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9356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0002]在一般的铸造模具内,多用将需要铸造的零件造型做成砂芯,而后将砂芯至于模具中,上下合模后向模具内进行浇注,待金属液在模具内冷却成型后进行脱模,最后得到零件。但在装配砂芯的过程中,由于安装不到位会使得砂芯在模具内发生损坏。并且,在浇注成型过程中,由于金属液在砂芯内流动,若砂芯在模具内固定不到位,随着金属液的流动,砂芯发生移动或者晃动,浇注成型的零件就会产生尺寸偏差,影响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克服上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砂芯固定牢固、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的铸造模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成型机构、下模;所述上模上开有浇注口,浇注口内连接浇注管;所述下模上开有对应成型机构形状的凹槽;所述上模通过浇注管与成型机构连接,成型机构与下模嵌合连接,上模与下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砂芯固定上座、砂芯固定下座、砂芯;所述砂芯固定上座的中心开有饶注通孔;所述饶注通孔连接浇注管;所述砂芯固定下座与砂芯固定上座的形状相同,尺寸小于砂芯固定上座;所述砂芯的主体部分内嵌于砂芯固定上座与砂芯固定下座之间,砂芯的直段部分的下方安装一承托砂芯重量的砂芯托;所述砂芯固定上座与砂芯固定下座嵌合后形成砂芯固定座;所述砂芯固定座的主体部分延伸出一固定端;所述固定端通过固定横梁杆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固定端通过固定柱在垂直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所述砂芯的上部对应砂芯托的位置设置有一压件。
[0006]上述方案的解释及进一步方案如下:
[0007]1.上述方案中,所述砂芯固定下座的中心凸起一凸台,凸台嵌入砂芯固定上座的浇注通孔内。
[0008]2.上述方案中,所述砂芯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整体模具温度的水冷管。
[0009]3.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开有多个出气口。
[00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铸造模具,通过成型机构内多个部件对砂芯进行固定,使得砂芯在浇注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或者晃动,浇注成型过程稳定,提高生产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成型机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5]以上附图中:1、上模;2、成型机构;3、下模;4、浇注口 ;5、浇注管;6、凹槽;7、砂芯固定上座;8、砂芯固定下座;9、砂芯;10、饶注通孔;11、砂芯托;12、砂芯固定座;13、固定端;14、固定横梁杆;15、固定柱;16、压件;17、凸台;18、水冷管;19、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7]实施例:参见图1-图3所示:
[0018]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1、成型机构2、下模3 ;所述上模I上开有浇注口 4,浇注口 4内连接浇注管5 ;所述下模3上开有对应成型机构2形状的凹槽6 ;所述上模I通过浇注管5与成型机构2连接,成型机构2与下模3嵌合连接,上模I与下模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砂芯固定上座7、砂芯固定下座8、砂芯9 ;所述砂芯固定上座7的中心开有浇注通孔10 ;所述浇注通孔10连接浇注管5 ;所述砂芯固定下座8与砂芯固定上座7的形状相同,尺寸小于砂芯固定上座7 ;所述砂芯9的主体部分内嵌于砂芯固定上座7与砂芯固定下座之8间,砂芯9的直段部分的下方安装一承托砂芯9重量的砂芯托11 ;所述砂芯固定上座7与砂芯固定下座8嵌合后形成砂芯固定座12 ;所述砂芯固定座12的主体部分延伸出一固定端13 ;所述固定端13通过固定横梁杆14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固定端13通过固定柱15在垂直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所述砂芯9的上部对应砂芯托11的位置设置有一压件16 ;所述砂芯固定下座8的中心凸起一凸台17,凸台17嵌入砂芯固定上座7的浇注通孔10内;所述砂芯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整体模具温度的水冷管18 ;所述上模I和下模3上开有多个出气口 19。
[0019]金属液从上模I的浇注口 4内进行浇注,通过浇注管5、浇注通孔10进入砂芯9内。由于砂芯9的尺寸较大,在固定时需要多点进行固定。因此用砂芯固定座12 (包括砂芯固定上座7和砂芯固定下座8)对砂芯9的主体部分进行固定,同时砂芯9延伸的直段部通过砂芯托11和压件16将其固定,对砂芯9固定后,再对砂芯固定座12进行在上下模之间固定,即通过固定横梁杆14和固定柱15进行再上下模之间进行固定。最后在整个成型机构2的一侧设置水冷管18,冷却上下模之间的成型温度控制。同时上模I和下模3上都开有出气口 19,方便上下模及成型腔之间的气流换气。
[0020]本实用新型实现铸造模具的成型机构在浇注时不会发生晃动移动,提高铸件的成型质量。
[002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I)、成型机构(2)、下模(3);所述上模(I)上开有浇注口(4),浇注口(4)内连接浇注管(5);所述下模(3)上开有对应成型机构(2)形状的凹槽(6);所述上模(I)通过浇注管(5)与成型机构(2)连接,成型机构(2)与下模(3)嵌合连接,上模(I)与下模(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2)包括砂芯固定上座(7)、砂芯固定下座(8)、砂芯(9);所述砂芯固定上座(7)的中心开有浇注通孔(10);所述浇注通孔(10)连接浇注管(5);所述砂芯固定下座(8)与砂芯固定上座(7)的形状相同,尺寸小于砂芯固定上座(7);所述砂芯(9)的主体部分内嵌于砂芯固定上座(7)与砂芯固定下座之(8)间,砂芯(9)的直段部分的下方安装一承托砂芯(9)重量的砂芯托(11);所述砂芯固定上座(7)与砂芯固定下座(8)嵌合后形成砂芯固定座(12);所述砂芯固定座(12)的主体部分延伸出一固定端(13);所述固定端(13)通过固定横梁杆(14)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固定端(13)通过固定柱(15)在垂直方向上固定于上下模之间;所述砂芯(9)的上部对应砂芯托(11)的位置设置有一压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固定下座(8)的中心凸起一凸台(17),凸台(17)嵌入砂芯固定上座(7)的浇注通孔(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芯(9)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冷却整体模具温度的水冷管(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⑴和下模⑶上开有多个出气口(19)。
【专利摘要】一种铸造模具,包括上模、成型机构、下模;所述上模上开有浇注口,浇注口内连接浇注管;所述下模上开有对应成型机构形状的凹槽;所述上模通过浇注管与成型机构连接,成型机构与下模嵌合连接,上模与下模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砂芯固定上座、砂芯固定下座、砂芯;所述砂芯固定上座的中心开有浇注通孔;所述浇注通孔连接浇注管;所述砂芯固定下座与砂芯固定上座的形状相同,尺寸小于砂芯固定上座;所述砂芯的主体部分内嵌于砂芯固定上座与砂芯固定下座之间,砂芯的直段部分的下方安装一承托砂芯重量的砂芯托。本实用新型实现铸造模具的成型机构在浇注时不会发生晃动移动,提高铸件的成型质量。
【IPC分类】B22C9-02
【公开号】CN204603213
【申请号】CN201520300261
【发明人】李宗国
【申请人】无锡三众模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