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9806发布日期:2021-02-02 12: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磨光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


背景技术:

[0002]
金属支架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义齿分为可摘与固定两种。固定义齿(俗称“固定假牙”)是不能由患者自己取戴的,而可摘义齿(俗称“活动假牙”)可以由患者方便地取戴。现有义齿生产完成后,通常通过磨光机进行抛光。
[0003]
现有的磨光机通过金属颗粒对义齿进行抛光,在对义齿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与金属颗粒混合,降低金属颗粒的抛光效果,需要人工定期将金属颗粒与粉尘进行分离,操作麻烦,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能解决现有的磨光机通过金属颗粒对义齿进行抛光,在对义齿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会与金属颗粒混合,降低金属颗粒的抛光效果,需要人工定期将金属颗粒与粉尘进行分离,操作麻烦,浪费人工的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包括外筒与内筒,所述内筒位于外筒内部,所述内筒内设有用于抛光义齿的金属颗粒,所述内筒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所述金属颗粒位于滤板顶端,所述外筒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外筒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贯穿外筒,并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转轴位于内筒底端,所述转轴通过撞击部件与内筒底端连接。
[000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撞击部件包括凸轮。
[000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轮固定穿设在转轴外侧,所述凸轮与内筒底端接触。
[000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撞击部件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位于内筒底端,所述内筒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燕尾条,所述防护板顶端开设有与燕尾条相匹配第二燕尾槽,燕尾条在第二燕尾槽滑动,所述凸轮与防护板接触。
[000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板底端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螺栓顶端抵住燕尾条。
[001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轮等距分布在内筒底端。
[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筒外侧底端穿设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位于滤板底端。
[001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盖板、第一电机、夹持框与义齿,所述盖板位于外筒顶端,所述盖板顶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盖板,所述传动轴延伸至外筒内,所述传动轴底端与夹持框连接,所述夹持框底
端夹持有义齿,所述义齿延伸至内筒内。
[0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筒内部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内筒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与燕尾块相适配的第一燕尾槽,所述燕尾块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燕尾块通过滚轮在第一燕尾槽内上下滑动。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燕尾块顶端与第一燕尾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
1、通过在内筒底端加装凸轮,在磨光机运行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凸轮转动,由凸轮不断撞击内筒底部,使得内筒上下振动,由内筒带动内筒内金属颗粒上下震动,再通过滤板可有效将金属颗粒中的粉尘分离,粉尘透过滤板落在收集框内,方便了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无需浪费人工成本,其次金属颗粒在上下振动过程中,也充分了与义齿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对义齿磨光效果;
[0017]
2、通过在内筒两侧分别加装撑杆在内筒上下振动过程中,由内筒带动第一燕尾槽沿着燕尾块上下移动,在燕尾块与第一燕尾槽的作用下,保障了内筒上下移动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效果;
[0018]
3、通过在内筒底端加装可分离的防护板,当需安装防护板时,移动防护板,由防护板带动第二燕尾槽移动,并将第二燕尾槽一端对准燕尾条,直至燕尾条完全进入第二燕尾槽内,再拧紧固定螺栓,直至拧不动固定螺栓,此时固定螺栓顶端紧紧抵住燕尾条底端,完成对防护板的安装,在防护板的作用下,避免了凸轮直接与内筒底端接触,对内筒造成磨损,根据磨损程度更换防护板即可,降低了磨光机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磨光机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内筒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图1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为图3中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
其中:1、外筒;2、盖板;3、第一电机;4、夹持框;6、义齿;7、内筒;8、滤板;9、收集框;10、第二电机;101、转轴;102、凸轮;11、撑杆;111、燕尾块;112、第一燕尾槽;113、弹簧;114、滚轮;12、防护板;121、燕尾条;122、第二燕尾槽;123、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
实施例1
[0027]
请参照图1与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包括外筒1、内筒7、盖板2、第一电机3、夹持框4与义齿6,内筒7位于外筒1内部,内筒7内设有用于抛光义齿6的金属颗粒,盖板2位于外筒1顶端,盖板2用于防止抛光义齿6产生的粉尘外泄,对工作环境造成污染,盖板2顶端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底端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贯穿盖板2,传动轴延伸至外筒1内,传动轴底端与夹持框4连接,夹持框4底端夹持有义齿6,义齿6延伸至内筒7内,内筒7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板8,金属颗粒位于滤板8顶端,滤板8用于过滤粉尘,外筒1外侧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0,外筒1内部底端转动连接有转轴101,转轴101一端贯穿外筒1,并与第二电机10连接,转轴101位于内筒7底端,转轴101外侧固定穿设有凸轮102,凸轮102等距分布在内筒7底端,并与内筒7底端接触,内筒7外侧底端穿设有收集框9,收集框9位于滤板8底端,收集框9用于收集粉尘。
[0028]
使用时,在磨光机运行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带动凸轮102转动,由凸轮102不断撞击内筒7底部,使得内筒7上下振动,由内筒7带动内筒7内金属颗粒上下震动,再通过滤板8可有效将金属颗粒中的粉尘分离,粉尘透过滤板8落在收集框9内,方便了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无需浪费人工成本,其次金属颗粒在上下振动过程中,也充分了与义齿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对义齿磨光效果。
[0029]
实施例2
[0030]
请参照图1、图3、图4与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本实施例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是,内筒7底端设有防护板12,内筒7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燕尾条121,防护板12顶端开设有与燕尾条121相匹配第二燕尾槽122,燕尾条121在第二燕尾槽122滑动,防护板12底端穿设有固定螺栓123,固定螺栓123通过螺纹与防护板12固定连接,固定螺栓123顶端抵住燕尾条121,由凸轮102撞击防护板12带动内筒7振动。
[0031]
使用时,通过在内筒7两侧分别加装撑杆11在内筒7上下振动过程中,由内筒7带动第一燕尾槽112沿着燕尾块111上下移动,在燕尾块111与第一燕尾槽112的作用下,保障了内筒7上下移动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效果。
[0032]
实施例3
[0033]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本实施例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是,外筒1内部底端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撑杆11,撑杆11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11,内筒7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与燕尾块111相适配的第一燕尾槽112,燕尾块111内侧转动连接有滚轮114,燕尾块111通过滚轮114在第一燕尾槽112内上下滑动,燕尾块111顶端与第一燕尾槽11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13,弹簧113用于减震,避免内筒7下降复位时,直接与燕尾块111硬接触,起缓冲作用,也可以缓冲磨光机运行是产生的震动。
[0034]
使用时,当需安装防护板12时,移动防护板12,由防护板12带动第二燕尾槽122移动,并将第二燕尾槽122一端对准燕尾条121,直至燕尾条121完全进入第二燕尾槽122内,再拧紧固定螺栓123,直至拧不动固定螺栓123,此时固定螺栓123顶端紧紧抵住燕尾条121底端,完成对防护板12的安装,在防护板12的作用下,避免了凸轮102直接与内筒7底端接触,对内筒7造成磨损,根据磨损程度更换防护板12即可,降低了磨光机的维护成本。
[003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支架义齿用的磨光机,通过在内筒7底端加装凸轮102,在
磨光机运行时,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10带动凸轮102转动,由凸轮102不断撞击内筒7底部,使得内筒7上下振动,由内筒7带动内筒7内金属颗粒上下震动,再通过滤板8可有效将金属颗粒中的粉尘分离,粉尘透过滤板8落在收集框9内,方便了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无需浪费人工成本,其次金属颗粒在上下振动过程中,也充分了与义齿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对义齿磨光效果;通过在内筒7两侧分别加装撑杆11在内筒7上下振动过程中,由内筒7带动第一燕尾槽112沿着燕尾块111上下移动,在燕尾块111与第一燕尾槽112的作用下,保障了内筒7上下移动的流畅性,进一步提升金属颗粒与粉尘分离效果;通过在内筒7底端加装可分离的防护板12,当需安装防护板12时,移动防护板12,由防护板12带动第二燕尾槽122移动,并将第二燕尾槽122一端对准燕尾条121,直至燕尾条121完全进入第二燕尾槽122内,再拧紧固定螺栓123,直至拧不动固定螺栓123,此时固定螺栓123顶端紧紧抵住燕尾条121底端,完成对防护板12的安装,在防护板12的作用下,避免了凸轮102直接与内筒7底端接触,对内筒7造成磨损,根据磨损程度更换防护板12即可,降低了磨光机的维护成本。
[003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