02-12 21:15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锻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



背景技术:

轴类工件是机械生产加工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工件,成型好的轴类工件棒料往往作为原材料需要被夹取或搬运至进行下一环节的加工,由于轴类工件是圆形棒料,且外表光滑,在夹紧或释放轴类工件时候,一般的机械手操作过程复杂,且夹紧的速度和精度不高,容易发生不稳定,滑落现象。

如中国专利曾公开过的一种高精度重复装夹圆棒工件的夹具[申请号:201220229928.3],它包括连接板和夹持座,夹持座包括连接部和夹持部,连接部和连接板相连,夹持部包括用于夹紧圆棒工件的环抱式夹紧机构,该环抱式夹紧机构包括两个弹性夹持臂,两个弹性夹持臂通过紧固件连接锁紧,即形成夹紧圆棒工件的夹持孔,并通过在两个弹性夹持臂上设置弧形夹紧面,从而在圆棒工件插入到夹持孔内时,利用弧形夹持面与圆棒工件面接触配合,以达到稳定夹持的效果。

虽然采用上述夹具能够很好地将圆棒料工件夹持住进行磨削,但是它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夹具每次只能装夹单根圆棒料到磨床上进行磨削,在磨削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将磨床断电,然后将磨削完的圆棒料从夹具上拆卸下来,换上另一根新的圆棒料后再重新将磨床通电进行磨削,这样一来,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拆卸和装夹圆棒料,同时磨床也需要不断的通断电来进行配合,导致加工效率十分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批量圆棒料的快速装夹,提高加工效率,并且推送方便的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包括底板、固设于底板上的支撑座,支撑座两侧固设有相对称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前后两侧分别固设有前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两个支撑板顶部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固设有气缸连接块,滑板底部设有用于夹持若干棒料的夹持装置;所述前连接板上固设有气缸支撑块,气缸支撑块上固设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连接轴与气缸连接块连接,并且驱动滑板沿着滑轨前后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前连接板上对称布设有两个水平缓冲座,两个水平缓冲座位于气缸支撑块两侧,水平缓冲座上设有与水平缓冲座相垂直布设的缓冲轴,缓冲轴上套接有缓冲套,缓冲套与滑板的侧边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气缸的长度与滑轨的长度相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能够相向移动的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所述第一连接条上固设有若干左夹臂,所述左夹臂上开设有弧形的左导向槽,所述的左导向槽开口朝向水平方向;与此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条上固设有若干与左夹臂相对应的若干右夹臂,所述右夹臂上开设有弧形的右导向槽,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能够相互夹紧或松开,当左夹臂和右夹臂相互夹紧时,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共同形成用于夹持棒料的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的内径小于棒料的外径,所述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为半径相等的半圆形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上还设有在第一连接条和第二连接条相向移动时能够使左导向槽和右导向槽相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滑动连接有左驱动滑块和右驱动滑块;驱动装置驱动左驱动滑块与右驱动滑块左右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条上的左夹臂与第二连接条上的右夹臂夹紧或分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上固设有连接块,连接块固设于滑板底部,连接块与滑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呈“L”状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座与支撑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支撑座、支撑板和加强筋固定连接,一体成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均呈长条状, 所述左夹臂与第一连接条固连,所述左夹臂竖直朝下且所述左导向槽位于所述左夹臂的内端; 所述右夹臂与第二连接条固连,所述右夹臂的竖直朝下且所述右导向槽位于所述右夹臂的内端;所述左夹臂和右夹臂下端均设有从左夹臂和右夹臂的夹持面延伸至下端面的安装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左夹臂和右夹臂的配合即可实现棒料的夹持固定,在棒料夹持固定完成后,通过驱动气缸可以带动棒料沿着滑轨滑行,将棒料输送至需要加工的位置,操作较为轻松方便,制造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2.通过设置水平缓冲座、缓冲轴和缓冲套,可以减少驱动气缸在带动滑板滑行时,缓冲套对滑板的缓冲力,进一步提高了夹持棒料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夹持装置,第一连接条与第二连接条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左夹臂与右夹臂夹紧棒料时准确无误,保证了精准要求;

4.通过设置多个左夹臂和右夹臂,可以同时夹持并且提取多个棒料,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夹臂和右夹臂连接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底板1,支撑座2,支撑板3,前连接板4,后连接板5,滑轨6,滑板7,气缸支撑块8,驱动气缸9,气缸连接块10,水平缓冲座11,缓冲轴12,缓冲套13,第一连接条14,第二连接条15,左夹臂16,左导向槽17,右夹臂18,右导向槽19,连接孔20,驱动装置21,左驱动滑块22,右驱动滑块23,连接块24,加强板25,加强筋26,安装斜面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包括底板1、固设于底板1上的支撑座2,支撑座2两侧固设有相对称的支撑板3,两个支撑板3的前后两侧分别固设有前连接板4和后连接板5;两个支撑板3顶部设置有滑轨6,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滑板7,滑板7上固设有气缸连接块10,滑板7底部设有用于夹持若干棒料的夹持装置100;所述前连接板4上固设有气缸支撑块8,气缸支撑块8上固设有驱动气缸9,驱动气缸9的连接轴与气缸连接块10连接,并且驱动滑板7沿着滑轨6前后滑动;本装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的配合即可实现棒料的夹持固定,在棒料夹持固定完成后,通过驱动气缸9可以带动棒料沿着滑轨6滑行,将棒料输送至需要加工的位置,稳定性好,操作较为轻松方便,制造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支撑座2与支撑板3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筋26;支撑座2、支撑板3和加强筋26固定连接,一体成型;采用该方案,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强度和结构牢固度,进一步保证了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前连接板4上对称布设有两个水平缓冲座11,两个水平缓冲座11位于气缸支撑块8两侧,水平缓冲座11上设有与水平缓冲座11相垂直布设的缓冲轴12,缓冲轴12上套接有缓冲套13,缓冲套13与滑板7的侧边相抵,通过设置水平缓冲座11、缓冲轴12和缓冲套13,可以减少驱动气缸9在带动滑板7滑行时,缓冲套13对滑板7的缓冲力,进一步提高了夹持棒料的稳定性;驱动气缸9的长度与滑轨6的长度相一致,使得驱动气缸9驱动滑板7在滑轨6上的前进和后退的安全,提高了驱动气缸9驱动的安全性。

夹持装置100包括能够相向移动的第一连接条14和第二连接条15;所述第一连接条14上固设有若干左夹臂16,所述左夹臂16上开设有弧形的左导向槽17,所述的左导向槽17开口朝向水平方向;与此相对应的,第二连接条15上固设有若干与左夹臂16相对应的若干右夹臂18,所述右夹臂18上开设有弧形的右导向槽19,所述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能够相互夹紧或松开,当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相互夹紧时,所述左导向槽17和右导向槽19共同形成用于夹持棒料的连接孔20,连接孔20的内径小于棒料的外径,所述左导向槽17和右导向槽19为半径相等的半圆形通槽;两个半径相等的半圆形通槽正好合成一个通孔,与现有棒料相匹配,实现对棒料外壁的夹住,设置多个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可以同时夹持并且提取多个棒料,提高了加工效率。

第一连接条14和第二连接条15上还设有在第一连接条14和第二连接条15相向移动时能够使左导向槽17和右导向槽19相对的驱动装置21,所述驱动装置21上滑动连接有左驱动滑块22和右驱动滑块23;驱动装置21驱动左驱动滑块22与右驱动滑块23左右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条14上的左夹臂16与第二连接条15上的右夹臂18夹紧或分开;通过设置夹持装置,第一连接条14与第二连接条15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左夹臂16与右夹臂18夹紧棒料时准确无误,保证了精准要求。

驱动装置21上固设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固设于滑板7底部,连接块24与滑板7之间连接有加强板25。采用该方案,提高了夹持装置100的整体强度和结构牢固度,进一步保证了棒料的夹持移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

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呈“L”状体,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均呈长条状, 所述左夹臂16与第一连接条14固连,所述左夹臂16竖直朝下且所述左导向槽17位于所述左夹臂16的内端; 所述右夹臂18与第二连接条15固连,所述右夹臂18的竖直朝下且所述右导向槽19位于所述右夹臂18的内端;所述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下端均设有从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的夹持面延伸至下端面的安装斜面27;采用上述方案,在保证夹持棒料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减少左夹臂16和右夹臂18向下夹持棒料的阻力,同时,也节省材料。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底板1,支撑座2,支撑板3,前连接板4,后连接板5,滑轨6,滑板7,气缸支撑块8,驱动气缸9,气缸连接块10,水平缓冲座11,缓冲轴12,缓冲套13,第一连接条14,第二连接条15,左夹臂16,左导向槽17,右夹臂18,右导向槽19,连接孔20,驱动装置21,左驱动滑块22,右驱动滑块23,连接块24,加强板25,加强筋26,安装斜面2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