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24163发布日期:2021-01-26 14:4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打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打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石材等板材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抛光,是通过磨头持续对板材表面进行打磨,使得板材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洁度。目前的石材打磨抛光装置大多是利用皮带输送机构输送石材,在皮带输送机构上方设置有摆梁,摆梁两端固定的滑轨座滑动安装在机架上,在加工石材时,摆梁来回摆动带动其上的磨头对石材的表面进行抛光;但是现有的打磨抛光装置存在着平稳性不佳的缺点,导致加工出的板材的表面的质量不佳。
[0003]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抛光装置,其具有提高打磨抛光的平稳性和提高打磨质量的特点。
[0005]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0006]
一种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输送带、摆梁、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摆梁上的打磨主机;所述输送带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摆梁包括主梁和设置所述主梁两端的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所述摆梁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摆梁在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往复摆动的行走机构;
[0007]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轴、两个驱动齿轮、行走电机和两个齿排,所述驱动轴沿着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伸出于所述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之外,所述驱动齿轮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轴的端部,所述行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上并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两个所述齿排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打磨主机包括座体、主轴、磨头和驱动电机;所述座体安装在所述主梁上,所述主轴转动安装在所述座体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上以驱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磨头安装在所述主轴下端。
[0009]
进一步,所述座体采用铸造后机加工而成;所述座体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框架、中心筒和电机安装座,所述中心筒形成在所述支撑框架中部,所述主轴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筒内;所述电机安装座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上端并悬伸于所述支撑框架外;电机安装座下方的支撑框架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贴合面,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上端形成第一支撑卡槽;所述摆梁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贴合的第二安装贴合面,所述第二安装贴合面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卡槽,所述第一支撑卡槽自上而下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卡槽上;所述电机安装座和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摆梁上方。
[0010]
进一步,所述主轴包括外轴筒和内轴,所述外轴筒与所述中心筒转动连接,所述外轴筒内设置有花键套筒,所述花键套筒内壁上形成有内花键,所述内轴外部设置有外花键,
所述内轴通过花键与所述花键套筒连接能够沿着所述外轴筒的轴向滑动;所述外轴筒上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传动部件连接。
[0011]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和第二安装贴合面上均形成有锁固安装孔,所述锁固安装孔内穿设有用于将打磨主机的第一安装贴合面和第二安装贴合面锁紧贴合的锁固件。
[0012]
进一步,所述磨头包括中心轴、外壳、差速机构、轨道块和若干个摆动座;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中心轴,所述外壳与所述中心轴等速转动;所述轨道块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上,若干个所述摆动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摆动座上形成位于外壳外侧的磨块安装座;所述轨道块与所述中心轴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轨道块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摆动座在所述外壳内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摆杆,所述驱动摆杆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滚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的滚轮;所述轨道块与所述中心轴之间连接有差速机构,所述差速机构驱动所述轨道块与所述中心轴形成差速运动;所述摆动座的摆动轴与中心轴垂直设置。
[0013]
进一步,所述差速机构包括第一外齿轮、第二外齿轮和内齿圈;所述第一外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二外齿轮与所述轨道块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轴同轴设置;通过外齿圈与所述中心轴偏心设置并同时与所述第一外齿轮和第二外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外齿轮与所述第二外齿轮的齿数不同。
[0014]
进一步,所述第一外齿轮和第二外齿轮的齿数相差1个齿。
[0015]
进一步,所述内轴上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内轴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座、升降油缸和油缸安装座;所述驱动座与所述内轴转动连接,所述油缸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升降油缸与所述油缸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下端与所述驱动座固定连接。
[0016]
进一步,所述内齿圈外侧设置有轴承支座,所述内齿圈与所述轴承支座之间设置有滚针无内环轴承;所述轴承支座上连接有上固定座,所述上固定座与所述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座上连接有用以使得所述上固定座不随所述中心轴转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在座体上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端锁紧或抵紧在所述上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座体下端设置有限位安装孔;所述座体下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限位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限位通孔;所述限位杆能够随着磨头的升降而上下滑动在座体上。
[0017]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打磨抛光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
一、板材通过所述输送带进行输送,所述打磨主机通过磨头对输送带上的板材进行打磨,随着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所述摆梁沿着所述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进行摆动,使得打磨主机能够对板材进行均匀的打磨。
[0019]
二、所述驱动轴同时带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轴两端所转动的速度是一致的,保证了摆梁摆动的同步性。
[0020]
三、所述打磨主机的座体为铸造一体成型,相比于传统的采用钢板焊接拼合的方式制作座体,提高了整体的稳固性。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同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两侧的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排啮合,如此保证提高摆梁横向摆动时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摆梁和打磨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打磨主机安装在所述摆梁上的立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打磨主机安装在所述主梁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摆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第二移动座和第二支撑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第二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8为打磨主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
图9为打磨主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0为另一角度的打磨主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11为图10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2为磨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3为磨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4为另一角度的磨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5为图1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6为摆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7为摆动座和轨道块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8为第一外齿和内齿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0]
图中:
[0041]
底座1;输送带11;第一支撑座12;第二支撑座13;
[0042]
摆梁2;主梁21;第二安装贴合面211;第二支撑卡槽212;第一移动座22;第二移动座23;
[0043]
座体3;支撑框架31;第一安装贴合面311;第一支撑卡槽312;锁固安装孔313;限位安装孔314;中心筒32;电机安装座33;
[0044]
主轴4;外轴筒41;花键套筒42;驱动键43;内轴44;
[0045]
磨头5;中心轴51;外壳52;差速机构53;第一外齿轮531;第二外齿轮532;内齿圈533;轴承支座54;滚针无内环轴承541;上固定座55;轨道块56;摆动座57;驱动摆杆571;滚轮572;
[0046]
驱动电机6;
[0047]
行走机构7;驱动轴71;驱动齿轮72;行走电机73;齿排74;
[0048]
驱动座81;升降油缸82;油缸安装座83;限位杆84;固定板85;限位通孔86。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50]
如图1至图18所示,其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输送带11、摆梁2、至少一个安装在所述摆梁2上的打磨主机;所述输送带11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3;所述摆梁2包括主梁21和设置所述主梁21
两端的第一移动座22和第二移动座23;所述第一移动座22和第二移动座23分别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3上,所述摆梁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摆梁2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3上往复摆动的行走机构7;所述行走机构7包括驱动轴71、两个驱动齿轮72、行走电机73和两个齿排74,所述驱动轴71沿着所述主梁21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伸出于所述第一移动座22和第二移动座23之外,所述驱动齿轮72分别连接在所述驱动轴71的端部,所述行走电机73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梁21上并驱动所述驱动轴71转动,两个所述齿排74分别固定安装所述第一支撑座12和第二支撑座13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72啮合连接。
[0051]
这样,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打磨抛光装置,板材通过所述输送带11进行输送,所述打磨主机通过磨头5对输送带11上的板材进行打磨,随着所述输送带11的输送,所述摆梁2沿着所述输送带11的宽度方向进行摆动,使得打磨主机能够对板材进行均匀的打磨。所述驱动轴71同时带动两个所述齿轮,驱动轴71两端所转动的速度是一致的,保证了摆梁2摆动的同步性。
[0052]
优选的,所述打磨主机包括座体3、主轴4、磨头5和驱动电机6;所述座体3安装在所述主梁21上,所述主轴4转动安装在所述座体3上,所述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座体3上以驱动所述主轴4转动,所述磨头5安装在所述主轴4下端。所述驱动电机6带动所述主轴4转动,安装在所述主轴4下端的磨头5随着所述主轴4的转动而转动。
[0053]
优选的,所述座体3采用铸造后机加工而成;所述打磨主机的座体3为铸造一体成型,相比于传统的采用钢板焊接拼合的方式制作座体3,提高了整体的稳固性。所述座体3包括一体连接的支撑框架31、中心筒32和电机安装座33,所述中心筒32形成在所述支撑框架31中部,所述主轴4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筒32内;所述电机安装座33连接在所述支撑框架31上端并悬伸于所述支撑框架31外;电机安装座33下方的支撑框架31外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安装贴合面311,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311上端形成第一支撑卡槽312;所述摆梁2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311贴合的第二安装贴合面211,所述第二安装贴合面211上端设置有第二支撑卡槽212,所述第一支撑卡槽312自上而下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卡槽212上;所述电机安装座33和所述驱动电机6位于所述摆梁2上方。所述电机安装座33所述支撑框架31外,并在电机安装座33下方的支撑框架31外侧壁上形成有安装贴合面和支撑卡槽,这样所述座体3通过所述安装贴合面贴合固定安装在摆梁2侧面,所述电机安装座33位于摆梁2上方;如此避免了在摆梁2上打孔用于安装主轴4,而且驱动电机6和主轴4的重量在摆梁2上分布更加平衡,使得打磨主机在摆梁2上更加平稳。
[0054]
优选的,所述主轴4包括外轴筒41和内轴44,所述外轴筒41与所述中心筒32转动连接,所述外轴筒41内设置有花键套筒42,所述花键套筒42内壁上形成有内花键,所述内轴44外部设置有外花键,所述内轴44通过花键与所述花键套筒42连接能够沿着所述外轴筒41的轴向滑动;所述外轴筒41上端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6输出轴上的主动轮通过传动部件连接。通过设置具有外轴筒41和内轴44的主轴4,所述外轴筒41与座体3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外轴体上连接有从动轮,驱动电机6通过传动部件带动所述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所述外轴体转动。所述外轴体内设置花键套筒42,既能够带动所述内轴44转动又能实现内轴44相对与外轴体上下滑动。所述外轴筒上设置贯穿设置的安装通槽,所述安装通槽内安装有驱动键43,所述驱动键43伸出于所述安装通槽并与所述花键套筒42和从动轮连接。
[0055]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311和第二安装贴合面211上均形成有锁固安装孔313,所述锁固安装孔313内穿设有用于将打磨主机的第一安装贴合面311和第二安装贴合面211锁紧贴合的锁固件。通过设置所述锁固件使得所述第一安装贴合面311和第二安装贴合面211的连接更加紧固,使得所述支撑框架31能够稳固的安装在所述主梁21上。
[0056]
优选地,所述磨头5包括中心轴51、外壳52、差速机构53、轨道块56和若干个摆动座57;所述外壳52内设置有中心轴51,所述外壳52与所述中心轴51等速转动;所述轨道块56设置在所述外壳52内并转动连接在所述中心轴51上,若干个所述摆动座57转动连接在所述外壳52上,所述摆动座57上形成位于外壳52外侧的磨块安装座;所述轨道块56与所述中心轴51同轴转动连接;所述轨道块56上设置有滑轨,所述摆动座57在所述外壳52内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摆杆571,所述驱动摆杆571的自由端设置有能够滚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的滚轮572;所述轨道块56与所述中心轴51之间连接有差速机构53,所述差速机构53驱动所述轨道块56与所述中心轴51形成差速运动;所述摆动座57的摆动轴与中心轴51垂直设置。所述外壳52随着所述中心轴51的转动而转动,并带动连接在所述外壳52上的摆动座57绕着所述中心轴51转动,从而使得安装在磨块安装座上的磨块高速对石材或者其他材质板材进行打磨。同时由于所述差速机构53的作用,所述轨道块56与所述外壳52的转动速度不一致,形成速度差,从而在所述外壳52绕着所述中心轴51转动的同时,所述摆动座57在所述轨道块56上的滑轨的带动下绕着所述摆动座57的轴线进行摆动,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0057]
优选的,所述差速机构53包括第一外齿轮531、第二外齿轮532和内齿圈533;所述第一外齿轮531通过花键与所述中心轴51连接,所述第二外齿轮532与所述轨道块56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中心轴51同轴设置;通过外齿圈与所述中心轴51偏心设置并同时与所述第一外齿轮531和第二外齿轮532啮合连接;所述第一外齿轮531与所述第二外齿轮532的齿数不同。通过所述第一外齿轮531、第二外齿轮532和内齿圈533的相互配合,所述使得所述第二外齿和第二外齿轮532之间的转速存在差异,从而轨道块56的相对于外壳52的转速远远小于所述外壳52相对于的转动速度。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齿轮531和第二外齿轮532的齿数相差1个齿。
[0058]
优选地,所述内轴44上部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内轴44升降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座81、升降油缸82和油缸安装座83;所述驱动座81与所述内轴44转动连接,所述油缸安装座83设置在所述座体3上,所述升降油缸82与所述油缸安装座83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油缸82的活塞杆下端与所述驱动座81固定连接。
[0059]
随着所述升降油缸82的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所述驱动座81上升或下降,进而实现所述内轴44高度位置的调节。对石材进行打磨时,所述升降油缸82下降,所述内轴44上的磨头5下降以对板材进行打磨。当打磨完毕后,所述升降油缸82带动内轴44上升,从而将磨头5与板材脱离。
[0060]
优选地,所述内齿圈533外侧设置有轴承支座54,所述内齿圈533与所述轴承支座54之间设置有滚针无内环轴承541;所述轴承支座54上连接有上固定座55,所述上固定座55与所述中心轴51转动连接,所述上固定座55上连接有用以使得所述上固定座55不随所述中心轴51转动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在座体3上的限位杆84,所述限位杆84的下端锁紧或抵紧在所述上固定座55的上表面;所述座体3下端设置有限位安装孔314;所述座体3下端安装有限位固定板85,所述固定板85通过固定件与所述限位安装孔314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板85上形成有上下贯通的限位通孔86;所述限位杆84能够随着磨头5的升降而上下滑动在座体3上。这样,所述磨头5进行升降时,所述限位杆84均能够对所述上固定座55进行限位固定,使得所述磨头5上的摆动座57相对于外壳52进行摆动。
[006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同时设置在所述驱动轴71两侧的驱动齿轮72与所述齿排74啮合,如此保证提高摆梁2横向摆动时的平稳性。
[0062]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