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6233发布日期:2020-04-24 21:2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及餐桌台面用品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



背景技术:

软木由许多辐射排列的扁平细胞组成。细胞腔内往往含有树脂和单宁化合物,细胞内充满空气因而软木常有颜色,质地轻软,富有弹性,不透水,不易受化学药品的作用,而且是电、热和声的不良导体,所以软木成为制作锅垫的好材料。

软木一般经蒸煮、软化、干燥后,直接切、冲压、旋削等方法制成成品锅垫,但是在其切割成某种特定形状后,需要对其侧边的毛刺进行磨平磨圆润处理,防止使用者在使用时被毛刺割伤。

现有技术,对于圆形软木锅垫的磨圆角操作是人工完成的,即利用工作台上不断转动的砂轮,人工手拿圆形软木锅垫去触碰旋转的砂轮,实现圆形软木锅垫侧边磨圆角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操作强度大,除了不停地拿取圆形软木锅垫,在磨圆角时还要跟随砂轮转换圆形软木锅垫的角度,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自动上料、自动磨圆角以及自动下料的目的,人工只需把收集坯料于固定位置以及收集成品于指定位置即可,降低了人工操作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包括主机架和传送带,所述主机架靠近传送带设置,所述主机架上开设有下料口,所述主机架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前端机架,所述前端机架沿传送带输送方向设置有并列的工位一和工位二,所述工位一和工位二之间设置有可来回移动的磨圆角机构,所述工位一和工位二结构相同,均包括自动上下料机构和自动夹紧旋转机构,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设置于主机架底部,所述自动夹紧旋转机构位于传送带上方的前端机架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软木锅垫层层堆叠放置于下料口处,通过自动上下料机构把最底下的软木锅垫推向自动夹紧旋转机构,自动夹紧旋转机构把圆形的软木锅垫上下压紧后,开始旋转,旋转的磨圆角机构移向工位一和旋转的软木锅垫相切,开始对软木锅垫的边缘进行磨圆处理,一段时间后,磨圆角机构离开软木锅垫,移向另一边工位二的软木锅垫以工位一相同的原理开始工作,同时工位一已经磨圆的软木锅垫在自动上下料机构推送新的软木锅垫进入的作用下被推落至传送带上,顺着传送带运输方向统一集合到人工处收集。

作为优选,所述磨圆角机构包括气缸一、电机一和砂轮,所述气缸一横向固定于前端机架,所述气缸一的伸缩杆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连接于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朝下且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砂轮,所述砂轮一圈侧壁向内凹进形成磨面,所述电机一的机身连接有上下两个卡槽一,所述卡槽一固定于前端机架,且可沿前端机架长度方向滑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一是起到使砂轮能够在工位一和工位二来回切换的作用,电机一是驱动砂轮转动的驱动力,固定套起到连接气缸一伸缩杆和电机一的作用,卡槽一起到使电机一能够来回移动的导向作用,同时也能使电机一固定于前端机架,砂轮一一圈侧壁的中部向内凹进的磨面正好可以使软木锅垫卡进,使软木锅垫的边缘更加圆滑细致。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上下料机构包括气缸二、推料板和连接板,所述气缸二以垂直于传送带的方向固定于主机架底面,所述气缸二的伸缩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于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位于气缸二伸缩杆上方,所述推料板的下方设有垂直于推料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下料口正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主机架底部,所述推料板可在支撑板上滑移,所述推料板推送方向的主机架开设有供圆形软木锅垫通过的推送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二的伸缩杆由原来的伸出变为缩进,使推料板在支撑板上往前端机架推进,位于支撑板上的圆形软木锅垫推向推送通道,并落到下托盘上。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夹紧旋转机构包括气缸三、下托盘、上压盘和转动辊,所述气缸三竖直固定于前端机架,所述气缸三的伸缩杆竖直向下,且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内嵌于上压盘中心,所述下托盘位于上压盘正下方,且下托盘的中心转动连接于转动辊的一端,所述转动辊的另一端连接有带轮一,所述转动辊固定连接于主机架侧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圆形软木锅垫落到下托盘上后,气缸三的伸缩杆伸出使上压盘压紧软木锅垫上表面,轴承可以对在转动辊转动时实现上压盘转动而气缸三伸缩杆不动的目的。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带轮一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二和带两个槽位的带轮二,所述电机二竖直固定安装于主机架底面,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带轮二,所述带轮二的两个槽位通过皮带分别连接于工位一、工位二的带轮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二通过皮带同时驱动工位一和工位二上的带轮一,间接使工位一和工位二的下托盘同时同速转动,以保持与砂轮一来回配合的统一性。

作为优选,所述推料板的厚度小于等于一片圆形软木锅垫的厚度,所述圆形软木锅垫的厚度小于等于推送通道的厚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推料板每次只能推送一片圆形软木锅垫进入推动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下托盘的侧边设有挡边,所述挡边呈棘爪状,且挡边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机架,所述挡边和主机架之间连接有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边的作用是给待加工的软木锅垫一个缓冲的抵挡力,当推料板把软木锅垫推到下托盘上是,软木锅垫会有向前的惯性,这是挡边可以很好地为其抵挡住,便于软木锅垫能够位于下托盘的指定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板的侧壁连接有卡块,所述主机架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轨,所述卡块卡接于导向轨,且卡块能沿导向轨滑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推料板在气缸二伸缩杆的一伸一缩下能够运动得更加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砂轮上以及砂轮来回移动的中点处的机架上均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连通有吸尘管道,所述管道连接有吸风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轮磨软木锅垫的时候会出现许多磨出的碎屑,碎屑不仅会粘附于软木锅垫上也会飘落到设备周围,为了防止碎屑污染面扩大,通过吸风机的吸力把碎屑能够吸进吸尘管道,一定程度上保持软木锅垫边缘处的清洁和设备的清洁。

作为优选,所述主机架和前端机架之间设置有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靠近下料口处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圆形软木锅垫需要层层垒起,在推料板推送最底下的那片圆形软木锅垫至推送通道时,难免会引起该圆形软木锅垫以上的圆形软木锅垫稍稍移位,为了避免具有一定高度的圆形软木锅垫倾倒,所以特地设置了隔板,起到支撑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将上料和下料合二为一,利用推送的上料方式同时实现上料于下托盘以及下料于传送带两个目的,减少了机构的投入,降低了设备制作的成本;二是一个砂轮的来回加工两个工位的软木锅垫,实行轮流机制的磨圆角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额外砂轮等机构的投入;三是传送带的设置可以使完成磨圆角的软木锅垫有固定的走向,便于人工后期统一收集;四是用一个电机二同时带动两个工位的下托盘转动,保持两个工位与砂轮的转速配合均一致,使两个工位磨圆角出来会的软木锅垫的质量也是统一的;五是增设吸尘机构可以吸取部分磨出的碎屑,维持软木锅垫和设备的局部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另一种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设备后侧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自动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6为图4的b处放大图;

图7为图1的c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1、主机架;102、前端机架;2、传送带;3、下料口;4、磨圆角机构;41、气缸一;42、电机一;43、砂轮;44、固定套;45、卡槽一;5、自动上下料机构;51、气缸二;52、推料板;53、连接板;54、支撑板;55、推送通道;6、自动夹紧旋转机构;61、气缸三;62、下托盘;63、上压盘;64、转动辊;65、轴承;66、带轮一;7、驱动机构;71、电机二;72、带轮二;8、挡边;9、弹簧;10、卡块;11、导向轨;12、吸尘罩;13、吸尘管道;14、吸风机;15、隔板;16、控制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圆形软木锅垫圆角成型机,包括主机架101和传送带2,主机架101靠近传送带2设置,主机架101上开设有下料口3,主机架101靠近传送带2的一侧设置有前端机架102,前端机架102沿传送带2输送方向设置有并列的工位一和工位二,工位一和工位二之间设置有可来回移动的磨圆角机构4,工位一和工位二结构相同,均包括自动上下料机构5和自动夹紧旋转机构6,自动上下料机构5设置于主机架101底部,自动夹紧旋转机构6位于传送带2上方的前端机架102上。

如图3所示,机架和前端机架102之间设置有竖直的隔板15,隔板15靠近下料口3处设置,由于圆形软木锅垫需要层层垒起,在推料板52推送最底下的那片圆形软木锅垫至推送通道55时,难免会引起该圆形软木锅垫以上的圆形软木锅垫稍稍移位,为了避免具有一定高度的圆形软木锅垫倾倒,所以特地设置了隔板15,起到支撑作用,方便有序顺畅地下料。

如图4和6所示,自动上下料机构5包括气缸二51、推料板52和连接板53,气缸二51以垂直于传送带2的方向固定于主机架101底面,气缸二51的伸缩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连接板53,连接板53垂直连接于推料板52,连接板53的侧壁连接有卡块10,主机架101的底部设置有导向轨11,卡块10卡接于导向轨11,且卡块10能沿导向轨11滑移,使推料板52在气缸二51伸缩杆的一伸一缩下能够运动得更加平稳;推料板52位于气缸二51伸缩杆上方,推料板52的下方设有垂直于推料板52的支撑板54,支撑板54位于下料口3正下方,且支撑板54的两端固定连接于主机架101底部,推料板52可在支撑板54上滑移,推料板52推送方向的主机架101开设有供圆形软木锅垫通过的推送通道55(参见图7)。

值得注意的是,推料板52的厚度小于等于一片圆形软木锅垫的厚度,圆形软木锅垫的厚度小于等于推送通道55的厚度,这样才能保证推料板52每次只能推送一片圆形软木锅垫进入推动通道。

如图2、5和7所示,磨圆角机构4包括气缸一41、电机一42和砂轮43,气缸一41横向固定于前端机架102,气缸一41的伸缩杆套设有固定套44,固定套44固定连接于电机一42,电机一42的输出轴朝下且输出轴转动连接于砂轮43,砂轮43一圈侧壁向内凹进形成磨面,电机一42的机身连接有上下两个卡槽一45,卡槽一45固定于前端机架102,且可沿前端机架102长度方向滑动,如图3所示,砂轮43上以及砂轮43来回移动的中点处的主机架101上均设置有吸尘罩12,吸尘罩12连通有吸尘管道13,吸尘管道13连接有吸风机14。

如图5和7所示,自动夹紧旋转机构6包括气缸三61、下托盘62、上压盘63和转动辊64,气缸三61竖直固定于前端机架102,气缸三61的伸缩杆竖直向下,且伸缩杆的一端连接有轴承65,轴承65的外圈内嵌于上压盘63中心,下托盘62位于上压盘63正下方,且下托盘62的中心转动连接于转动辊64的一端,转动辊64的另一端连接有带轮一66(参见图1),转动辊64固定连接于主机架101侧壁。

如图7所示,下托盘62的侧边设有挡边8,挡边8呈棘爪状,且挡边8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机架,挡边8和机架之间连接有弹簧9,挡边8的作用是给待加工的软木锅垫一个缓冲的抵挡力,当推料板52把软木锅垫推到下托盘62上是,软木锅垫会有向前的惯性,这是挡边8可以很好地为其抵挡住,便于软木锅垫能够位于下托盘62的指定位置。

如图4所示,两个带轮一66共同连接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包括电机二71和带两个槽位的带轮二72,电机二71竖直固定安装于主机架101底面,电机二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带轮二72,带轮二72的两个槽位通过皮带分别连接于工位一、工位二的带轮一66,电机二71通过皮带同时驱动工位一和工位二上的带轮一66,间接使工位一和工位二的下托盘62同时同速转动,以保持与砂轮43一来回配合的统一性。

如图3或4所示,主机架101旁设置有控制柜16,控制柜16内的各部件能够电信号控制于气缸一41、气缸二51、气缸三61、电机一42和电机二71等,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具体工作原理:首先在下料口3处堆叠部分高度的圆形软木锅垫,使圆形软木锅垫的一侧靠住隔板15,同时最底下的软木锅垫放置于支撑板54上,启动气缸二51,气缸二51的伸缩杆由伸出变为缩进,带动推料板52往圆形软木锅垫方向推送,推料板52在支撑板54上滑移的同时,便把圆形软木锅垫推进了推送通道55,圆形软木锅垫便会在推料板52的作用下从推送通道55落到下托盘62上,挡边8和弹簧9正好可以防止软木锅垫惯性作用飞离或者跑偏下托盘62。

当圆形软木锅垫位于下托盘62上后,气缸三61启动,气缸三61的伸缩杆伸出使上压盘63下移,压紧圆形软木锅垫的上表面,和下托盘62一起把圆形软木锅垫夹住,同时下托盘62下方的转动辊64在皮带、带轮一66、带轮二72以及电机二71的联动下转动,促使下托盘62转动起来,间接在压紧作用下,上压盘63、下托盘62以及圆形软木锅垫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它们一起转动起来,然后电机一42自身的转动使砂轮43自转,同时气缸一41伸缩杆的状态使电机一42开始向工位一移动,使转动的砂轮43慢慢接触也转动着的圆形软木锅垫,圆形软木锅垫正好卡在砂轮43向内凹进的磨面内,两者转速相同又相切,磨圆角便能完成。

两者旋转一段时间后,圆形软木锅垫加工完成,该工位的推料板52就会推送下一个圆形软木锅垫进入推送通道55,完成的圆形软木锅垫就会被推离下托盘62,掉落到传送带2上,传送带2会把完成的圆形软木锅垫运输到产品收集点;同时气缸一41伸缩杆状态改变,电机一42离开工位一去向工位二,以相同的原理对工位二上的圆形软木锅垫进行磨圆角处理。

在磨圆角的过程中,吸风机14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可以通过吸尘管道13以及吸尘罩12把磨下来的碎屑吸附,保持一定程度上的整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