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套辅助浇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3937发布日期:2019-07-13 09:2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泥套辅助浇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泥套辅助浇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泥套的浇筑主要是在高炉铁口泥套维护工作中进行。浇筑过程是将浇筑料搅拌均匀后灌入铁口铁框300的砖套内,并用胶皮挡板挡住,此后,用液压泥炮反复压制。采用这种方式浇筑泥套,一般需要5~7名浇筑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配合进行,过程复杂,且浇筑耗时较长(一般耗时60min以上),以至影响高炉的正常生产秩序,此外,在采用这种方式浇筑泥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手扶胶皮挡板,危险系数也是极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套辅助浇筑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包括浇筑器框架、挡板固定装置和安装机构;

所述浇筑器框架呈中空式框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

所述挡板固定装置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翘起,以与所述第二边框产生间隔;

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与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相背。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挡杆;

所述第一挡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的一端,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固定装置还包括第二挡杆;

所述第二挡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的另一端,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翘起。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固定装置还包括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杆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挡杆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浇筑器框架呈矩形中空式框架结构,还包括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定位杆;

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边框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位置处,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延伸;

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边框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框的位置处,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延伸;

所述定位杆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三边框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远离所述第四边框的一端,且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杆和所述第二挡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浇筑器框架呈矩形中空式框架结构,还包括相对的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安装组件和第二安装组件;

所述第一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

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安装耳和第一挂钩;

所述第一安装耳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

所述第一挂钩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耳,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耳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安装耳和第二挂钩;

所述第二安装耳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

所述第二挂钩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耳,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耳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包括浇筑器框架、挡板固定装置和安装机构。所述浇筑器框架呈中空式框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所述挡板固定装置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翘起,以与所述第二边框产生间隔。所述安装机构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二侧与所述浇筑器框架的第一侧相背。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辅助浇筑泥套时,可以将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通过所述安装机构安装于高炉本体的铁口铁框,再将挡板放置于浇筑器框架和挡板固定装置之间,此后,只需直接从所述浇筑器框架上方和挡板上方的间隙内将浇注料灌入,再启动液压泥炮反复压制即可。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辅助浇筑泥套不仅浇筑过程简单、耗时短,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泥套辅助浇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利用图1所示泥套辅助浇筑器辅助浇筑泥套的使用说明图。

图标:100-泥套辅助浇筑器;110-浇筑器框架;111-第一边框;112-第二边框;113-第三边框;114-第四边框;120-挡板固定装置;121-第一挡杆;122-第二挡杆;123-定位件;1231-第一连接杆;1232-第二连接杆;1233-定位杆;130-安装机构;131-第一安装组件;1311-第一安装耳;1312-第一挂钩;132-第二安装组件;1321-第二安装耳;1322-第二挂钩;200-高炉本体;300-铁口铁框;310-第一固定栓;320-第二固定栓;400-挡板;500-液压泥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100包括浇筑器框架110、挡板固定装置120和安装机构130。

其中,所述浇筑器框架110呈中空式框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浇筑器框架110呈矩形中空式框架结构,还包括相对的第三边框113和第四边框114。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111,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112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翘起,以与所述第二边框112产生间隔。所述安装机构130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相背。

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可以将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通过所述安装机构130安装于高炉本体200的铁口铁框300,再将挡板400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和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400可以由铁皮制作而成,具体可以由厚度为0.5mm的铁皮制作而成,此后,只需直接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上方和所述挡板400上方的间隙内将浇注料灌入,再启动液压泥炮500反复压制即可。可见,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不仅浇筑过程简单、耗时短,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包括第一挡杆121。所述第一挡杆1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111的一端,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112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翘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档杆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之间的夹角可以在30°~40°范围以内,具体可以为35°。如此,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所述挡板400即可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与所述第一挡杆121之间。

为了增强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对所述挡板400的固定作用,以防止浇注料泄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还包括第二挡杆122。所述第二挡杆1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111的另一端,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112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翘起。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档杆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之间的夹角可以在30°~40°范围以内,具体可以为35°。如此,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所述挡板400即可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与所述第一挡杆121和第二挡杆122之间。

为了更进一步地增强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对所述挡板400的固定作用,以防止浇注料泄漏,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还包括定位件123。所述定位件123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杆121靠近所述第二边框1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挡杆122靠近所述第二边框112的一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件12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杆1231、第二连接杆1232和定位杆1233。所述第一连接杆1231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边框113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框112的位置处,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杆1232一端固定于所述第四边框114的靠近所述第二边框112的位置处,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延伸。所述定位杆1233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231的远离所述第三边框113的一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1232的远离所述第四边框114的一端,且中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杆121和所述第二挡杆122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将所述挡板400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与所述第一挡杆121和第二挡杆122之间后,所述挡板400的上方即可由所述定位件123支撑,具体由所述定位杆1233支撑,以实现更进一步地增强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对所述挡板400的固定作用,以防止浇注料泄漏的目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机构130包括第一安装组件131和第二安装组件132。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31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113,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安装组件132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114,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即可将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31和所述第二安装组件132安装于高炉本体200的铁口铁框30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组件131可以包括第一安装耳1311和第一挂钩1312。所述第一安装耳1311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113。所述第一挂钩1312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耳1311,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耳1311设置于所述第三边框113的中部。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组件132可以包括第二安装耳1321和第二挂钩1322。所述第二安装耳1321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114。所述第二挂钩1322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耳1321,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耳1321设置于所述第四边框114的中部。

请结合图2,在利用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首先,将铁口砖套固定于铁口铁框300的内部,接着,将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安装于所述铁口铁框300,具体地,将所述第一挂钩1312固定于所述铁口铁框300的第一固定栓310,将所述第二挂钩1322固定于所述铁口铁框300的第二固定栓320,此后,将挡板400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与所述第一挡杆121、第二挡杆122和所述定位杆1233之间,且尽量使得所述挡板400于所述第一挡杆121和第二挡杆122贴合,最后,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上方和挡板400上方的间隙内将浇注料灌入,再启动液压泥炮500反复压制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100包括浇筑器框架110、挡板固定装置120和安装机构130。所述浇筑器框架110呈中空式框架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所述挡板固定装置120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边框111,另一端往所述第二边框112的方向延伸,且往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翘起,以与所述第二边框112产生间隔。所述安装机构130设置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且朝向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二侧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的第一侧相背。在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时,可以将所述泥套辅助浇筑器100通过所述安装机构130安装于高炉本体200的铁口铁框300,再将挡板400放置于浇筑器框架110和挡板固定装置120之间,此后,只需直接从所述浇筑器框架110上方和挡板400上方的间隙内将浇注料灌入,再启动液压泥炮500反复压制即可。可见,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泥套辅助浇筑器100辅助浇筑泥套不仅浇筑过程简单、耗时短,而且,能够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