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06052阅读:来源:国知局
]该实施例中抛丸器是固定的安装在抛丸器支架3上,抛丸器支架3可移动的运行在一抛丸器移动导轨装置31上。抛丸器支架3的移动的方向与罐体10的轴线平行。
[0044]因此,该实施例中,三个随动轮是通过固定安装在抛丸器支架3上,实现与抛丸器8的相对位置固定的。第一随动轮64、第二随动轮65、第三随动轮66与抛丸器8同步运动。
[0045]丸料输入系统6中,主动轮62、被动轮63支撑传动皮带61的两端。
[0046]第一随动轮64、第二随动轮65、第三随动轮66位于主动轮62、被动轮63之间。
[0047]第一随动轮64位于被动轮63的前方,被动轮63与第一随动轮64之间的一端传送皮带形成输送丸料的水平输送部分67,第一随动轮64压在传送皮带61上。
[0048]第二随动轮65位于第一随动轮64的前上方,第二随动轮65将传送皮带I挑起;使第一随动轮64与第二随动轮65之间的一段传送皮带形成斜向上的输送斜面68。
[0049]第三随动轮66位于第二随动轮65的后下方,第三随动轮66又把传送皮带61压下,使第二随动轮65与第三随动轮66之间形成一向下向后延伸的平面;使第二随动轮65与第一随动轮64之间的输送斜面67的前端为传送皮带61输送丸料的输出端。
[0050]如图3、4所示,为防止丸料散落,提高输送效率,所述传送皮带61上用于输送丸料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止丸料散落的凹坑611。进一步的:凹坑深度20mm,面积为GOmrnX 30mm。
[0051]该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中,还采取的进一步的技术:丸料输入系统6还包括多个皮带托辊69,如图2所示;多个皮带托辊69与抛丸室9的相对位置固定。
[0052]现将本设备工作原理简介如下:如图1所示:设备工作时,首先将罐体10装在承载台车I上;承载台车I将工件10送入抛丸室9内的罐体加工位。承载台车I上的承载辊101使罐体10自转;抛丸器8向工件表面抛射弹丸进行表面清理,同时抛丸器支架3在抛丸器移动导轨装置31上沿罐体10的轴向方向作进给运动,直至工件轴线方向全长清理。也可以改变工件旋转速度及抛丸器直线进给速度,满足清理要求。抛出的丸料落入输送带2中,再经送料螺旋传送器,提升机4将丸料送至丸料输入系统6,丸料输入系统6为皮带传动机构,其位置高于抛丸器8,其作用是经分离器7将丸料送至各抛丸器8。
[0053]丸料输入系统6的原理如图2所示:主动轮62、被动轮63固定在抛丸室9室体上,被动轮63中心还可以移动起到传送皮带61张紧的作用。因为传送皮带太长,在抛丸室室体上还设置若干个皮带托辊69,防止传送皮带61下垂太多。传送皮带通过绕过第一随动轮64、第二随动轮65、第三随动轮66改变传送皮带61的空间位置。提升机将丸料送至水平输送部分67,传送皮带61逆时针运动,丸料爬过输送斜面68后会在第二随动轮68处落下,分离器7的接丸料斗将传送带61落下的丸料收集,经流丸管分别流入不同的抛丸器8,实现抛丸器8的供丸。
[0054]因为三个随动轮是安装在抛丸器支架3上的,即丸料输入系统6的出料端与抛丸器8没有相对运动,在抛丸器8进给运动过程中,丸料输入系统6始终保持丸料供给。改变传送皮带的传动速度,可变动丸料输入量,输入量大小一般根据客户实际生产率要求来确定。
[0055]本实用新型中的“前”、“后”均是为了方便描述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代表绝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而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6]且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不能代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仅局限于此。
【主权项】
1.一种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抛丸室及抛丸器;其特征是,还包括: 位置固定的罐体加工位,设置在所述抛丸室内; 承载台车,用于运行至所述的罐体加工位并固定在罐体加工位处;承载台车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用于承载罐体的承载辊,承载辊的轴线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平行;其中至少一根承载辊连接有驱动承载辊自转的动力装置;所述承载辊下方设置有丸料收集斗的进料端;丸料传送带,用于输送丸料,该丸料传送带的丸料输入端位于承载台车的丸料收集斗的出料端下方;丸料传送带的丸料输出端位于送料螺旋传送器的丸料输入端处,送料螺旋传送器的丸料输出端位于提升机的丸料输入端,提升机的丸料输出端位于丸料输入系统的丸料输入端; 所述丸料输入系统包括传送皮带、主动轮、被动轮、随动轮;所述主动轮、被动轮安装在所述抛丸室上且与抛丸室相对位置固定;所述随动轮支撑安装在抛丸器上且与抛丸器相对位置固定;所述随动轮包括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第三随动轮; 主动轮、被动轮支撑传动皮带的两端; 第一随动轮、第二随动轮、第三随动轮位于主动轮、被动轮之间; 第一随动轮位于被动轮的前方,被动轮与第一随动轮之间的一端传送皮带形成输送丸料的水平输送部分,第一随动轮压在传送皮带上; 第二随动轮位于第一随动轮的前上方,第二随动轮将传送皮带挑起;使第一随动轮与第二随动轮之间的一段传送皮带形成斜向上的输送斜面; 第三随动轮位于第二随动轮的后下方,第三随动轮又把传送皮带压下;使第二随动轮与第三随动轮之间形成一向下向后延伸的平面;使第二随动轮与第一随动轮之间的输送斜面的前端为传送皮带输送丸料的输出端; 所述传送皮带上用于输送丸料的工作面上设置有若干个防止丸料散落的凹坑; 抛丸器支架,支撑抛丸器,且抛丸器支架可移动的运行在一抛丸器移动导轨装置上;抛丸器支架的移动的方向与所述罐体的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传送皮带上的凹坑深度20mm,面积为30mmX3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丸料输入系统还包括多个皮带托辊,多个皮带托辊与所述抛丸室的相对位置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大型罐体外表面抛丸清理设备,包括抛丸室及抛丸器;其特征是,还包括:抛丸室内的罐体加工位;用于运行至罐体加工位的承载台车,台车包括驱动罐体自转的承载辊及丸料收集斗;设备还包括丸料传送带、送料螺旋传送器、提升机、丸料输入系统;抛丸器沿与罐体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丸料输入系统包括传送皮带、主动轮、被动轮、三个随动轮;主、被动轮与抛丸室相对位置固定;随动轮与抛丸器相对位置固定;被动轮与第一随动轮之间形成输送丸料的水平输送部分,第一随动轮与第二随动轮之间形成斜向上的输送斜面;第三随动轮使输送斜面的前端为传送皮带输送丸料的输出端;传送皮带工作面上设有凹坑。该设备可有效减小抛丸室长度,降低制造成本。
【IPC分类】B24C9/00, B24C3/14, B24C7/00
【公开号】CN204658212
【申请号】CN201520315512
【发明人】高建勇, 侯志坚, 卢毅, 王瑞国, 张云, 刘立艳, 王海超
【申请人】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