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1498发布日期:2019-06-13 15:4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蜡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在精密铸造生产工艺的制模工序中,需要使用低温硬脂酸石蜡作为成型模料,在反复使用中需要进行盐酸酸煮,在此过程中将产生皂化物、水、蜡液的混合蜡液。这就需要一种蜡处理设备能高效的分离提纯蜡液,来作为成型模料,原有的蜡处理设备为槽式结构,主要由内外胆、蒸汽保温管道、蜡泵等部件组成,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520418116.7的一种新型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罐式双层桶构造设计,即包括保温热水桶和储蜡桶,所述保温热水桶外部包裹保温岩棉,侧边设有U型管电加热器和热水排水阀门;所述储蜡桶顶部开设有进蜡口,内部穿插有保温热水盘管,侧边设有出蜡阀门,底部设有排污阀门。

但是,现有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还存在着在处理杂物时容易带出大量的蜡液、杂物沉淀效果差和不方便调节高度并放置不同大小容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在处理杂物时容易带出大量的蜡液、杂物沉淀效果差和不方便调节高度并放置不同大小容器的问题。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包括连接筒,筒腔,进蜡管,进蜡斗,第一控制阀,出蜡头,第二控制阀,加热管,移动轮,连接杆,推动杆,防滑套,滤网处理盒结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和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所述的筒腔开设在连接筒的内部;所述的进蜡管焊接在连接筒的右上部,同时在上端焊接有进蜡斗;所述的第一控制阀螺纹连接在进蜡斗外壁的下部;所述的出蜡头焊接在连接筒的下端,并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控制阀;所述的加热管镶嵌在连接筒的外壁上;所述的移动轮安装在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焊接在连接筒的右下部,同时在连接杆的右下部焊接有推动杆;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推动杆的外壁上;所述的滤网处理盒结构安装在筒腔的下部;所述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安装在连接筒的上部;所述的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安装在连接筒的下部;所述的滤网处理盒结构包括连接壳,连接孔,杂物滤网,排杂管,连通孔和第三控制阀,所述的连接壳焊接在筒腔内壁的下方,并在连接壳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杂物滤网焊接在连接孔内壁的下方;所述的排杂管穿过连接筒,并焊接在连接壳的右下部;所述的连通孔开设在排杂管的内部;所述的第三控制阀螺纹连接在排杂管的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包括连接环,下压网块,左竖立杆,右竖立杆,套接环,下压杆和连接套,所述的下压网块焊接在连接环的下表面;所述的左竖立杆和右竖立杆分别穿过套接环,并与连接环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焊接;所述的套接环分别焊接在连接筒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下压杆焊接在左竖立杆和右竖立杆的上端,并在外壁的左侧套接有连接套。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包括套管架,升降杆,定位螺栓,穿插孔,气缸和支撑杆,所述的升降杆分别焊接在连接筒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同时并插接在套管架的上端;所述的定位螺栓螺纹连接在套管架和升降杆的连接处;所述的穿插孔开设在升降杆的内部;所述的气缸焊接在套管架外壁的上部;所述的支撑杆分别插接在气缸和穿插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壳外壁与筒腔内壁的下方紧密接触,所述的连接壳的连接孔与筒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杂物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所述的杂物滤网右侧与连通孔的左下部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控制阀密封住排杂管内的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与连接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下压网块分别与连接孔和杂物滤网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套接环前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的套接环分别与左竖立杆和右竖立杆的外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的下压杆外壁左侧的连接套采用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的套管架和升降杆相适配,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住。

优选的,所述的气缸下端焊接有矩形板,所述的气缸上端插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侧的穿插孔设置有多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壳外壁与筒腔内壁的下方紧密接触,所述的连接壳的连接孔与筒腔连通,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连接壳与筒腔出现较大的细缝,并不方便进行过滤杂物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杂物滤网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所述的杂物滤网右侧与连通孔的左下部对应,有利于更加合理的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进而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容易流出大量蜡液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第三控制阀密封住排杂管内的连通孔;所述的连通孔与连接孔连通,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该滤网处理盒结构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该滤网处理盒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压网块分别与连接孔和杂物滤网对应,有利于能够使下压网块和杂物滤网夹住蜡液中的杂物,进而增加了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过滤杂物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需要进行沉淀才能聚集杂物的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接环前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的套接环分别与左竖立杆和右竖立杆的外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在不使用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时,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下压杆外壁左侧的连接套采用橡胶套,有利于方便的抓握下压杆和连接套,进而更加合理的使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进行上下移动。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套管架和升降杆相适配,并通过定位螺栓固定住,能够方便的调节该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的高度,且方便的放置不同大小的容器进行储存蜡液。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气缸下端焊接有矩形板,所述的气缸上端插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外侧的穿插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该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进行上下移动,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处理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连接筒;2、筒腔;3、进蜡管;4、进蜡斗;5、第一控制阀;6、出蜡头;7、第二控制阀;8、加热管;9、移动轮;10、连接杆;11、推动杆;12、防滑套;13、滤网处理盒结构;131、连接壳;132、连接孔;133、杂物滤网;134、排杂管;135、连通孔;136、第三控制阀;14、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1、连接环;142、下压网块;143、左竖立杆;144、右竖立杆;145、套接环;146、下压杆;147、连接套;15、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1、套管架;152、升降杆;153、定位螺栓;154、穿插孔;155、气缸;15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结构的精密铸造蜡处理设备,包括连接筒1,筒腔2,进蜡管3,进蜡斗4,第一控制阀5,出蜡头6,第二控制阀7,加热管8,移动轮9,连接杆10,推动杆11,防滑套12,滤网处理盒结构13,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和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所述的筒腔2开设在连接筒1的内部;所述的进蜡管3焊接在连接筒1的右上部,同时在上端焊接有进蜡斗4;所述的第一控制阀5螺纹连接在进蜡斗4外壁的下部;所述的出蜡头6焊接在连接筒1的下端,并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控制阀7;所述的加热管8镶嵌在连接筒1的外壁上;所述的移动轮9安装在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的下端;所述的连接杆10焊接在连接筒1的右下部,同时在连接杆10的右下部焊接有推动杆11;所述的防滑套12套接在推动杆11的外壁上;所述的滤网处理盒结构13安装在筒腔2的下部;所述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安装在连接筒1的上部;所述的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安装在连接筒1的下部;移动时,握住推动杆11和防滑套12并进行推动,这样连接筒1即可通过移动轮9进行移动;所述的滤网处理盒结构13包括连接壳131,连接孔132,杂物滤网133,排杂管134,连通孔135和第三控制阀136,所述的连接壳131焊接在筒腔2内壁的下方,并在连接壳131的内部开设有连接孔132;所述的连接壳131外壁与筒腔2内壁的下方紧密接触,所述的连接壳131的连接孔132与筒腔2连通,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连接壳131与筒腔2出现较大的细缝,并不方便进行过滤杂物的问题;所述的杂物滤网133焊接在连接孔132内壁的下方;所述的排杂管134穿过连接筒1,并焊接在连接壳131的右下部;所述的连通孔135开设在排杂管134的内部;所述的第三控制阀136螺纹连接在排杂管134的外壁上;所述的第三控制阀136密封住排杂管134内的连通孔135;所述的连通孔135与连接孔132连通,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该滤网处理盒结构13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进而更加合理的使用该滤网处理盒结构13。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包括连接环141,下压网块142,左竖立杆143,右竖立杆144,套接环145,下压杆146和连接套147,所述的下压网块142焊接在连接环141的下表面;所述的左竖立杆143和右竖立杆144分别穿过套接环145,并与连接环14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焊接;所述的套接环145分别焊接在连接筒1上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套接环145前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的套接环145分别与左竖立杆143和右竖立杆144的外壁紧密接触,有利于在不使用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时,能够起到固定的作用;所述的下压杆146焊接在左竖立杆143和右竖立杆144的上端,并在外壁的左侧套接有连接套147;放松套接环145前部的螺栓,然后握住连接套147并下压下压杆146,同时左竖立杆143、右竖立杆144、连接环141和下压网块142也随之在筒腔2内下降,同时带动蜡液内的杂物下降。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包括套管架151,升降杆152,定位螺栓153,穿插孔154,气缸155和支撑杆156,所述的升降杆152分别焊接在连接筒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同时并插接在套管架151的上端;所述的定位螺栓153螺纹连接在套管架151和升降杆152的连接处;所述的穿插孔154开设在升降杆152的内部;所述的穿插孔154设置有多个;所述的气缸155焊接在套管架151外壁的上部;所述的气缸155下端焊接有矩形板,所述的气缸155上端插接有支撑杆156,所述的支撑杆156外侧的穿插孔154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更加合理的使该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进行上下移动,且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所述的支撑杆156分别插接在气缸155和穿插孔154内。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杂物滤网133具体采用不锈钢网,所述的杂物滤网133右侧与连通孔135的左下部对应,有利于更加合理的进行排放杂物的工作,进而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容易流出大量蜡液的问题。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下压网块142分别与连接孔132和杂物滤网133对应,有利于能够使下压网块142和杂物滤网133夹住蜡液中的杂物,进而增加了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过滤杂物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需要进行沉淀才能聚集杂物的工作。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下压杆146外壁左侧的连接套147采用橡胶套,有利于方便的抓握下压杆146和连接套147,进而更加合理的使该移动下压杂物处理架结构14进行上下移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套管架151和升降杆152相适配,并通过定位螺栓153固定住,能够方便的调节该移动支撑调节架结构15的高度,且方便的放置不同大小的容器进行储存蜡液。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加热管8具体采用型号为KS型的加热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气缸155具体采用型号为QGB型的气缸。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前,首先将支撑杆156插入到气缸155上上端和穿插孔154内,然后启动气缸155即可使套管架151和升降杆152上升到合适的长度,再然后拧紧定位螺栓153固定住,完成固定后,打开第一控制阀5,然后即可通过进蜡斗4和进蜡管3对筒腔2进行注入蜡液,完成注入后,密封第一控制阀5,完成密封后,放松套接环145前部的螺栓,然后握住连接套147并下压下压杆146,同时左竖立杆143、右竖立杆144、连接环141和下压网块142也随之在筒腔2内下降,同时带动蜡液内的杂物下降,当下压网块142与杂物滤网133接触后,即可夹紧杂物,完成过滤后,启动加热管8进行加热处理,完成加工后,将储存的容器移动到出蜡头6的下部,打开第二控制阀7即可将蜡液输送到合适的容器内,完成蜡液的排放后,将合适的容器移动排杂管134的下部,同时打开第三控制阀136,即可使杂物滤网133上的杂物通过倾斜的角度,并向右滑动,然后通过连通孔135进入到容器内即可完成杂物的排放。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