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污泥处理方法、温控系统及搅拌摩擦焊机与流程

文档序号:25858491发布日期:2021-07-13 16: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铜污泥中通入水蒸汽进行浆化,得到浆化铜污泥,并对所述浆化铜污泥进行保温浸出,得到铜污泥浸出液以及污泥残渣,其中,所述铜污泥的初始含水量为40%-60%,所述铜污泥的初始温度为30℃-50℃,所述浆化铜污泥的含水量为80%-90%,所述浆化铜污泥的温度为80℃-90℃;

s2、在保温环境下对所述铜污泥浸出液进行压力过滤,得到过滤后的铜污泥浸出液;

s3、在第一反应腔内将所述过滤后的铜污泥浸出液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喷淋,形成喷淋浸出液,同时将第一反应剂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吹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具有交叉点,以使所述第一反应剂与所述喷淋浸出液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以第一相对速度交叉混合,得到第一混合反应质;

s4、在所述第一反应腔内静置和搅拌所述第一混合反应质,静置时间为30分钟,搅拌时间为10分钟,静置次数为n次,搅拌次数为n-1次,在静置期间检测到液体中铜离子含量下降到预设值时,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后处理液以及固质铜,所述固质铜用于铜的精炼;

s5、在第二反应腔内将所述第一后处理液在第三方向上进行喷淋,形成喷淋后处理液,同时将第二反应剂在第四方向上进行吹入,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具有交叉点,以使所述第二反应剂与所述喷淋后处理液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以第二相对速度交叉混合,得到第二混合反应质;

s6、在所述第二反应腔内搅拌所述第二混合反应质,并持续将所述第二反应剂从第五方向上加入到所述第二混合反应质,实时检测所述第二混合反应质的中第二反应剂的含量,当所述第二混合反应质的中所述第二反应剂的含量大于第一含量值时,则停止加入所述第二反应剂,并在静置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后处理液和固质反应剂,所述第二后处理液用于蒸发结晶,所述固质反应剂用于制备所述第一反应剂或所述第二反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

将所述污泥残渣添加原始铜污泥中,调制得到所述步骤s1中的洞污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应剂中包括铜离子反应剂,所述铜离子反应剂中包括铁单质粉末,所述第一后处理液中包括所述铁单质置换铜离子所产生的亚铁离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浸出液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出,所述喷淋浸出液为不连续液滴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对速度包括所述喷淋浸出液的矢量速度以及所述第一反应剂的矢量速度,所述喷淋浸出液的矢量速度为保证所述喷淋浸出液为不连续液滴状态的速度,在所述喷淋浸出液与所述第一反应剂的用量比例为1:1到1:1.2之间,所述喷淋浸出液的喷淋时间与所述第一反应剂的吹入时间相同时,所述第一反应剂的矢量速度被确定为所述喷淋浸出液的矢量速度的1倍到1.2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具有120度到240度的夹角。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剂中包括铁单质粉末,所述第二后处理液中包括所述铁单质还原三价铁所产生的亚铁离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后处理液通过雾化喷头进行喷出,所述喷淋后处理液为不连续液滴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对速度包括所述喷淋后处理液的矢量速度以及所述第二反应剂的矢量速度,所述喷淋后处理液的矢量速度为保证所述喷淋后处理液为不连续液滴状态的速度,在所述喷淋后处理液与所述第二反应剂的用量比例为1:1,所述喷淋后处理液的喷淋时间与所述第二反应剂的吹入时间相同时,所述第二反应剂的矢量速度被确定为所述喷淋浸出液的矢量速度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污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在水平方向上具有120度到240度的夹角,所述第五方向为垂直所述第二混合反应质静置时液面所在水平面的方向。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污泥处理方法,包括:在铜污泥中通入水蒸汽进行浆化,得到浆化铜污泥,并对浆化铜污泥进行保温浸出,得到铜污泥浸出液以及污泥残渣;在保温环境下对铜污泥浸出液进行压力过滤,得到过滤后的铜污泥浸出液;在第一反应腔内将过滤后的铜污泥浸出液在第一方向上进行喷淋,同时将第一反应剂在第二方向上进行吹入;静置和搅拌第一混合反应质,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一后处理液;在第二反应腔内将第一后处理液在第三方向上进行喷淋,同时将第二反应剂在第四方向上进行吹入,得到第二混合反应质;搅拌第二混合反应质,并在静置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第二后处理液。本发明可以提高铜离子与第一反应剂的反应速度,降低反应剂的使用量。

技术研发人员:肖德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云萃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8
技术公布日:2021.07.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