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和由该不锈钢制成的切削工具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9360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不锈钢和由该不锈钢制成的切削工具主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发明涉及意图用于切削工具主体或切削工具的夹具的不锈钢以及由该不锈钢制成的切削工具主体。所述不锈钢由如下组成:C 0.14?0.25,N0.06?0.15,Si 0.7?1.2,Mn 0.3?1.0,Cr 12?15,Ni 0.3?0.8,Mo 0.05?0.4,V 0.05?0.4,Al 0.001?0.3,任选组分和除杂质之外的余量Fe。
【专利说明】
不诱钢和由该不诱钢制成的切削工具主体
技术领域
[0001] 发明设及不诱钢和由该不诱钢制成的切削工具(刀具,cutting tool)主体。
[0002] 所述钢意图用于切削工具主体或切削工具的夹具(夹持装置,holder)。
【背景技术】
[0003] 术语切削工具主体是指在切削操作时将活动(工作,active)工具部安装在其上或 其中的主体。典型的切削工具主体为设置有高速钢、烧结碳化物(硬质合金,cemented carbide)、立方氮化棚(CBN)或陶瓷的活动切削元件的锐削(锐,milling)和钻孔(化ill)主 体。在运样的切削工具主体中的材料通常为钢,本领域中称为夹具钢。
[0004] 很多类型的切削工具主体具有非常复杂的形状且常常存在小的螺纹孔和长的小 钻孔,并且因此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切削操作W高的切削速度进行,其意味着 切削工具主体可能变得非常热,且因此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硬度和对升高溫度下的软化的抗 性是重要的。为了承受某些类型的切削工具主体(例如锐削主体)经历的高的脉动负载,材 料必须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质,包括良好的初性和疲劳强度。为了改善疲劳强度,通常在切削 工具主体的表面中引入压缩应力。因此,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在高溫下保持所述施加的压 缩应力的能力,即良好的对松弛的抗性。切削工具主体是初性硬化(tou曲harden)的,而对 其施加夹持元件的表面可为感应硬化的。因此,所述材料应可通过感应硬化而硬化。某些类 型的切削工具主体(例如某些具有焊接的烧结碳化物端部的钻孔主体)用PVD涂覆或者在硬 化后进行渗氮(氮化),W提高对在容屑槽中和在钻孔主体上的碎屑磨损的抗性。因此,所述 材料应可在表面上进行渗氮或者用PVD涂覆而没有任何显著的硬度下降。
[0005] 传统上,一直使用中低合金的工程钢如1.2721、1.2738和SS2541作为用于切削工 具主体的材料。
[0006] 使用热加工工具钢作为用于切削工具夹具的材料也是知晓的。W0 97/49838和W0 2009/116933公开了热加工工具钢用于切削工具夹具的用途。目前,两种流行的用于切削工 具主体的热加工工具钢由Uddeholms AB提供并W名称THG 2000和MCG 4M销售。所述钢的标 称组成在表1中给出(wt. % )。
[0007] 表 1 「nmRl
[0009] 运些类型的热加工工具钢拥有对于作为切削工具夹具的预期用途而言非常好的 性质。然而,热加工工具钢比较而言难W机械加工。机械加工费用常常占机械加工组件的总 成本的大于60%。显然,缩短的机械加工时间缩短交付时间,降低人工成本且改善机器利 用。
[0010] 使用不诱钢、特别是预硬化的400系列不诱钢如DIN 1.2316作为用于切削工具夹 具的材料也是知晓的。然而,运些钢有碳化物偏析和形成S铁素体的倾向。在硬化和回火条 件中还可存在残余奥氏体。因此,对于工具夹具应用而言,机械性质不是最佳的,且所述钢 也难W机械加工。
[0011] US 2007/0006949 A1公开了用于塑性成型工具用的夹具和夹具零件的钢,其包含 0.06-0.15%C、0.07-0.15%N、0.1-1.0%Si、0.1-2.0%Mn、12.5-14.5%Cr、0.8-2.5%Ni、 0.1-1.5%]?〇、和任选地最高0.7%¥。

【发明内容】

[0012] 本发明的总体目的是提供适合作为切削工具主体的材料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 性的不诱钢。所述钢在软退火条件和预硬化条件中具有改善的性质概况(profile)。
[0013] 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所述新的不诱钢制成的切削工具夹具,特别是用于可转位刀 片(可转位插入件,indexable insert)的切削工具夹具。
[0014] 通过提供具有如合金权利要求中阐述的组成的钢,前述目的W及额外的优点得W 显著地实现。所述钢具有满足由切削工具制造者、工具制造工(toolmaker)和最终用户提出 的对于材料性质不断提高的要求的性质概况。特别地,所述钢是不生诱的且具有包括良好 的机械加工性、良好的泽透性和高的尺寸稳定性在内的有吸引力的性质概况。
[0015] 由于所述钢的非常好的性质概况,也可将所述钢用于其它应用,例如经历高应力 的工程部件。发明还设及由热加工钢制成的工具夹具W及所述钢的不同用途。
[0016] 发明定义在权利要求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W下简要地解释所主张的合金的单独的元素和它们彼此的相互作用W及化学成 分限制的重要性。可用的和优选的范围定义在权利要求中。钢的化学组成的全部百分比在 整个说明书中W重量给出。
[001 引碳(0.14-0.25%)
[0019] 碳对于泽透性是有利的,且W0.14 %的最小含量、优选地至少0.19 %或0.20 %存 在。在高碳含量下,M23C6和M?C3类型的碳化物将在所述钢中形成。因此,碳含量不应超过 0.25%。可将碳的上限设定为0.24%、0.22%或0.21 %。
[0020] 氮(0.06-0.15%)
[0021 ]将氮限定至0.06-0.15% W获得期望的类型和量的硬质相、尤其是パC,N)。当相对 于饥含量适当地平衡氮含量时,富饥的碳氮化物V(C,N)将形成。运些将在奥氏体化步骤期 间部分地溶解,并且然后在回火步骤期间沉淀为纳米尺寸的粒子。饥的碳氮化物的热稳定 性被认为比饥的碳化物的热稳定性好,因此可改善不诱工具钢的耐回火性。进一步地,通过 回火至少两次,回火曲线将具有较高的二次峰。因此,氮的优选范围为0.09-0.12%。
[0022] 娃(0.7-1.2%)
[0023] 娃用于脱氧。娃在所述钢中增大碳的活度(活性)。娃也改善所述钢的机械加工性。 为了得到期望的效果,Si的含量应该为至少0.7%、优选地0.8%或0.85%。然而,娃是强的 铁素体形成物(former),并且因此应该被限制到《1.2%、优选地到1.1%、1.0%或0.95%。
[0024] 车孟(0.3-1.0%)
[0025]儘有助于改善所述钢的泽透性,并且儘与硫一起通过形成硫化儘有助于改善机械 加工性。因此,儘应该W0.3%的最小含量、优选地至少0.3%存在。儘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 且含量应该被限制到1.0%、〇. 8%或0.6% W避免过多的残余奥氏体。优选的范围包括 0.35-0.55%和 0.4-0.5%。
[00%]铭(12-15%)
[0027]当W至少11%的溶解量存在时,铭导致在钢表面上的纯化膜的形成。铭应该W在 12%和15%之间的量存在于所述钢中W给予所述钢良好的泽透性和耐蚀性。优选地,CrW 大于13%的量存在W保证良好的耐点蚀性。下限按照预期应用进行设定并且可为13.2%或 13.4%。然而,Cr是强的铁素体形成物,并且为了避免硬化之后的铁素体,量需要得到控制。 由于实际原因,可将上限减小至14%、13.8%或13.6%。优选的范围包括13.2-13.8%和 13.4-13.6%。
[002引儀(0.3-0.8%)
[0029] 儀给予所述钢良好的泽透性和初性。由于费用,所述钢的儀含量应该受到限制。优 选的范围为0.5-0.7%。
[0030] 钢(0.05-0.4%)
[0031] Mo已知对泽透性具有非常有利的效果。它还已知改善耐点蚀性。最小含量为 0.05%,且可设定至0.15%或0.17%。钢是强的碳化物形成元素且也是强的铁素体形成物。 因此,钢的最大含量为0.4 %。优选地,Mo被限制到0.30 %、0.25 %或甚至0.23 %。
[0032] 饥(0.05-0.4%)
[0033 ]饥在所述钢的基体中形成M( C,N)类型的均匀分布的一次沉淀的碳氮化物。在本钢 中,M主要为饥,但是可存在显著量的Cr和Mo。因此,饥应该W0.05-0.4 %的量存在。上限可 被设定至0.35%、0.30%或0.28%。下限可被设定至0.10%、0.15%、0.20%或0.22%。上限 和下限可在权利要求1中阐述的限度内自由地组合。
[0034] 侣(0.001-0.3%)
[0035] 侣用于脱氧。在大多数情况下,将侣含量限制到0.05%。合适的上限为0.06%、 0.03%和0.024%。为确保足够的脱氧而设定的合适的下限为0.005%和0.01 %。优选地,所 述钢包含0.01-0.024%的A1。
[0036] 铜(《3.0%)
[0037] 化是任选的元素,其可有助于提高所述钢的硬度和耐蚀性。此外,它有助于所述钢 的耐蚀性W及机械加工性。如果使用,优选的范围是0.02-2%、0.02-0.5%、0.04-1.6%和 0.04-0.5%。然而,一旦已经添加铜就不可能从所述钢提取铜。运急剧地使废料处理更困 难。由于该原因,一般不故意添加铜。
[003引钻(《5.0%)
[0039] Co是任选的元素。它有助于提高马氏体的硬度。最大量为5%。然而,由于实际原因 例如废料处理,不故意添加 Co。优选的最大含量为0.2%。
[0040] 鹤(《0.5%)
[0041] 鹤在不损害所述钢的性质的情况下可W最大0.5%的含量存在。然而,鹤倾向于在 凝固期间偏析且可产生不期望的S铁素体。此外,鹤是昂贵的且它还使废金属的处理复杂 化。因此,将最大量限制到0.5 %、优选地0.2 %,且最优选地不进行添加。
[0042] 妮(《0.1%)
[0043] 妮和饥的类似之处在于,它形成M(C,N)类型的碳氮化物。Nb的最大添加为0.1%。 优选地,不添加妮。
[0044] 憐(《0.05%)
[0045] P是可导致回火脆性的杂质元素。因此,它被限制到《0.05%。
[0046] 硫(《0.5%)
[0047] 硫优选地被限制到S《0.005% W减少夹杂物的数量。然而,S有助于改善所述钢的 机械加工性。用于改善所述钢在初性硬化条件中的机械加工性的合适含量为0.07-0.15%。 在局的硫含量下,存在热脆性的风险。另外,局的硫含量可对所述钢的疲劳性质具有负面影 响。因此,所述钢应该包含《0.5 %,优选地《0.01 %,最优选地《0.001 %。
[004引氧(任选地0.003-0.01%)
[0049]氧在钢包处理期间可故意添加到所述钢中,W在所述钢中形成期望量的氧化物夹 杂物且由此改善所述钢的机械加工性。控制氧含量W落入0.003-0.01%的范围内。优选的 范围为0.003-0.007%。
[0化0]巧(任选地0.0003-0.009%)
[0051]巧在钢包处理期间可故意添加到所述钢中,W形成期望组成和形状的夹杂物。巧 进而W 0.0003-0.009、优选地0.0005-0.005的量添加。
[0化2] 86、56、]\%和1?6]\1(稀±金属)
[0053] 运些元素可W所主张的量添加到所述钢中W进一步改善机械加工性、热加工性 和/或焊接性。
[0054] 棚(《0.01%)
[0055] 可使用BW进一步提高所述钢的硬度。量被限制到0.01%,优选地《0.004%。
[0化6] 1'1、2'和1'曰
[0057]运些元素是碳化物形成物,且可W所主张的范围存在于所述合金中W改变硬质相 的组成。然而,一般不添加运些元素。
[005引 WE
[0059] 通常使用耐点蚀当量(pitting resis1:ance equivalent,PRE)对不诱钢的耐点蚀 性进行量化。较高的值表示对点蚀较高的抗性。对于高氮的马氏体不诱钢,可使用W下表达 式:
[0060] PRE=%Cr+3.3%Mo+30%N
[0061] 其中%Cr、%Mo和%N是在奥氏体化溫度(Ta)下溶解于基体中的含量。所溶解的含 量可用化ermo-hlc对实际奥氏体化溫度(Ta)进行计算和/或在泽火后的钢中进行测量。
[0062] 所述奥氏体化溫度(Ta)在950-1200°C、典型地1000-1050°C的范围内。优选地, PRE-数量在16-18的范围内。
[0063] 钢的制造
[0064] 具有所主张的化学组成的不诱钢可通过常规的炼钢制造。运种类型的钢通常通过 如下而制成:将废料在电弧炉化AF)中烙化、然后使钢经历钢包冶金和任选地真空脱气。在 钢包中通过如下而提高氧含量:揽拌烙体并使烙体表面暴露于大气和/或添加社屑巧L钢 皮)。在冶金处理结束时添加巧,优选地作为化Si添加。
[0065] 将所述烙体通过铸锭(合适地底注铸造)而铸造成锭。可使用粉末冶金(PM)制造 W 及电渣重烙化SR)。然而,由于成本原因,一般不使用运些替代方案(备选方案)。
[0066] 可W与用于类型420系列不诱钢类似的方式对所述钢进行热处理W调节硬度。硬 化溫度范围为1000°C-103(TC,因为超过1030°C将引起晶粒生长和提高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保持时间应该为约30分钟。1020°C的溫度是优选的。所述钢应该回火两次且中间冷却至室 溫。在回火溫度下的保持时间应该为最小2小时。应该使用的最低回火溫度为250°C。当使用 1020°C作为硬化溫度时,在250°C下回火之后可实现48-50皿C的硬度。在520°C下回火之后 可实现46-48HRC的硬度。后者处理除去了残余奥氏体并且给出接近于0的尺寸变化。
[0067] 实施例1
[0068] 根据发明的钢组合物通过常规冶金术制备。对比钢是提供有对应于约33HRC的 310皿硬度的标准钢1.2316。
[0069] 所检验的钢的组成在表2中给出(Wwt. %计),除杂质之外余量为化。
[0070] 发明钢通过在1020°C下奥氏体化30分钟而进行硬化并且在550°C下W两小时回火 两次W获得40HRC的硬度。对比钢也进行硬化和回火至相同的硬度。
[0071 ] 表2.所检验的钢的组成 「nn~7〇 1
[0073] 机械加工性测试
[0074] 机械加工性是复杂的主题且可通过大量针对不同特性的不同测试进行评估。主要 的特性为:工具寿命、材料除去的限制速率、切削力、机械加工表面和断屑(C h i P breaking)。在本案中,通过端锐削检验所述钢的机械加工性,因为运是在工具主体制造中 最困难的操作之一。
[0075] 对表2中所显示的钢进行锐削测试W评估它们的机械加工性。所述钢未用任何机 械加工性增强元素进行处理。
[0076] 全部机械加工性测试均在M0DIG 7200立式加工中屯、上进行。
[0077] 使用可转位刀片刀具(cutter)的端锐削
[0078] 在该测试中,使用了直径16mm刀具,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了该测试:
[0079] □切削工具:Sandv;LkCo;roMi 11 390016mm
[0080] □碳化物刀片:R390-11T3 08M-PL 1030 [0081 ] □切削速度,Vc:200m/min
[0082] □切削的轴向深度,ap :4mm
[0083] □切削的径向深度,ae:0.8mm
[0084] □齿进给(tooth feed),fz:0.2mm/齿
[0085] □冷却剂(coolant):干法锐削
[0086] 当在不同材料中锐削时直至0.3mm的最大磨损的工具寿命呈现于表3中。
[0087] 表3.来自使用可转位刀片刀具的端锐削的结果 「nnQQl
L0089」在锐削测试中,使用光光学显微镜在锐削刀具的各齿上测量齿侧面磨损(flank wear)并计算平均值。当平均齿侧面磨损值达到0.3mm时停止所述测试,并且记录锐削时间 且将其用于机械加工性对比。
[0090] 使用固体烧结碳化物刀具的端锐削
[0091] 在该测试中,使用了直径10mm的固体烧结碳化物刀具,并在如下条件下进行了该 测试:
[0092] □切削工具:Sandv化 R216.:M-10050-AK22P-1630#10mm
[0093] □切削速度,Vc:45m/min
[0094] □切削的轴向深度,ap:4mm
[0095] □切削的径向深度,ae :8mm
[0096] □齿进给,fz:0,03mm/齿
[0097] □冷却剂:干法锐削
[0098] 当在不同材料中锐削时直至0.2mm的最大磨损的工具寿命呈现于表4中。
[0099] 表4.来自使用固体烧结碳化物刀具的端锐削的结果 「/"H
[0101] 使用可转位刀片锐削刀具的面锐削(端面锐削,face milling)
[0102] 在该测试中,使用了直径80mm刀具,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了该测试:
[0103] □切削工具:Sandv 化 CoroMi 11 245080mm
[0104] □碳化物刀片:R245-12T3E-PL 4230
[0105] □切削速度,Vc:150m/min
[0106] □切削的轴向深度,ap:2mm
[0107] □切削的径向深度,ae:48mm
[010 引□齿进给,fz :0.15mm/齿 [0109] □冷却剂:干法锐削
[0110] 当在不同材料中锐削时直至0.3mm的最大磨损的工具寿命呈现于表5中。
[0111] 表5.来自使用可转位刀片锐削刀具的面锐削的结果 rnii9i
[0113] 所进行的测试的结果清楚地掲示了在发明材料的机械加工性方面的出人意料的 和显著的改善,尤其是在预硬化条件中。在使用可转位刀片刀具的端锐削中,经历了最大接 近于1.2316的工具寿命的8倍的工具寿命的改善。
[0114] 所述改善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白,且发明人不希望受到任何理论的限制。然而,据认 为,结果与较贫乏(leaner)的钢组成有关。所主张的钢的较低的&和Mo含量导致非常低量 的一次碳化物和更均匀的基体结构。只在对比钢的显微结构中发现碳化物夹渣(条状物, stringer)。
[011引实施例2
[0116] 对具有表2中所显示的组成的钢在短的横向上进行无缺口冲击测试。结果显示于 表6中。
[0117] 表6.来自延展性测试的结果 「ni1R1
'[0119]~~显然,对比钢1.2316具有低得多的延展性,尽管它具有约33皿C的较低硬度。关于' 此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在偏析区域中富集的碳化物的存在。
[0120] 还对相同的钢测试了耐蚀性。
[0121] 将发明钢的耐蚀性和具有较高的Cr和Mo含量的1.2316进行对比。将测试样品于人 工气候室中放置3周。所使用的循环是在90 %湿度的情况下55 °C /5h+19 °C /5h。
[0122] 此外,在用氮吹扫的抑1.2的0.05M也S化中且在22°C的溫度下完成极化(偏振)测 试。极化曲线掲示了发明钢比对比钢在耐蚀性方面稍差。
[0123] 运些测试的结果W相对耐蚀性显示于表7中。
[0124] 表7.来自腐蚀测试的结果 rni9si
[0126]从实施例1和2明晰的是,发明钢具有比对比钢高的延展性和好的机械加工性,即 使当硬化至较高硬度时也是如此。尽管耐蚀性稍微不太好,但是不确定在实际应用中是否 可检测到运种差异。通过在500°C或更高的溫度下的回火处理,也可除去全部残余奥氏体, 并且因此获得接近于0的尺寸变化。相应地,发明钢具有十分适合于将所述钢应用于工具夹 具的性质概况。
[0127]本发明的不诱钢尤其可用于切削工具用的切削工具主体或夹具。可转位刀片切削 工具主体在使用期间经历高的动态应力,并且因此疲劳强度是极为重要的。由于该原因,适 宜在表面中引入压缩残余应力W延长工具主体的使用寿命。运可通过硬机械加工或任何常 规手段(例如喷丸处理、渗氮和/或氧氮共渗(氧氮化,oxy-nitriding))完成。优选地,切削 工具主体从表面起至低于表面75WI1的深度具有在-200M化至-900MPa范围内的压缩残余应 力。该方法可不仅用于工具夹具,而且用于延长由所主张的不诱钢形成的任何其它部件或 组件例如锐削卡盘(chuck)、套爪(collet)、工具渐变器(工具锥,tool taper)或夹爪的疲 劳寿命。
【主权项】
1. 用于工具夹具或切削工具主体的钢,其由以重量% (Wt. % )计的如下组成: C 0.14-0.25 N 0.06-0.15 Si 0.7-1,2 Μη 0.3-1,0 Cr 12-15 Ni 0.3-0,8 Mo 0.05-0.4 V 0.05 -0.4 A1 0.001-0.3 任选的, P < 0.05 :S < 0.5 Cu <3 Co < 5 W <0.5 Nb: < 0.1 Ti <0.1 Zr < 0.1 Ta < 0.1 B <0.01 Be <0.2 Se < 0.3 Ca 0.0003-0.009 O 0.003-0.01 Mg < 0.01 REM <0.2 除杂质之外的余量Fe。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以重量计包含: C 0.14-0.24 Μη 0.3-0.8 Cr 12.5-14.8 Mo 0.15-0.35 ¥ 0.] -0.4。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以重量计包含: Μη 0.3-0.6〇4.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的至少一个(以 wt · % 计): C 0.19-0.22 N 0.09-0.12 Si 0.8-1.1 Μη 0.35-0.60 Cr 13.0-14.5 Ni 0.35-0.75 Mo 0.15-0.30 Y 0.2 -0.3 A1 0,005-0.06 Cu <0.3 Ti < 0.005 Nb < 0.008 P < 0.025 S < 0.005 〇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的至少一个(以 wt · % 计): C 0.19-0.21 N 0.09-0.11 (C+N) 0.28-0.34 Si 0.8-1.0 Mn 0.35-0.75 Cr 13.2-14.0 Νι 0.50-0.70 Mo 0,17-0.25 V 0.22 -0,30 A1 0.005-0.024 Cu <0.2 Ti < 0.004 Nb < 0.005 P < 0.020 S < 0.004.,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的至少一个(以 wt · % 计): C 0.20-0.22 N 0.10-0.12 (C+N) 0.30-0.32 Si 0.85-1.1 Μη 0.30-0.55 Cr 13.2-13.9 Ni 0.50-0.70 Mo 0.15-0.23 ¥ 0.20 -0.28 A1 0.008-0.03 〇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的至少一个(以 wt · % 计): C 0.20-0.21 N 0.10-0.11 Si 0.85-1.0 Mn 0.40-0.55 Cr 13.2-13.8 Ni 0.55-0.70 Mo 0.17-0,25 ¥ 0.22 -0.30 A1 0.01-0.024。8.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以wt.%计): C 0.19-0.22 N 0.09-0.12 Si 0.8-1.1 Μη 0.35-0.60 Cr 13.0-14.5 Ni 0.35-0.75 Mo 0.15-0.30 V 0.2-0.3 A1 0.005-0.03 Cu < 0.3 Ti < 0.005 Nb < 0.008 P < 0.025 S <0.005,9.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满足以下要求的至少一个(以 wt · % 计): Cr 13.4-13.6 Ni 0.55-0.65 Mo 0.17-0.23 V 0.22-0.28。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的任一项的用于工具夹具的钢,其中所述钢满足以下条件的至 少一个: i) 小于15体积%的残余奥氏体含量, ii) 40-52HRC 的硬度, iii) 在400°C下至少21W/mK的热导率。11. 切削工具主体,其特别地用于可转位刀片,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中定义 的钢,任选地所述切削工具主体从表面起至低于表面75μπι的深度具有在-200MPa至-900MPa 范围内的压缩残余应力。12. 可转位刀片切削主体,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中定义的钢,其中所述可转 位刀片切削主体从表面起至低于表面75μπι的深度具有在-200MPa至-900MPa范围内的压缩 残余应力。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可转位刀片切削主体,其中所述切削主体是可转位刀片刀具主 体、可转位刀片钻孔主体或可转位刀片车削夹具。14. 如权利要求1-10的任一项中定义的钢用于铣削卡盘、套爪、工具渐变器或夹爪的用 途。15. 如权利要求14中定义的钢的用途,其中所述钢从表面起至低于表面75μπι的深度具 有在-200MPa至-900MPa范围内的压缩残余应力。
【文档编号】C22C38/46GK106062233SQ20148007344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发明人】S.冈纳森, M.蒂德斯滕
【申请人】尤迪霍尔姆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