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0851发布日期:2021-05-25 14:4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铜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铜阳极泥预处理工序是常压浸出脱铜-压力浸出脱铜-脱铜浸出液沉积银硒-沉银硒后液沉积碲-沉碲后液(进铜电解系统),铜阳极泥预处理各工序反应釜利用楼层高度差分层布置,以某铜冶炼公司为例:下料斗布置在五层楼面(标高21.7m),常压浸出脱铜釜和压力浸出脱铜釜设置在四层楼面(标高12.6m),沉积银硒釜和沉积碲釜在三层楼面(标高7.5m),沉碲后液槽在二层楼面(标高3.7m),铜阳极泥堆场在一层地面(0.0m)。

铜阳极泥预处理工序的加料方式是:叉车将铜阳极泥料斗送进货物电梯,由货物电梯从一层地面(0.0m)提升至五层楼面(标高21.7m),再由配有旋转装置的叉车将铜阳极泥慢慢倒入带格栅的下料斗,格栅可过滤掉大的杂质(如砖头、短钢管)后,过滤后的铜阳极泥再由下料斗通过下料螺旋给料机输送进入常压浸出釜。

上述项目投产并运行一段时间后,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1、湿的铜阳极泥虽然采取多批次少量加料,边加料边输送至下料管,但下料斗会出现搭棚现象,易将下料斗堵死不下料;

2、铜阳极泥中夹杂有块状杂物,易将螺旋卡死,需要拆卸清理,拆卸工作量大;

3、铜阳极泥容易粘结堵塞在螺旋给料机下的下料管上,将下料管堵死。一旦堵塞,清理堵塞物,将延长加料时间2-5小时;

4、铜阳极泥中的小螺栓、小螺帽、粒子铜等杂物容易造成钛反应釜底部磨损严重,对输送泵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可以代替电梯转运铜阳极泥的操作模式,同时也可以避免铜阳极泥中的杂物对整个处理系统的损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四层的常压浸出脱铜釜和压力浸出脱铜釜、设置在三层的沉银硒釜和沉碲釜、设置在二层的沉碲后液槽,其特征在于:在一层设置浆化搅拌槽,铜阳极泥在所述浆化搅拌槽中加稀释液后泵送至设置在五层的固液分离釜中,所述固液分离釜的上清液连接至一层的浆化搅拌槽作为稀释液循环使用、沉淀物进入下层并依次经过脱铜、沉银硒、沉碲处理。

采用上述处理系统,高比重多杂质粘性的铜阳极泥通过不断的循环液稀释降低了比重,从而依靠高位差顺利逐层输送,避免了电梯长期向上转运铜阳极泥的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同时,铜阳极泥中的砖块、螺杆、螺帽、粒状铜等杂物,在浆化搅拌槽沉淀,可以定期清出,“干净”的阳极泥就加入常压浸出釜中,减少了反应釜和泵的磨损,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工序生产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铜阳极泥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0-固液分离釜,20-常压进出脱铜釜,30-压力浸出脱铜釜,40-沉银硒釜,50-沉碲釜,60-沉碲后液槽,70-浆化搅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设置在四层的常压浸出脱铜釜和压力浸出脱铜釜、设置在三层的沉银硒釜和沉碲釜、设置在二层的沉碲后液槽,其特征在于:在一层设置浆化搅拌槽,铜阳极泥在所述浆化搅拌槽中加稀释液后泵送至设置在五层的固液分离釜中,所述固液分离釜的上清液连接至一层的浆化搅拌槽作为稀释液循环使用、沉淀物进入下层并依次经过脱铜、沉银硒、沉碲处理。

上述方案,可以根据现有的五层楼处理系统(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某铜冶炼公司方案)优化升级:

1、依托五层楼层高度差布置铜阳极泥加料系统,在铜阳极泥堆场一层地面(0.0m),将铜阳极泥库房原有的两个铜阳极泥洗池加深加大,改造为带液下泵的浆化搅拌槽a和浆化搅拌槽b。

2、拆除五层(标高21.7m)下料斗和下料螺旋给料机,利用下料斗土建基础,架设安装一个带搅拌装置的高位固液分离釜c,并安装一段下料直管连接至四层的常压浸出脱铜釜。

3、高位固液分离釜c依据批铜阳极泥加料量设计一侧出口和低速搅拌浆,其作用是分离出上清液用作浆化搅拌槽的循环稀释液。

采用上述方案对上述某公司的铜阳极泥处理系统进行升级后,高比重多杂质粘性的铜阳极泥通过不断的循环液稀释降低了比重,从而达到高位差顺利输送的目的,无需用电梯和叉车转运铜阳极泥;同时,铜阳极泥中的砖块、螺杆、螺帽、粒状铜等杂物,沉淀在浆化搅拌槽a底和浆化搅拌槽b过滤筛网上,定期清出,“干净”的阳极泥就加入常压浸出釜中,减少了反应釜和泵的磨损,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工序生产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设置在四层的常压浸出脱铜釜和压力浸出脱铜釜、设置在三层的沉银硒釜和沉碲釜、设置在二层的沉碲后液槽,其特征在于:在一层设置浆化搅拌槽,铜阳极泥在所述浆化搅拌槽中加稀释液后泵送至设置在五层的固液分离釜中,所述固液分离釜的上清液连接至一层的浆化搅拌槽作为稀释液循环使用、沉淀物进入下层并依次经过脱铜、沉银硒、沉碲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设置的浆化搅拌槽设置两个,且两槽串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液分离釜设有搅拌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铜冶炼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阳极泥的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四层的常压浸出脱铜釜和压力浸出脱铜釜、设置在三层的沉银硒釜和沉碲釜、设置在二层的沉碲后液槽,其特征在于:在一层设置浆化搅拌槽,铜阳极泥在所述浆化搅拌槽中加稀释液后泵送至设置在五层的固液分离釜中,所述固液分离釜的上清液连接至一层的浆化搅拌槽作为稀释液循环使用、沉淀物进入下层并依次经过脱铜、沉银硒、沉碲处理。采用上述处理系统,避免了电梯长期向上转运铜阳极泥的设备投入和维护成本,减少了反应釜和泵的磨损,减少了维修成本,提高了工序生产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荣;孙先如;王海荣;左池舟;李春俠;甘秀江;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隆铜业有限公司;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5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