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研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75292发布日期:2022-06-21 21:1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刀具研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研磨器。


背景技术:

2.刀具作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之一,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使用的频率增加,刀口会变钝,而影响刀具的使用效果。目前,常利用磨刀石等刀具研磨器进行磨刀,以提高刀具刀口的锋利度。在使用过程中,大部分刀具研磨器常放置在厨房的外界支撑体(例如支撑台或者支撑桌等)上,然后再利用刀具研磨器磨刀,但在磨刀过程中容易出现刀具研磨器移位现象,而且,刀具研磨器的体积常设置为较大,而造成该刀具研磨器需占用厨房较大的空间,远不能满足人们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研磨器,其可避免在磨刀过程中出现刀具研磨器移位现象,并可减少空间的占用。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刀具研磨器,包括用于固定在外界支撑体上的研磨主体,该研磨主体包括用于研磨的工作部,所述研磨主体上设置有侧置配合面、以及上置配合面;所述侧置配合面与上置配合面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外界支撑体边角嵌入的嵌置槽。
6.所述工作部包括设置呈弧形状的弧形磨刀体。
7.所述研磨主体还包括用于置于外界支撑体上方的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设置在工作部上并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设置在工作部下端并朝下延伸;所述上置配合面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上,侧置配合面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二延伸部上。
8.所述侧置配合面与上置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0.5
°‑
179
°

9.所述侧置配合面与上置配合面之间的夹角为85
°‑
95
°
10.所述侧置配合面处设置有第一凹位,所述上置配合面处设置有第二凹位,所述第一凹位、第二凹位均用于填充粘合剂。
11.所述工作部靠近嵌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
12.所述侧置配合面和上置配合面用于贴合在外界支撑体上。
13.所述研磨主体用于通过粘合剂、双面胶带或者螺丝固定在外界支撑体上。
14.所述研磨主体一体成型。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具研磨器,其通过在研磨主体上设置有侧置配合面和上置配合面,并在侧置配合面与上置配合面之间形成有嵌置槽,从而可利用嵌置槽与外界支撑体边角配合,并通过研磨主体与外界支撑体固定,可避免在磨刀过程中出现刀具研磨器移位现象,而且,通过嵌置槽与外界支撑体配合,还可减少空间的占用;此外,方便于使用,
还方便于固定,并可确保固定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5.其中,10、研磨主体;11、工作部;12、侧置配合面;13、上置配合面;14、嵌置槽;15、弧形磨刀体;16、第一延伸部;17、第二延伸部;18、第一凹位;19、第二凹位;20、避让槽;30、外界支撑体。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7.如图1所示,一种刀具研磨器,包括用于固定在外界支撑体30上的研磨主体10,该研磨主体10包括用于研磨的工作部11,所述研磨主体10上设置有侧置配合面12、以及上置配合面13;所述侧置配合面12与上置配合面13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外界支撑体30边角a嵌入的嵌置槽14。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刀具研磨器,其通过在研磨主体10上设置有侧置配合面12和上置配合面13,并在侧置配合面12与上置配合面13之间形成有嵌置槽14,在使用时,通过嵌置槽14与外界支撑体30配合,可利用外界支撑体30对研磨主体10起到限位作用,并通过研磨主体10与外界支撑体30固定,利用工作部11进行磨刀,可避免在磨刀过程中出现刀具研磨器移位现象,还方便于使用,而且,与现有直接放置在外界支撑体30顶面上的刀具研磨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刀具研磨器通过嵌置槽14与外界支撑体30配合,可在高度方向上减少厨房空间的占用,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其中,外界支撑体30可为外界的支撑台、支撑桌或者抽拉柜板等支撑体。
29.所述工作部11包括设置呈弧形状的弧形磨刀体15。
30.其中,所述侧置配合面12与上置配合面13之间的夹角d与外界支撑体30的边角的角度相匹配,可设置为0.5
°‑
179
°
。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所述侧置配合面12与上置配合面13之间的夹角d设置为85
°‑
95
°

31.优选的,还可如图2-4所示,所述研磨主体10可还包括用于置于外界支撑体30上方的第一延伸部16、以及第二延伸部17,所述第一延伸部16设置在工作部11上并沿横向延伸,所述第二延伸部17设置在工作部11下端并朝下延伸;所述上置配合面1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一延伸部16上,侧置配合面12至少有一部分位于第二延伸部17上,从而可增大与外界支
撑体30的接触面积,以使固定更为牢固。
32.其中,所述第一延伸部16、第二延伸部17远离嵌置槽14的一侧面可如图2-6所示,设置为与工作部11光滑衔接的曲面,当然,除此之外,还可如图7所示,将所述第一延伸部16、第二延伸部17远离嵌置槽14的一侧面设置为平面,以方便于制作。所述第一延伸部16的尺寸b、第二延伸部17的尺寸c可依据实际需求而设定。
33.所述研磨主体10用于通过粘合剂、双面胶带或者螺丝固定在外界支撑体30上。
34.优选的,所述侧置配合面12和上置配合面13用于贴合在外界支撑体30上。而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方式,如图5-6所示,所述侧置配合面12处设置有第一凹位18,所述上置配合面13处设置有第二凹位19,所述第一凹位18、第二凹位19均用于填充粘合剂,从而通过第一凹位18、第二凹位19可方便于填充粘合剂以方便于固定,并使其与外界支撑体30贴合更加牢固,还可使贴合效果更为美观。
35.所述工作部11靠近嵌置槽14的一侧设置有避让槽20,以通过该避让槽20避让外界支撑体30上的凸起或边角的角边缘,使其更好贴合。其中,可如图2-6所示,将所述避让槽20的内壁设置为弧面状,当然,除此之外,还可如图8所示,将所述避让槽20的内壁采用水平面、以及与水平面垂直的垂直面,以可增大避让槽20的容积,可满足外界支撑体30的体积较大的凸起的容纳要求。
36.所述研磨主体10一体成型,以方便于制作。
37.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