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8597发布日期:2020-01-21 23:43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制造业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业已出台,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发展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设备和技术替代物耗、能耗和污染物产生量大的落后工艺、设备和技术。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立法也将对工业排放施加持续的更加严格的管制,要求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在上述的国家的环保大环境驱动下,一种环保的磨料应运而生苏打粒子喷射清洗工艺。

传统喷砂工艺虽然造价低,磨料硬度强,效率高,在除锈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玻璃纤维、铝合金、不锈钢等基材上使用其弱点就表现出来,且在国家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下,传统工艺将会被新的工艺取代。目前业界公认的环保的清洗方式是采用苏打粒子的磨料喷射工艺。

苏打粒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以来,在欧美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我国起步慢,以前对环保要求没有重视,另外国外的苏打粒子价格贵,所以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苏打粒子虽然面对这么多竞争对手,但凭着其具有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无火花、低粉尘、环保、可溶于水、无废砂处理;无损基材表面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ph值8.3,符合环保排放要求;被接受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农业部a1级认证,适用于所有fda监管设施的使用。在国外普遍应用于各种食品和制药生产设备及设施清洗上。

由于目前最为常用的清洗方法是采用压缩空气驱动苏打粒子高速运动打击待清洗表面,打击瞬间苏打粒子破碎产生大量的粉末和烟尘,虽然这个过程在喷射过程中,使用水进行包围降尘,但仍有少量的苏打粒子粉尘存在,尤其是有些情况下不容许使用水降尘的,粉尘的防治成为一个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通过内置苏打粒子喷射机及真空除尘机,底部安装万向轮,矩形围壳周侧通过第一包边板和第二包边板形成密封,便于移动时防止粉尘泄露,四周的观察窗便于外围人员配合围壳内的清洗人员协同工作,解决了现使用苏打粒子清洗时没有除尘装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包括苏打粒子喷射机和真空除尘机,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两第一包边板和两第二包边板,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间固定有矩形围壳;所述苏打粒子喷射机与真空除尘机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架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架下表面固定有四个万向轮;

所述矩形围壳四侧面均设有一观察窗;两所述第一包边板分别设置在矩形围壳一相对外侧面;两所述第二包边板分别设置在矩形围壳另一相对外侧面;所述第一包边板与相邻所述第二包边板通过快速搭扣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内部固定有十字支撑柱;

所述矩形围壳上端固定有锥形罩;所述锥形罩内壁固定有环形管;所述锥形罩与矩形围壳内壁上环形排列固定有弧形弯管;所述弧形弯管上端与环形管连通;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端面固定有圆柱盒体;所述环形管通过第一管道与真空除尘机进气口连接;所述圆柱盒体通过第二管道与真空除尘机进气口连接;所述矩形围壳一侧设有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包边板下端侧面固定有延伸密闭板;所述第二包边板相对另一侧面开有矩形定位槽;所述延伸密闭板一端开有槽口;所述快速搭扣上扣锁固定在第二包边板一侧面且扣锁与延伸密闭板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包边板结构特征与第二包边板结构特征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包边板从外侧到内侧依次设有钢板层、木板层、橡胶层和泡沫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管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一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弯管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二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盒体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三进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上设有锁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置苏打粒子喷射机及真空除尘机,底部安装万向轮,矩形围壳周侧通过第一包边板和第二包边板形成密封,便于移动时防止粉尘泄露,四周的观察窗便于外围人员配合围壳内的清洗人员协同工作。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二包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3-矩形围壳,4-观察窗,5-第一包边板,6-第二包边板,7-快速搭扣,8-锥形罩,9-环形管,10-弧形弯管,11-万向轮,12-苏打粒子喷射机,13-真空除尘机,14-密封门,15-圆柱盒体,601-延伸密闭板,602-矩形定位槽,603-槽口,151-第三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围壳式清洗集尘装置,包括苏打粒子喷射机12和真空除尘机13,还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2、两第一包边板5和两第二包边板6,第二支撑架2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上方;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间固定有矩形围壳3;苏打粒子喷射机12与真空除尘机13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架1上表面;第一支撑架1下表面固定有四个万向轮11;第一包边板5结构特征与第二包边板6结构特征相同;

矩形围壳3四侧面均设有一观察窗4;两第一包边板5分别设置在矩形围壳3一相对外侧面;两第二包边板6分别设置在矩形围壳3另一相对外侧面;第一包边板5与相邻第二包边板6通过快速搭扣7连接;第一支撑架1与第二支撑架2均为矩形框架结构,在矩形框架内部固定有十字支撑柱;

矩形围壳3上端固定有锥形罩8;锥形罩8内壁固定有环形管9;锥形罩8与矩形围壳3内壁上环形排列固定有弧形弯管10;弧形弯管10上端与环形管9连通;第二支撑架2上端面固定有圆柱盒体15;环形管9通过第一管道与真空除尘机13进气口连接;圆柱盒体15通过第二管道与真空除尘机13进气口连接;矩形围壳3一侧设有密封门14。

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包边板6下端侧面固定有延伸密闭板601,延伸密闭板601为橡胶皮子制成,延伸密闭板601下表面设有绒毛;第二包边板6相对另一侧面开有矩形定位槽602;延伸密闭板601一端开有槽口603;快速搭扣7上扣锁固定在第二包边板6一侧面且扣锁与延伸密闭板601同一侧,第二包边板6从外侧到内侧依次设有钢板层、木板层、橡胶层和泡沫胶层,保障第二包边板6与矩形围壳3外壁紧密的贴合。

其中,环形管9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一进气孔;弧形弯管10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二进气孔,环形管9与弧形弯管10在矩形围壳3内形成环形的气流吸收空间中的苏打粒子粉尘。

其中如图4所示,圆柱盒体15周侧面螺旋排列开有第三进气孔151,在矩形围壳3内顶部形成环形的气流吸收空间中的苏打粒子粉尘。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内置苏打粒子喷射机12及真空除尘机13,底部安装万向轮11,矩形围壳3周侧通过两第一包边板5和两第二包边板6通过快速搭扣7连接形成密封以及下部的延伸密闭板601,便于移动时防止粉尘泄露,四周的观察窗4便于外围人员配合围壳内的清洗人员协同工作,真空除尘机13与弧形弯管10和环形管9连通在矩形围壳3内形成环形的气流吸收空间中的苏打粒子粉尘,真空除尘机13与圆柱盒体15连通在矩形围壳3内顶部形成环形的气流吸收空间中的苏打粒子粉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