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_3

文档序号:9927877阅读:来源:国知局
度均匀,从而使辊套内、外侧淬火组织均匀,消除内应力,提高淬火质量。
[0049]采用本实施例中用于辊套的淬火装置进行淬火的具体步骤为:
[0050]步骤一、淬火准备:
[0051 ]辊套淬火之前,在辊套外沿固定两个吊运件,通过吊具连接吊运件,将辊套放入加热炉内整体加热,使辊套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为接下来的淬火做准备;
[0052]步骤二、辊套定位:
[0053]准备用于辊套的淬火装置,通过吊具将辊套竖直安放在卡盘7上,调节辊套的位置,使中心水管2位于辊套的轴心线上,径向移动卡盘7上的活动卡爪,将辊套定位夹紧在卡盘7上。由于机械外箱9和挡水板I都是贯通的圆筒,辊套的装卸、定位均十分方便,而且在淬火过程中能直接观察到辊套的冷却情况。
[0054]步骤三、挡水机构调节:
[0055]根据辊套的高度,调节挡水板I的位置,并通过挡水板固定装置固定挡水板I,使挡水板I的下沿低于辊套的上沿,同时挡水板I的内径大于辊套的外径,使挡水板I罩住辊套的上沿,使淬火过程中外围水管10上外喷水口喷出的水与辊套内侧相隔绝,中心水管2上的内喷水口喷出的水与辊套外侧相隔绝。
[0056]步骤四、淬火开始:
[0057]启动与卡盘7连接的电动机,通过电磁调速控制器的减速,电动机带动卡盘7以60转/分钟匀速转动,使辊套内、外侧周期性地受到喷淋冷却,获得均匀的表面硬度。同一时间启动与中心水管进水口相连的水栗、与环形水管进水口 8相连的水栗,水以4个大气压的压力分别从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夕卜围水管1上外喷水口喷出水柱,分别实现对棍套内侧、外侧喷水淬火,水的温度为20度。
[0058]步骤五、淬火控制及结束:
[0059]淬火开始后,通过挡水板I上的通孔仔细观察辊套内侧,中心水管2上的内喷水口喷水20秒后,立刻停止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让辊套内侧自回火以降低硬度;再过20秒,重新启动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再过30s,同时停止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外围水管1上外喷水口的喷水,完成淬火。
[0060]本实施例通过控制辊套内、外侧的淬火时间,从而实现使辊套内、外表面硬度有个差值的功能,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成本低,便于推广使用。
[0061]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步骤一、淬火准备: 辊套淬火之前,在辊套外沿固定两个吊运件,通过吊具连接吊运件,将辊套放入加热炉内整体加热,使辊套升温至奥氏体化温度,为接下来的淬火做准备; 步骤二、套定位: 准备用于辊套的淬火装置,通过吊具将辊套竖直安放在卡盘(7)上,调节辊套的位置,使中心水管(2)位于辊套的轴心线上,径向移动卡盘(7)上的活动卡爪,将辊套定位夹紧在卡盘(7)上; 步骤三、挡水机构调节: 根据辊套的高度,调节挡水板(I)的位置,并通过挡水板固定装置固定挡水板(I),使挡水板(I)的下沿低于辊套的上沿,使淬火过程中外围水管(10)上外喷水口喷出的水与辊套内侧相隔绝; 步骤四、淬火开始: 启动与卡盘(7)连接的电动机,通过电磁调速控制器的减速,电动机带动卡盘(7)匀速转动;同一时间启动与中心水管进水口相连的水栗、与环形水管进水口(8)相连的水栗,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别从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夕卜围水管(10)上外喷水口喷出水柱,分别实现对辊套内侧、外侧喷水淬火; 步骤五、淬火控制及结束: 淬火开始后,通过挡水板(I)上的通孔仔细观察辊套内侧,中心水管(2)上的内喷水口喷水20秒后,立刻停止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让棍套内侧自回火;再过20秒,重新启动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再过30s,同时停止中心水管(2)上内喷水口的喷水、外围水管(10)上外喷水口的喷水,完成淬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装置包括机械外箱(9)、脚架(5)和平台(6),所述的机械外箱(9)为一贯通的圆筒,其底部外侧连有脚架(5),所述的脚架(5)固定在平台(6)之上,还包括辊套喷水机构、挡水机构和辊套安放机构,其中: 所述的辊套喷水机构包括辊套内侧喷水装置和辊套外侧喷水装置,所述的辊套内侧喷水装置、辊套外侧喷水装置分别对辊套的内侧、外侧进行喷水淬火; 所述的挡水机构包括挡水板(I)和挡水板固定装置,所述的挡水板(I)为一贯通的圆筒,挡水板(I)的外径小于机械外箱(9)的内径,所述的挡水板(I)通过挡水板固定装置固定在机械外箱(9)中; 所述的$昆套安放机构包括卡盘(7)和卡盘旋转装置,所述的卡盘(7)位于机械外箱(9)正下方的平台(6)上,所述的卡盘(7)还与卡盘旋转装置相连,所述的卡盘旋转装置驱动卡盘(7)水平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套外侧喷水装置包括环形水管(4)、环形水管进水口(8)和外围水管(10),所述的环形水管(4)为一闭合的圆形水管,该圆形水管的外径与机械外箱(9)的内径相等,所述的环形水管(4)固定在机械外箱(9)底部内侧的圆周上;所述的环形水管(4)两侧设置有环形水管进水口(8),该环形水管进水口(8)与环形水管(4)相连通,且两个环形水管进水口(8)设置于环形水管(4)的同一条直径线上;所述的环形水管(4)上圆周表面设有若干个通孔,该若干个通孔沿着环形水管(4)上圆周表面均匀排列,每个通孔竖直的连接有一根外围水管(10),所述的外围水管(10)通过上述的通孔与环形水管(4)相连通; 所述的外围水管(10)上均设有若干个外喷水口,该外喷水口为圆形孔,外围水管(10)内的水通过外喷水口喷射到棍套外侧,相邻两个外喷水口之间的间距为2-3cm,外喷水口的直径为2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套内侧喷水装置包括中心水管(2)和中心水管进水口,所述的中心水管(2)竖直的连接在平台(6)上,该中心水管(2)位于机械外箱(9)内轴心线的位置;所述的中心水管(2)下端设置有中心水管进水口,该中心水管进水口与中心水管(2)相连通; 所述的中心水管(2)上设有若干个内喷水口,该内喷水口为圆形孔,中心水管(2)内的水通过内喷水口喷射到辊套内侧,相邻两个内喷水口之间的间距为2-3cm,内喷水口的直径为 2m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水板固定装置包括配重物(3)和吊耳(11),所述的挡水板(I)外侧圆周上固连有吊耳(11),该吊耳(11)与配重物(3)通过铁丝连接;上述的铁丝绕过机械外箱(9)的上端口将配重物(3)悬挂在机械外箱(9)外侧,所述的配重物(3)通过自身重力固定挡水板(I)。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盘旋转装置包括电磁调速控制器和电动机,所述的电动机与电磁调速控制器相连接,该电磁调速控制器控制电动机转动,所述的电动机与卡盘(7)相连,该电动机驱动卡盘(7)做水平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围水管(10)上所有外喷水口的面积之和小于与环形水管(4)相连接的两个环形水管进水口(8)截面面积之和。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水管(2)上所有内喷水口的面积之和小于其下端中心水管进水口截面面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属于机械方法领域。本发明的用于辊套的淬火方法,其步骤为:淬火准备;辊套定位;挡水机构调节;淬火开始;淬火控制及结束。本发明中辊套喷水机构包括辊套内侧喷水装置和辊套外侧喷水装置,辊套内侧喷水装置、辊套外侧喷水装置分别对辊套的内侧、外侧进行喷水淬火;挡水机构包括挡水板和挡水板固定装置,挡水板通过挡水板固定装置固定在机械外箱中;辊套安放机构包括卡盘和卡盘旋转装置,卡盘旋转装置驱动卡盘水平旋转。本发明通过辊套喷水机构、挡水机构和辊套安放机构的配合使用,实现使辊套内、外表面硬度有个差值的功能,延长了辊套使用寿命。
【IPC分类】C21D9/40, C21D1/18
【公开号】CN105714093
【申请号】CN201610290169
【发明人】曹煜, 吴高明, 徐良乐, 斯庭智
【申请人】马鞍山市天马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