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静态型金属表面去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207阅读:1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常温静态型金属表面去油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镀前金属表面去油剂目前,国内外在电镀前对金属表面除油的方法是采用三步法,即第一步,溶剂除油在常温下用有机溶剂进行人工擦洗一至二次;第二步,化学除油,根据不同的镀件,按不同的成分及配方配制化学试剂,加温到100℃煮洗30~60分钟;第三步,电解除油,将镀件放入碱性电解液中,通上阳极或阴极电流5~25分钟。这种方法除油,造价高、工艺复杂、大量消耗煤、电等能源,除油时间长,效率低,对金属基体腐蚀严重,污染环境,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乳白或微黄胶状常温静态金属表面去油剂该去油剂除油工艺简单、节约能源、适用性广、无环境污染,对金属基体腐蚀极微弱,能减轻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常温静态型金属表面去油剂,是由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稳定剂和催化剂等混合组成的水溶性物质,是一种不含氢氧根的弱碱型金属表面去油剂,其组成及配方为羧酸盐类15%,多元醇类35%,苯骈三氮唑0.4%,碳酸钠5%,硅酸钠4.6%,三乙醇胺油酸皂5%,皂素5%,稳定剂和催化剂之和不大于15%。水不小于15%。羧酸盐类是从植物油(茶油或蓖蔴油)中提取羧酸,再经过皂化反应而制成的,多元醇类一般采用丙三醇、羧酸盐类、多元醇类三乙醇胺油酸皂和皂素,主要起表面活性作用,苯骈三氮唑起缓蚀作用,碳酸钠和硅酸钠提供碱基,催化剂用于静态下催化除油,以使除油干净。
本发明的常温静态型金属表面去油剂,适用范围广,能广泛用于黑色和有色金属的电镀、氧化、磷化前除油以及塑料镀前除油。塑料表面粗化,除油工艺简单,将原来的三步法除油变为一步法除油,即在常温下将金属放入含该去油剂40%的溶液中浸洗8~45分钟,再水洗即可。除油温度0℃以上,凝固点-10℃,除油时不需加热,不需搅拌,能节约能源,无环境污染,使用寿命长,如不慎带入氢离子,溶液内酸度增强时,可用磷酸钠将PH值调至9~11,调值后的溶液除油效果不变,成本低,操作方便,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害。
实施例将15克羧酸盐放入容器中,再加入35克多元醇充分混合后,加入15克稳定剂和催化剂,混合后再加入碳酸钠5克,硅酸钠4、6克,调整PH值至9~10、8,最后加入皂素5克,苯骈三氮唑0、4克,三乙醇胺油酸皂5克,水15克,充分混合,加压至2~3公斤/平方厘米,进行反应后,即可得到乳白或微黄胶状液体,储存密闭容器内,以待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常温静态型金属表面去油剂,包括碳酸钠和水,其特征在于含有羧酸盐类、多元醇类、苯骈三氮唑、硅酸钠三乙醇胺油酸皂、皂素、稳定剂和催化剂,其配方为羧酸盐类15%,多元醇类35%,苯骈三氮唑0.4%,碳酸钠5%,硅酸钠4.6%,三乙醇胺油酸皂5%,皂素5%,稳定剂和催化剂之和不大于15%水不大于15%。
2.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酸盐是从植物油中提取羧酸,再经过皂化反应而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
1和2,其特征在于提取羧酸,一般采用茶油也可采用蓖蔴油。
4.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多元醇类一般用丙三醇。
5.根据权利要求
1,其特征在于稳定剂采用环氧乙烷。
专利摘要
本发明属于电镀前金属表面去油剂,这种去油剂的组成及配方为羧酸盐类15%,多元醇类35%,苯骈三氮唑0.4%,碳酸钠5%,硅酸钠4.6%,三乙醇胺油酸皂5%,皂素5%,稳定剂和催化剂之和不大于15%,水不小于15%,该去油剂具有除油工艺简单除油温度在0℃以上,节约能源,无环境污染,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广泛用于黑色、有色金属的电镀、氧化、磷化、油漆前的除油,是一种非毒害、非危险物品。
文档编号C23G5/00GK85100387SQ85100387
公开日1986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易肇昌 申请人:易肇昌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