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钛硅铁在铸铁上的使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9273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钛硅铁在铸铁上的使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融铁类合金的处理。
棕刚玉生产中的副产品低硅硅铁,由于其中含有钛元素,所以称为低钛硅铁,最初人们当作垃圾排出,后来混入高炉原料中熔炼生铁,也有人用它作为原料之一冶炼硅铁。时至今目无人找到低钛硅铁的合理用法,上述的这些用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首先是把已经冶炼过的铁当做炼铁原料送进高炉再炼生铁,浪费能源;其次是其中含有微量钛元素在高炉中大部分被烧损掉,即这种元素在特种铸铁中是颇有价值的;再次,普通生铁中如含有少量的钛西被当做不含钛的生铁使用,在某些场合将造成损失,比如用以生产球墨铸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对低钛硅铁再次冶炼造成的对能源和有用元素的浪费,而为其找到合理的用途,使物尽其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钛硅铁在铸铁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将低钛硅铁破碎成块状或粒状,随同金属料加入直接用于铸铁铸造,用来改善铸件性能。
利用钛硅元素改善铸铁物化性能时,将块状低钛硅铁在炉后加入;而消除铁水被氧化而脱氧或孕育铸铁时,将粒状低钛硅铁炉前加入。
采用本发明不仅克服了重复冶炼造成的对能源和有用元素造成的浪费,消除误用某些铸铁造成的失败,而且能用低廉的成本生产特种铸铁——耐磨、耐热、耐酸铸铁。
实施例1为改进铸铁的机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可在炉后加入块状低钛硅铁3-7%,加入3%时可以看到铸铁组织中石墨变细,白口消除,珠光体增加,气渣孔减少,因而有好的机加工性能和机械性能。
例2制造耐磨铸件时,可加入块状低钛硅铁4-10%,炉后与锑一起加入。在加入8%低钛硅铁生产出的小轿车刹车片中,可看到石墨数增多,珠光体增多,组织细化,零件的抗热疲劳性能、耐磨性能都提高了,因而使用寿命提高。
例3生产高牌号铸铁时,炉前加入粒状低钛硅铁0.5~1.5%孕育处理,炉后加入块状低钛硅铁4~8%。
例4生产硅系耐热铸铁时,炉后加块状低钛硅铁20~35%。
例5生产高硅耐蚀铸铁时,电炉中加入块状低钛硅铁90~100%,根据不同牌号,并同时补增硅和其它金属元素。
例6为消除铁水被氧化而脱氧时,炉前加入粒状低钛硅铁0.5~1.2%。
权利要求
1.一种低钛硅铁在铸铁上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将低钛硅铁破碎成块状或粒状随同金属料加入,直接用于铸造铸件,用来改善铸件的性能和降低铸件成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块状低钛硅铁以3~7%的量炉后加入,以改善铸件的机加工及机械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块状低钛硅铁以4~10%的量炉后加入(与锑一齐),以增加铸件耐磨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粒状低钛硅铁以0.5~1.5%的量炉前加入,而将块状低钛硅铁以4~8%的量炉后加入以生产高牌号铸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块状低钛硅铁以20~35%的量炉后加入,以增铸铁耐热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块状低钛硅铁以90~100%的量电炉中加入,以增铸件耐腐蚀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将粒状低钛硅铁以0.5~1.2%的量炉前加入,以消除铁水氧化和白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熔融铁类合金处理的方法,是将粒状或块状的生产棕刚玉副产品(或废料)—低钛硅铁在炉前或炉后加入,直接用于铸铁,以改善铸铁的机械性能及耐磨、耐热、耐腐蚀等性能,降低产品成本。
文档编号C22C33/08GK1198476SQ9711440
公开日1998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7日
发明者梅嵩, 梅桂清 申请人:梅嵩, 梅桂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