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泥组件和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471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刮泥组件和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辅助工具技术领域,是一种刮泥组件和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天然气、科学考察等钻井施工正常起钻过程中,由于钻井液自身的粘性及钻杆的从井下提升的惯性,使钻井液被钻杆携带出井口,造成钻井液浪费,施工场地泥泞湿滑,不方便操作施工,影响生产安全;如遇大风天气甚至飘洒出井场,影响周边环境。人工清除则存在劳动强度大,易出现清除不完全,刮泥效果差的问题,还会影响操作人员观察周边动态,不利于处理高空坠物、井喷抢险等突发事件。除了人工清除操作外,也有部分钻井施工操作装备了刮泥器,该刮泥器以整块橡胶盘作为清除泥浆的直接作用者,其在使用时需将钻具拆解,然后将该刮泥器套在钻杆上;在该使用过程中,刮泥器将持续保持在钻杆上,使得操作者无法看到井口内的液面情况,易随着钻具下放卡入防喷器中,而影响其后续操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刮泥组件和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刮泥操作存在的人工清除劳动强度大,易影响操作人员观察周边动态,不利于处理高空坠物、井喷抢险等突发事件;胶盘式刮泥器无法查看井内液面情况,影响后续操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刮泥组件,包括工作臂、连接杆、刮泥板、气缸和能固定安装在井口外露管外侧的支撑座;支撑座的上部外侧与工作臂的下端通过铰接轴铰接在一起,工作臂的下部外侧设有能带动工作臂绕其对应的铰接轴旋转的连接杆,工作臂的上部内侧设有刮泥板,刮泥板的内侧设有能贴合在钻具外壁上的弧形槽;气缸包括缸体和能相对缸体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连接杆的自由端与缸体的封闭端铰接在一起,活塞杆的一端从缸体的开放端穿出并与支撑座的下部外侧铰接在一起。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在工作臂的下部外侧可沿水平向间隔固定有两个铰接耳,对应两个铰接耳之间位置的支撑座外侧设有固定块,铰接轴依次穿过对应的铰接耳和固定块且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铰接耳内,对应固定块与两个铰接耳之间位置的铰接轴上均套装有两端分别抵在对应的铰接耳和固定块上的调节弹簧。
[0007]上述支撑座的横向截面可呈扇环形且其内侧弧面与井口外露管外圆相匹配,支撑座的圆心角不超过180°,支撑座的外部上侧和外部下侧均设有环绕凹槽,工作臂均呈中部向外凸起的弧形,连接杆与工作臂相切。
[0008]上述在穿出于缸体开放端的活塞杆外侧可套装有缓冲弹簧。
[0009]上述刮泥板可为胶片板。
[001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使用上述刮泥组件的钻井提钻自动刮泥装置,包括至少两组能沿圆周分布在井口外露管外侧的的刮泥组件,所有支撑座的圆心角的总和不超过360°,且当所有弧形槽均贴合于钻具外壁上时,所有弧形槽在底部的投影围合形成与钻具外圆相匹配的整圆。
[0011]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12]上述还可包括能识别钻具状态且能在钻具上提时输出气体并在钻具停止或下降时中断气体输出的自动控制组件,各个气缸的输入接口分别与自动控制组件的各个气路输出接口连通在一起。
[0013]上述自动控制组件可包括三位继气器、两位继气器、第一气源开关、第二气源开关和分气器;三位继气器上设有三位气源口、三位第一控制口、三位第二控制口、三位工作口和三位放气口,两位继气器上设有两位气源口、两位控制口、两位工作口和两位放气口 ;第一气源开关的输出接口与三位气源口连通,三位工作口与两位控制口连通,第二气源开关的输出接口与两位气源口连通,两位工作口通过分气器与各个气缸的输入接口连通。
[0014]上述还可包括联动板、指示灯和能控制指示灯亮灭的行程开关,在至少一个缸体的开放端外侧固定有能随缸体一起移动的联动板,对应联动板下方内侧位置的支撑座外侧固定安装有能通过联动板触发的行程开关,指示灯安装于控制室内。
[0015]上述还可包括卡箍,所有支撑座沿圆周均布在井口外露管的外侧并通过分别环绕在其外部上侧和外部下侧的卡箍贴合在井口外露管外侧,两个卡箍分别嵌入对应的各个支撑座外部上侧和外部下侧的环绕凹槽内。
[0016]上述当所有弧形槽均贴合于钻具外壁上时,任意两相邻的弧形槽在底部的投影可均有重叠。
[0017]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通过使所有弧形槽在底部的投影围合形成与钻具外圆相匹配的整圆可确保刮泥板在钻具上提时能配合将钻具外侧的所有杂质去除,使其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且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可有效防止意外的发生,提高安全系数;通过增设自动控制组件可实现刮泥操作控制的自动化,省去人工监管操作,使其操作更加方便省力,且可消除因人为失误造成的刮泥板动作与钻具操作不匹配的问题,有效提高其刮泥效率。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 ] 附图4为附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5为附图1的气路控制简图。
[002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为工作臂,2为连接杆,3为刮泥板,4为支撑座,5为铰接轴,6为弧形槽,7为钻具,8为缸体,9为活塞杆,10为井口外露管,11为三位继气器,12为两位继气器,13为第一气源开关,14为第二气源开关,15为分气器,16为三位气源口,17为三位第一控制口,18为三位第二控制口,19为三位工作口,20为三位放气口,21为两位气源口,22为两位控制口,23为缓冲弹簧,24为两位工作口,25为两位放气口,26为铰接耳,27为固定块,28为调节弹簧,29为联动板,30为行程开关,31为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一:如附图1、2、3、4所示,该刮泥组件包括工作臂1、连接杆2、刮泥板3、气缸和能固定安装在井口外露管10外侧的支撑座4;支撑座4的上部外侧与工作臂1的下端通过铰接轴5铰接在一起,工作臂1的下部外侧设有能带动工作臂1绕其对应的铰接轴5旋转的连接杆2,工作臂1的上部内侧设有刮泥板3,刮泥板3的内侧设有能贴合在钻具7外壁上的弧形槽6;气缸包括缸体8和能相对缸体8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9,连接杆2的自由端与缸体8的封闭端铰接在一起,活塞杆9的一端从缸体8的开放端穿出并与支撑座4的下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